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也逐年提升,但是從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其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但是在其信息化的進程中,其會影響到內部控制的內部因素,這就要求深入研究信息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促進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 中小企業 內部控制 可持續發展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且信息化對企業的內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果;從研究的情況來看,關注度明顯不足,有待改進。
一、信息化對中小企業內控的影響機理
信息化對中小企業的內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盡管中小企業有其獨特性,但是其仍然適用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理論,即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個要素,現從這五個要素進行分析,探討內部控制的機理。
1.信息化的發展促進控制環境的轉變。控制環境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與實施有重要影響,是內部控制實施的基礎,一旦信息化應用到中小企業中,必然會改變控制環境。信息化會導致信息技術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中,傳統的組織結構將得到整合,與其對應的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也會改變;同時實現人員間的平等性,動態協作與溝通;另外,信息化可以使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提高員工的決策意識,實現了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客戶間的互動,員工相應地主人翁感也會提升。由此可見,信息化將改變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員工價值觀等要素,形成良好的企業環境。
2.信息化使風險評估的范圍得到了拓展。風險評估就是企業及時、系統的分析經營活動與實現內控目標的有關風險,合理制定應對風險的策略。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業經營效率,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第一,信息化必然要求企業業務流程與之適應,使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可以處在開放、數據共享的環境中,這改變了傳統狀態下的運行模式,也增加了風險控制的內容,這就需要重新調整風險評估的方法。第二,企業內聯網是信息化的要求,也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硬件平臺,增加了員工間的密切聯系,如此,傳統模式下的差錯及舞弊不再是企業內控主要風險,員工自我保護、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成為風險評估的主要風險。
3.信息化增加了控制活動的內容。控制活動是根據風險評估的內容,采取針對的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隨著信息化應用范圍的擴大,各個過程的控制活動要結合信息的應用及特點來實現;同時信息化的廣度與深度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而變化的,要想實現控制目標就要不斷地更新控制點,提升自身控制水平,保證系統的正常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信息與溝通的有效性。很明顯,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業務流程,增加了中小企業控制的內容。
4.信息化增強了信息的溝通與有效性。信息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只有及時、準確的信息,才能發揮信息在企業間的作用,信息化的發展必須要建立中心數據庫,同時要實現數據的共享,建立網絡平臺,以便溝通。所以,信息化改善了當前中小企業信息與溝通滯后的情況,推進其朝著可靠性、及時性與開放性的轉變,增強了信息的溝通。
5.信息化豐富了監督的內容與方式。企業對內控建立與實施的監督檢查,能夠體現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缺陷及時改進。同時信息化的應用推進了中小企業業務與財務處理的一體化。信息化將監督的功能程序化,同時也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速度。因此,有必要更新傳統的監督方式與內容。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中構建內部控制的對策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信息化通過作用于小企業內控的五個要素而影響企業的內部控制,而如果管理不當,將適得其反,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小企業內部控制的構建與信息化的融合,適應向信息化的進程。
1.構建內部控制框架的思路。要想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系統,關鍵就在于對經營管理中風險的辨識,信息化的應用給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帶來了便利,提高了控制的效率;同時也影響了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而這些影響必然會給中小企業經營活動帶來新的風險。因此,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必須要轉變內控思想,掌握新的方法,提高對風險的控制能力。
2. 構建與分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框架。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中,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要以內控五要素為基礎進行分析,結合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其應用的程度,辨識與分析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在信息化應用中面臨的風險,除了運用人工手段外,信息系統本身也提供了自動處理功能,并通過反饋通道將其傳遞到企業的決策層。
企業的決策層根據企業經營目標與風險管理的要求,不斷地完善內控制度與改進信息的系統,使人工控制與程序化控制可以有機的結合,同時也提升了辨識與分析的風險。由此可見,內部控制框架屬于開放式閉環系統,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深入,信息化對內部控制要素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產生新的風險,企業決策層及時識別風險并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與控制手段,規避和控制風險,實現內部控制的改進,以適應信息化的進程,盡量避免由于內部控制滯后產生的風險。
三、結束語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而且應用層次差異大,要想發揮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大力推進信息化迫在眉睫。因其發展水平的局限性,在人才、資金及技術水平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使內部控制不夠健全,信息化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加劇這一問題。因此,內部控制建設的完善是信息化進程中不能忽視的,盡管中小企業構建內部控制系統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借鑒信息化應用對內部控制作用機理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構建信息化應用中的內部控制框架是必要的,它將從整體上降低信息化應用風險,保障信息化進程,實現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信息產業部. 2008.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EB/OL]
[2]王海林.2008.IT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模式探討[J].會計研究(11): 63-68
[3]周常蘭,陳寶峰.2009.ISCA模型: IT治理視角下的解析[J].會計研究(2):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