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經濟學是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解決經濟問題的重要工具。通過深入分析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以齊齊哈爾大學的經濟學教學為例,構建了齊齊哈爾大學的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找出了地方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的創新思路,以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構建;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5-0262-02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說:“經濟學不是一種教條,而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的器官,一種思維的技巧,幫助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的結論。”西方經濟學的學科特點是以一系列假設為前提,在眾多前提假設的情況下得出一起理想的模型,這樣才能對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有一定的認識,然后修改前提假設,加入現實的因素,使經濟學與現實更加貼近,并為現實經濟提供指導意義。其中:微觀經濟學有利于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比如經濟全球化;宏觀經濟學則對市場失靈進行有效調控,比如幫助擺脫20世紀的美國經濟大蕭條。西方經濟學在高校的教學中,由于現實經濟與教學手段發展存在較大距離,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理論知識與知識的運用相脫節。因此,對于初次接觸經濟學內容的學生來說,往往是如墜云霧,很多學生學了一學期仍然難窺其全貌,一些學生聽課無精打采,反映聽不懂,感到學習吃力,提不起學習興趣,這些直接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地方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體系龐大 內容多且抽象
西方經濟學是研究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稀缺資源配置與充分利用的科學。它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上,西方經濟學理論隨著社會經濟實踐的不斷發展,理論體系日益龐大,授課內容覆蓋面廣,涉及知識多,加大了課程的難度。盡管西方經濟學專業術語和基本理論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是對于缺乏社會經驗和社會觀察力的大學生來說,真正理解理論內涵和實質并不容易。
(二)教材內容難以適應教學需要
現行教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西方原版經濟學教材的引進或翻譯。這類教材知識含量大、內容更新也較快,但同時也因為教材內容過于龐雜、缺乏體系上的銜接性,因而不適應非經濟學專業的教學需要。另一類是國內高校自行編寫的教材。這類教材往往有許多繁冗的數學模型和公式,這些用大量的數學知識推導出的結論,雖然在理論上符合邏輯,卻脫離了實際。國內教材以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體系為主,很多西方經濟學新的發展理論和觀點未能體現。教科書僅僅闡述理論知識,而忽略了案例解析和經濟學實驗的運用。
(三)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單一,為以“教”取代“學”的全包制教學形式
同其他許多課程的教學一樣,多數教師仍然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即仍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從課程開始到結束都在講臺上不停地講理論、畫圖表、講模型、推公式。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必要性,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只限于理解和記憶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很少主動去學習和研究同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由于教材內容多而課時有限,教師只能注重理論的講授,沒有時間聯系實際和補充理論以外的信息。
2.考核方式單一,為以“理論成績”取代“實踐成就”的理論考核方式
由于西方經濟學是專業基礎課程,其考核方式一般都采用閉卷式,仍沒有跳出“復述型考核”的窠臼;考試內容大都是教材知識或課堂教學知識的復述。學生為了考核過關,被動地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習慣于記憶教師講述過的書本上現成的知識或答案,忽視理論聯系實際,缺乏應用能力的培養。再者,由于要照顧考試內容,加之課時有限,教師講課只能囿于教材內容,不能太拓展開來分析問題,各高校的教務部門對于答案的要求均是標準答案,標上具體分值,就限制了學生分析問題的靈活性。因此,在市場經濟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考核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3..案例素材單一,為 以“國外案例”取代“國內案例”的案例應用形式
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西方社會的市場經濟,其教科書上講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會的經濟現象。而我國許多現實的經濟現象不同于西方社會,因此,許多學生覺得西方經濟學離我們很遠,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用案例講授。目前,許多高校在初級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直接采用國外原版教材。由于這些教材依據的是西方國家的具體經濟體制和具體經濟實例,中國學生學完了之后,只知道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體制是如何運行的,卻不知道中國的經濟體制是怎么運行的,這會使他們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即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體制作為一種范例,在研究我國的經濟問題時簡單地用美國的范例來對照,從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4.缺乏科學的教學體系
完整的教學體系應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合理界定,本科低年級、本科高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大綱,相應選用或組織編寫教材,還包括:合理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的運用及科學的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步驟。西方經濟理論知識正式進入我國高等院校是在改革開放后,而《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全面推進是在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作為一門具有300多年歷史的學科,相比之下我國高校20多年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時間確實太短。所以整個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在我國高校中還處于起步階段,還遠沒有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科學的教學內容體系。
二、齊齊哈爾大學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構建
齊齊哈爾大學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唯一的省屬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高校。近年來,齊齊哈爾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設有74個本科專業,隸屬10個學科門類。其中,英語、生物科學、藝術設計、化學工程與工藝等4個專業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法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商管理、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漢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教育學、美術學、輕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學、體育教育、藝術設計、音樂表演、應用化學、英語、制藥工程等17個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
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核心內容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像經濟學家那樣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這是學習經濟學的主要目的。因此,齊齊哈爾大學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要從理論教學、雙語教學、實踐教學三方面進行創新,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以及不同年級的學生開設出不同教學體系的西方經濟學課程。
三、齊齊哈爾大學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創新思路
(一)理論教學創新 提高學生經濟學知識素養
理論教學的創新主要從配備專業教師、選擇合適教材、采用先進教法、進行有效考核等四個方面入手。齊齊哈爾大學專業較多,按照學科隸屬可以分為理工類和文史類專業。目前,全校沒有開設西方經濟學選修課,究其原因,是西方經濟學教師數量少,只能承擔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授課任務。西方經濟學課程不僅對于經管類學生至關重要,理工類專業的學生更應學習西方經濟學,以掌握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因此,學校應該把西方經濟學設為一個校級教研部,像大學英語教研部那樣,分為基礎教研部和專業教研部?;A經濟學教研部負責全校理工類學生的授課任務,專業經濟學教研部負責經濟管理類學生的授課任務,使全校學生能夠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提高學生經濟學素養。
(二)發揮雙語教學特色 提高學生外文閱讀能力
由于西方經濟學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雙語教學在地方高校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吸收經濟學理論的最新進展提高學生閱讀英文資料的能力,增強他們運用英語語言進行學術交流和在實際經營和管理中的溝通能力。雙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從提高師資外語水平、科學合理選用教材、創設雙語教學氛圍、教會學生學習專業外語的方法等四個方面入手。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多思考如何使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激發興趣,引導思維、培養能力。在網上或者雜志上選取與課程相關的外文資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選取,在課堂上與大家一起分享。其目的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其中來,對于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外語口語水平有很大的幫助。雙語教學課堂應創建雙語教學氛圍的內在環境。在課堂上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要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多提些問題,鼓勵學生用外語來回答,提高學生的自信。鼓勵學生與外教交流,幫助學生用外語來表達自己想要提出的問題。在雙語課堂上,要鍛煉學生綜合運用語言、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只有以信任和鼓勵的態度來肯定學生的發現,寬容地對待學生,學生才能處于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他們的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 齊齊哈爾大學目前開設雙語教學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該專業開設效果較好,應該使其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在英語專業開設雙語西方經濟學課程,使學生發揮其英語優勢,帶著興趣閱讀國外經濟學著作,提高學生外文閱讀能力。
(三)改進實踐教學體系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經濟學教學面臨的社會經濟形勢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較大變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其綜合素質成為衡量高校培養學生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高校的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 應從實際需要出發,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式、相互銜接、科學的體系。在實踐教學方法上除了計算機模擬實踐、情景模擬、論文寫作等校內實踐課程外,還要有實地參觀學習、社會調查實踐和參與企業經營等校外實踐課程。另外,在各高校舉辦各類培訓、實習和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互相交流、分享經驗。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和對社會的認知能力。
齊齊哈爾大學學生的實踐內容包括: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綜合性實踐教學包括學年論文、社會調查、創業實踐、企業經營策劃、畢業論文等課程。對于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經管類專業學生,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該多進行案例分析以及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定期面向社會開放西方經濟學課堂
經濟學在國外是普及學科,我國地方高校應該積極服務地方經濟,遵循高校發展規律,不斷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地方高校必須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制訂發展規劃,要深入思考和認識地方經濟實際情況及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應該積極發揮大學優勢,對地方居民普及經濟學基本知識。齊齊哈爾大學可以定期在俱樂部開展面向社會的經濟學基礎普及講座,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開展內容豐富的經濟學講座,一方面可以提升齊齊哈爾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普及經濟學知識,服務地方經濟。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