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放置左炔諾酮宮內節育器(LNG—IUS,曼月樂)對原發性痛經患者的治療效果。 方法 回顧性研究2008年2月~2011年1月我院婦科門診原發性痛經患者50例,分為A組21例放置曼月樂作為研究組,B組29例給予口服避孕藥治療作為對照組,觀察50例患者放置曼月樂及口服避孕藥后連續隨訪3個月的痛經程度。 結果 治療30 d、60 d、90 d后,兩組患者的子宮體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30 d、60 d、90 d后,兩組的月經量和VA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曼月樂是治療原發性痛經一種較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關鍵詞] 原發性痛經;左炔諾酮宮內節育器
[中圖分類號] R71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6—0157—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irena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l
MA Qiang DONG Wu BAI Feng WANG Yaju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device (LNG—IUD, Mirena) placed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Methods All of 50 cases of gynecologica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m February 2008 to January 2011 in our hospital. Group A(21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irena as test group, Group B(29 patients)were treated with oral contraceptive as control group. 50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in 1, 2,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uterine volume of 30 days,60 days and 90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P > 0.05). However, the menstrual quantity and the dysmenorrheal score of 30 days, 60 days and 90 days after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Mirena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herapy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Key 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device
痛經為婦科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是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者影響生活質量。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占痛經90%以上。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商品名:曼月樂)是一種20世紀90年代在歐洲開始使用的含孕激素T形宮內節育器,其作用機制為高效孕激素的局部作用可直接抑制子宮內膜使其萎縮,其在避孕﹑緩解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緩解及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方面的功效已得到公認,用于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療效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1]。本文旨在進一步探討曼月樂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2月~2011年1月我院門診就診的原發性痛經患者共50例,均有性生活史。研究組21例,對照組29例,隨訪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者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1.2.1 病史采集 由同一觀察者對患者的月經史、家族史及痛經情況進行詳細問診,包括痛經時伴隨的下腹部疼痛、墜脹以及腰酸等其他癥狀。
1.2.2 分組方法 經患者知情同意,將放置曼月樂的21例列入研究組,年齡28~47歲,平均(35.0±6.3)歲,均有中﹑重度痛經癥狀,月經量中等,無全身疾病。其余29例口服避孕藥治療患者為對照組,年齡30~50歲,平均(40.5±5.2)歲,月經規律,月經量多,無手術指征,符合藥物治療的指征。
1.2.3 監測指標 治療前隨訪,所有患者填寫調查問卷,記錄初始疼痛程度、子宮大小、月經量作為基礎情況。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記錄,0代表無痛,10代表最強烈疼痛。B超測量子宮體積。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確定方差齊性后,兩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評價
治療30 d、60 d、90 d后,兩組月經量、VAS評分情況比較,A組均優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子宮體積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不良反應
21例患者放置曼月樂后,7例出現少量陰道不規則出血,3個月恢復正常月經,但月經量明顯減少;1例放置曼月樂13個月后,節育器隨月經脫落(考慮與宮頸口松弛有關)。29例口服避孕藥患者15例月經量減少,4例出現惡心、頭暈癥狀。
3 討論
曼月樂是一種“T'型宮內節育環”,是90年代上市的新型避孕系統,其支架縱臂管內含52 mg的左炔諾孕酮(LNG),是具有抗雌激素活性的孕激素,直接釋放進入靶器官,每日向宮內恒定釋放(20 μg/24 h) LNG,經內膜基底毛細血管網快速吸收,僅10%釋放到血循環[2],直接作用于宮腔。曼月樂對子宮內膜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使其對雌激素不敏感,有顯著的抗內膜增生作用,被抑制的子宮內膜停止合成許多活性物質[3]。另一方面,曼月樂刺激內膜合成一些調節蛋白,放置后短期內子宮內膜便明顯變薄[4],從而緩解痛經。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原發性痛經患者,在放置曼月樂的第30、60和90天時,月經量明顯減少,和口服短效避孕藥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在子宮體積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對50例原發性痛經患者進行放置曼月樂和口服短效避孕藥對比觀察,認為原發性痛經患者放置曼月樂治療后,月經量明顯減少,且曼月樂使用方便、經濟,治療作用可達5年之久,對于已婚有子女不再要求受孕的原發性痛經患者,放置曼月樂不僅起到治療作用,也起到了避孕的作用。服用口服避孕藥者往往因惡心、嘔吐、頭暈、乏力、嗜睡、服藥期間陰道出血等癥狀,影響其長期應用;少數婦女服藥后,體重略有增加或有面部色素沉著。同時,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曼月樂使用中,不規則和(或)點滴陰道出血是最顯著的副反應。如患者對該病的治療認識不足,易出現焦慮情緒,放置曼月樂前和隨訪中進行適當的解釋工作,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陰道點滴出血和不規則出血癥狀可消失[5]。
綜上所述,對于原發性痛經患者,放置曼月樂或口服避孕藥都可以使痛經得到有效緩解,但放置曼月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都優于口服避孕藥治療。其使用中不規則和(或)點滴陰道出血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戴潔,耿菊慧. 曼月樂對子宮腺肌病的治療[J]. 中國保健,2007,22:2740—2741.
[2] Gardner FJE,Konje JC,Abras KR,et al. Endometrial protection from tamoxifen—stimulated changes by a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2000,356:1711—1717.
[3] 周夏伶,唐艷. 左炔諾孕酮宮內系統非避孕益處[J]. 西部醫學,2009,21(1):131—132.
[4] Critehley H. Endometrial effects of progestogens[J]. Gynecol Fonlm,2003,8(1):6—10.
[5] 馬永萍,李曉榮,陳冰. 腹腔鏡術后置曼月樂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J]. 西部醫學,2009,21(1):32—33.
(收稿日期: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