[摘 要]手機報、手機廣播、手機電視等手機媒體的問世,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同時手機媒體的發展也正在影響著媒體總體的發展。隨著近幾年智能手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我國正式進入3G時代后,手機媒體這種新興的媒體開始遍地開花。通過對近些年手機媒體的產生、發展來淺析當下手機媒體的成敗,并結合實際情況來展望手機媒體對未來媒體的影響。
[關鍵詞]手機媒體 媒介影響力 新興媒體 3G時代
一、手機媒體的發展現狀
我們現在都生活在信息社會當中,媒體是我們在這個信息社會生存的必需品。有報紙、廣播、電視代表著的傳統三大媒體,及被稱為“第四媒體”的因特網。現今,一個新的媒體正在慢慢的發展壯大,慢慢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手機媒體。手機媒體,是以手機為視聽終端、手機上網為平臺的個性化信息傳播載體,它是以分眾為傳播目標,以定向為傳播效果,以互動為傳播應用的大眾傳播媒介。被公認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
但就目前來看,手機媒體仍然處于低級發展階段。簡要分析如下:
第一,在商業運作方面,目前手機媒體大多是采用與SP即服務提供商、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方式。第二,在內容方面,目前手機媒體還沒有獨立出來,完全是在依靠傳統媒體的扶持。第三,從技術上來說,由于手機媒體是依靠手機無線網絡傳輸來完成的,但目前我國的三大運營商在無線網絡數據傳輸上除了中國聯通3G(WCDMA制式)在實際使用中還算滿意外,中國移動不論是Egprs還是3G(TD—SCDMA)網絡,數據傳輸速度都不理想,中國電信3G(CDMA)也不理想。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制約著手機媒體的發展。這樣那樣的問題使手機媒體的發展還僅僅是處于低級發展階段。
二、手機媒體的影響力
(1)手機媒體影響大眾生活
雖然手機媒體處于低級發展階段,但已經不同程度的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這種影響更為顯著。手機媒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高度的便攜性、互動性、隱私性、貼身性,以及多樣化的信息服務。除了具有網絡傳播的各種優勢外,手機媒體更打破了地域、時間和電腦終端設備的限制,人們能夠隨時隨地接收文字、圖片、聲音等各類信息,實現了用戶與信息的同步。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應該是手機報和彩信了。因為手機報和彩信對數據傳輸速度沒有較高的要求,并且幾乎可應用于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手機,技術方面不存在問題。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的絢麗多彩。所以不論是在傳播及時性、靈活性、互動性、個性時尚、促進交流等方面,相對于傳統的短信來說,彩信都更勝一籌。
除了手機報和彩信外,手機電視、手機新聞、RSS訂閱、手機學習等等一系列的手機媒體都給我們大眾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虛擬社交網絡、博客、微博等也紛紛登陸手機,你可以隨時登錄屬于你個人的小天地,不論是發布消息、寫日志、上傳圖片、分享心情,你的朋友都會在你點擊發送的一瞬間收到。這對于各個小集體中信息的傳播來說,速度是非常快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這些新興的手機媒體讓我們的社交變得更加便捷。
(2)手機媒體影響傳統媒體發展
由于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使得傳統媒體開始向新媒體融合,以謀求新的發展機遇。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結合,使傳統媒體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媒介特性:集合了紙質媒介的書寫和互聯網交互的優點,并擁有無線傳播的獨特優勢。手機報、手機彩信完全整合了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手機電視則是融合了移動通信和廣播電視特點的新業務,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均與中國移動運營商合作,開展手機電視業務。這些優勢的迅速發展,將進一步鞏固手機媒體的地位,確定了手機媒體的發展方向,反過來來說,手機媒體也在改寫著傳統媒體的生存方式。
每一種新媒體的產生都是在彌補之前媒體的不足,并且是基于之前的媒體發展而來。手機媒體也不例外,它是以傳統媒體為其內容。這樣,傳統媒體想要繼續生存,就必須向新媒體擴展經營。但卻出現這樣的情況:報紙的發行量并沒有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還有減少的趨勢;電視節目的觀眾群體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分隔;不少廣播電臺播送的都是網絡新聞或者是當地報紙上的新聞,自己的記者真正采寫新聞的廣播電臺越來越少。手機媒體帶來的壓力已經變得比較明顯。
從我們大眾對信息的要求上來看,手機媒體同樣也在影響著傳統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的要求是越來越高。在手機媒體還沒出現時,人們對傳統媒體的要求僅僅局限于有的看,有的聽就行,對于它的傳播速度,傳播質量要求并不是太高,特別是傳播速度的要求,事件的發生與信息的發布之間的時間差是以天為單位。互聯網的普及,可以讓大眾通過接入互聯網來實時的了解各種事情的發展情況,但還是會受到地域的限制,不能隨身隨時隨地的去上網了解。而手機媒體卻打破了這種局面,你只要有一部支持手機媒體的手機,那么就可以隨身隨時隨地的去了解你想了解的信息。但是手機媒體的內容大部分是基于傳統媒體而來,這就進一步的要求了傳統媒體在內容更新上的速度要更快,達到實時更新。并且手機手機媒體不像電腦那樣數據傳輸的速度很快,所以更加要求了在內容的質量上或者說是效率上要更高。
(3)手機媒體的影響力表現
1.手機媒體的內容創新
①時效性突出
手機媒體雖然正在快速前進,但仍然面臨著不少的考驗。目前,手機媒體的內容并不能滿足大眾的要求。有不少的應用程序或者服務都是空有一個華麗的外表,真正深入內部卻發現并沒有多少很有用的信息,或者信息都是過時的或者信息更新速度跟不上。要知道手機媒體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時效性,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但是內容更新速度跟不上,那么時效性也就無從談起。另外,內容的質量也有待提高。
②容量大
容量一定要大,換句話說也就是資源一定要多。因為使用手機的人群非常廣泛,特別是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出現了低齡化和高齡化的現象。以前小學生沒有人用手機,老年人也不會用。而現在,兒童機、老年機都相繼出現。以前手機僅僅是一些富人所有。而現在,老百姓幾乎人手一部,有的人甚至擁有幾部手機。各行各業的人都使用手機,手機媒體覆蓋面也越來越大。為了滿足不同職業不同人群的需求,資源在種類上就要更加豐富,并且在數量上也要更加的多。適合各種人群去使用,去搜索不同類型的資源。
③短小易讀
短小易讀顧名思義就是一定要精簡并且能為大多數人所理解所接受。手機這個平臺是移動的平臺,那么手機媒體也要適應這個平臺本身的特性。在平時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一直拿著手機去上網、看視頻、看新聞,像用電腦那樣去使用。畢竟它僅僅是一部手機。人們使用手機媒體的初衷是在它便捷性的基礎上能夠在短時間獲得以前無法獲得的信息。那么這就一定要在短時間內能夠讓受眾得到他們需要的信息。易讀主要針對的是手機媒體中文字的部分,一定要考慮到大眾的普遍文化水平,不能發表些不易理解的文章。
④互動性強
手機媒體互動性的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單向、強迫式的模式。互聯網和傳統媒體的完成不一樣,它的傳輸不是線性的,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向互動的。這點上就模糊了編輯和受眾的界限,我們可以是受眾但同時也可以是信息的發布傳播者,可以得到互動,可以隨時傳輸。而手機媒體是基于互聯網為基礎而發展的。所以互動性這方面也可以像電腦上那樣。現在的手機媒體已經越來越注重互動性了,我們不僅是接收者,看完某個文章后感覺很不錯,只需要分享下,就搖身一變成為一名信息的發布者。并且還可以和他人進行在線交流。這種互動性是傳統媒體單方向傳播無法達到的。是一種良性循環,也加速了信息的傳播。
2.手機媒體的技術創新
①傳輸速度要快
除了內容需要創新外,還需要在技術方面創新。首先是傳輸速度。我認為這是手機媒體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速度決定著用戶體驗,也就決定著客戶群的去留。首先想到的就是移動運營商的傳輸技術能夠達到一個新高度,但這個技術問題受到運營商的限制,在傳輸速度本身已定的情況下,還可以從資源優化這方面來提高。舉個例子,在視頻類的手機媒體中,在保證視頻可以正常觀看的清晰度流暢度的同時,盡量降低視頻的碼率、分辨率,使視頻本身更短小,那么傳輸速度也就會相應的快一些。最優的解決辦法當然是我國的3G技術能夠更加成熟,以及在將來普及4G網絡。
②傳輸方式要多樣化
其次可以在傳輸方式上創新。現在大多數的手機媒體軟件以及網站等等這些個應用都是采取手動更新去獲取信息,即用戶發出一個指令,通過網絡傳輸到服務器后再返回一些信息。可以借鑒下iPhone版QQ的push(推送)功能,即用戶無需打開QQ無需登錄QQ,當收到信息時,會從服務器自動推送到手機終端,手機終端自動打開QQ接收信息。把這種技術應用于大部分手機媒體也是可以的。
③其它方面也要革新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外,還包括手機本身的存儲容量有限、電池的持續時間有限、小鍵盤或小屏幕導致的輸入不便和視覺壓力、高昂的手機價格和網絡費用、以及上網操作不夠便捷等等,這些都限制了手機媒體受眾的進一步擴大。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在不斷的研究和解決之中,如通過語音實現操作輸入等等。
三、手機媒體的發展趨勢
由于我國有著巨大的手機用戶群且手機具有的自身特性,手機媒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手機媒體已經有了不少的用戶,而且潛在的用戶市場更大。因此,有著龐大用戶群的手機媒體必將要迎來黃金發展期。
目前,手機報、手機網站、手機電視等還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僅僅為少部分人所認可并使用。它們在未來將會極速發展,被大眾所接受。但手機報、手機網站等都是過渡形態,未來手機媒體會以網絡媒體的現有架構為基礎來發展。無論是手機報、手機網站還是CMMB提供的信息依然具有標準化、信息量少等缺陷,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不能滿足不同讀者個性化、定制化、互動性的需求,這也注定這些形態只是手機媒體的過渡形態。未來手機媒體會是以巨型的信息平臺為基礎,并利用互聯網的技術為驅動,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信息。
從傳統媒體到新興媒體,歷經幾代的媒體讓我們看到了人類自身對信息的渴求,也看到了媒體自身鮮活的生命力。手機媒體特有的性質勢必會影響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媒體產生于大眾,服務于大眾。未來媒體將會由于手機媒體的崛起而變得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學、更加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手機媒體[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725434.htm,2011—05—24.
[2]宮承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248—255
[3]潘云澤,侯友誼,胡春燕,現代傳播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28
[4]百度百科,App Store[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71827.htm,2011—04—25.
作者簡介:黃展,男,河南郟縣人,天津市西青區電視臺,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