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網公司、基層組織以及當地居民完全信息合作博弈機理基礎上,從談判成本和努力程度兩方面著手,構建了基于占地補償的電力建設項目外部主體利益沖突協調補償機制模型,并借助Swarm工具對該補償機制進行了仿真比較分析,驗證了該機制在政策范圍內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關鍵詞:電力建設項目;利益沖突;協調補償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5-0178-04
針對電力建設項目而言,由于外部環境較為復雜、外部利益主體與內部不同,尤其是電力建設項目的公用性特征,項目的外部治理機制比起項目內部治理機制來有相當的不同。電力建設外部環境主要涉及電網公司、基層組織和當地居民三大主要利益群體。結合土地征用過程的實際來看,電網公司代表整體全局利益(國家利益),基層組織代表局部利益(地區利益),農民代表個人利益[1]。外部組織更為松散,其中發生投機行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它們之間的合同關系更為明顯。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電力建設項目的研究多是從技術層面去描述的,很少涉及到電力建設項目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和沖突關系,對共同治理中的決策和收益分配等具體問題未曾進行定量描述。
在文獻[2]對電力建設項目內部利益主體產權結構演變分析的基礎上,本文針對電力建設項目外部環境系統,首先通過梳理電力建設項目主要外部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的基礎上,探討了在完全信息條件下電網公司、基層組織、當地居民三方合作動態博弈機理;根據利益相關者的不同行為特征,構建了基于外部利益主體努力程度進行利益分配的沖突協調補償機制模型,并借助Swarm工具對該利益沖突協調補償機制進行了仿真比較分析,驗證了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沖突協調補償機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