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青藏鐵路等全國性的重大基礎設施與西氣東輸等基礎產業項目,需要發揮主體和主導作用的是國有資本,民營資本企業只能發揮輔助作用。但對于在基礎設施的一些領域,為促進經營者提高效率,是可以通過來自各種資本的競爭壓力來實現的。對于有限的民間資本而言,通過合適的路徑可以降低了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的門檻,推動民營企業進入基礎設施領域,發揮民營資本的作用。
[關鍵詞]民營資本 基礎設施 資本進入
一、 基礎設施領域業務的性質特點
基礎設施領域主要有壟斷、公共物品和外溢效應的特性,特別是一些敏感領域,一般只能由政府提供的,不應該允許民營資本的進入。而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應該盡可能地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只有在私人不能或不愿參與的情況下,政府才直接干預。
我國基礎設施領域的壟斷形式主要分為國家獨資和政府部門壟斷。當前的改革是打破政府部門壟斷的企業,把壟斷性企業拆分為幾個企業,或另行建立同類業務的幾個企業,但這些企業仍然是國有企業,我國的電信改革是這樣的情況。要打破國家獨資模式,在我國的東部沿海區域已經允許民營經濟在基礎設施領域,電信設備制造業也允許進入私人投資和外國資本進入,另外一些領域還有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和鐵路貨運業。引入民營資本可以帶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通過多元化的產權制度,引入競爭,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二、 不同產業和同一產業不同時期的路徑選擇
各產業的民營資本在不同的產業中由有其固有特性,因此進入基礎設施領域的路徑肯定會有所不同。由于在不同的時期,在同一產業所在的各個企業背景環境的差異,民營化改革要求在不同的方式下進行。那就是說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的途徑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是不同的。
(1)不同產業的民營化途徑的差異
隨著技術的進步,一些行業的壟斷顯著降低,還有一些行業和技術進步相關度不是很強烈。因此,應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行業的民營化改革的過程中。當前我國的電信行業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股份制改革,各電信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電信行業的發展也將因為技術進步更容易直接放松管制,民營企業更方便進入電信行業。
(2)同一產業不同時期民營化方式的差異
我國基礎設施領域的民營化改革在當前經濟轉型時期,與歐美國家私有化改革有很大的不同,有其特性。一方面這是因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基礎設施領域發展程度不高,民營經濟實力不是很強。由此基礎設施領域改革的速度不能太急,要漸進式進行。另一方面,在過渡時期國家法律體系是遠遠不夠完善,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民營化改革進程必定收到很大阻礙。
三、 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中特定產業路徑選擇的實踐
(1)電信產業
當前的電信行業的業務,除了具有國家安全性質的小部分領域外,其他方面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引入競爭。同時,電信行業的巨額投資需求面臨與電信行業的快速擴張、技術進步快和市場需求加大之間的重大矛盾,電信行業的投資需求是政府財政遠遠不能滿足的,需要其他的投資主體。
我國的電信企業從融資的角度來看,仍然以銀行貸款提供的間接融資為主,利息負擔沉重,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為了改變此單一的貸款融資的方式,通過發行股票,發展直接融資,拓展企業債券和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擴大融資的領域和范圍,可以改變單一的融資渠道。
(2)電力產業
在當前龐大的電力行業不再是完全的自然壟斷行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廠網分離”。電力生產、銷售、電力市場交易等業務都有民營資本在各個細分領域發揮作用,但是其競爭性還遠遠不足。電力行業應該開放市場,引入競爭機制,使用更多方面資源。而在需要壟斷環節,如高壓線路有等關鍵部位,國家應該成立一個統一的機構專營。這不僅確保高效和全國范圍內的分配,同時也為了保障電力的安全和穩定。
四、 總結
總之,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出發,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改革需要按照市場原則分配資源,并選擇投資業務實體,根據的市場、行業、企業和管理的法律,應對市場的需求,發展國有企業競爭力,增強國有資本的控制力,推動公有制經濟增長。對于需要保留的國家壟斷的領域和環節,也分開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壟斷性的業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樹全. 基于利益集團理論的基礎設施市場化改革風險研究[J].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2012(4): 30—34.
[2] 辛毅,郝麗琴,胡旭,等. 河北省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途徑探析[J]. 寧夏農林科技. 2012(7): 102—104.
[3] 郭慶,李永超. 基礎設施行業的競爭績效:公路與鐵路[J]. 改革. 2012(6): 112—120.
[4] 王玉勤. 道路運輸業民營化的發展路徑探析[J]. 中國儲運. 2010(008): 82—83.
[5] 周小梅. 論基礎設施領域民營化改革途徑的戰略選擇[J]. 價格月刊. 2004(7): 17—18.
[6] 俞燕山. 我國基礎設施產業改革的政策選擇[J]. 改革. 2002(001): 48—52.
[7] 王元京. 論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民間資本進入[J]. 經濟體制改革. 2002, 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