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基礎較差,理解能力較弱,動手能力不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太感興趣。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增強學生的綜合技能素質為目的。崗位模擬教學法恰好能很好的解決上面的問題,因為該方法能拉近“學習者”與“工作者”之間的距離,實現二者之間的無縫連接,具有零距離的真實體驗。
[關鍵詞]崗位模擬 國際貿易 商品包裝
一、崗位模擬教學法簡介
崗位模擬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在接觸和感受一種近似于真實的環境和條件中進行實習的教學方法。該方法的科學實施能拉近“學習者”與“工作者”之間的距離,甚至能實現二者之間的無縫連接,具有零距離的真實體驗。這種模擬真實崗位的體驗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工作潛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社會交際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專業精神。
我認為應從社會崗位的需要和學校專業需要出發,了解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熟悉在實際崗位中對本學科知識的具體要求,以“必需、夠用”為尺度,在教學中主動對教學課程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造、擴充,拾遺補缺專業教學中所需要的學科知識,以職業崗位模擬教學為基本載體,通過創設與專業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崗位,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職業崗位情景中建構知識,使專業基礎課既能滿足本學科的基本教學要求,將專業基礎學科的潛力得到最充分的挖掘,使中職學校學生能“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二、實施崗位模擬教學法應遵循的原則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首要目標的原則。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差,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太感興趣和對崗位模擬實踐操作較感興趣。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單調的講述理論知識加板書,導致了教師主動,學生被動,學生要做的只是把老師傳授的知識記憶下來,崗位模擬教學法就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因為崗位模擬教學需要學生在課前先預習所學知識,然后要思考如何將要學的知識應用到職業崗位中,這樣既能使學生由“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學習”,也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迫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體驗工作崗位,從而保證教學真正取得實效,實現教學的既定目標。
2.理論教學與崗位能力相結合的原則。崗位教學法是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創新,目的依然是幫助學生提高對理論的理解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職業崗位中的能力。首先,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提高實際能力的基礎,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就難以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崗位操作,難以解決職業崗位中的實際問題;其次,能力的培養是理論教學的目標,能力是否提高是理論教學是否取得實效的重要衡量標準,而能力必須要在實踐和演練中得到鍛煉和提高。通過崗位模擬演練,提高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這是過去的傳統教學方法所不能相比的。
3.教師為輔,學生為主導的原則。要搞好崗位模擬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和學生在其中的身份。教師要發揮的作用是職業崗位中的師傅、教練和評論者等角色,所以應注意不當“主角”;學生所起的作用是問題的分析者、決策者和解決者,所以應當好“主角”。這并意味著對學生“放任”不管,相反要加強正確的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熟悉某種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引導學生參與進來,避免討論時議題過于分散,才能應對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問題。
三、崗位模擬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與操作》中的應用
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操都比較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到比較難,理論知識比較多。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在這門課程中的學習興趣和專業技能水平,現將崗位模擬教學法在本課程中的應用實例列舉如下:
1.教學設計思路:設置學生模擬剛畢業的小張到企業工作的情景,由實習生變成正式員工需要進行培訓和考核。從而在崗位教學中培養學生處理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教學內容:商品的包裝標志。
3.教學重點、難點:學生能夠識記包裝上的標志,并能夠繕制“嘜頭”;在工作中能夠不同情景下,進行相關內容信息的遷移和應用。
4.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識別包裝上的指示性標志和正確繕制運輸標志;(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讓學生親身經歷工作崗位,體驗的樂趣,增強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
5.教學過程設計。環節一:通過學生進行崗位模擬——充當物流企業中的搬運工。要求其將在倉庫外裝有貨物的箱子搬入相應的倉庫中,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搬運貨物同學在搬運中是否存在不足。并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思考:(1)搬運中是否有注意包裝上的標志?(2)貨物在搬運中是否有翻滾?(3)貨物是否倒置?
然后請學生舉手發言。為了避免以后在工作中出現剛才同學出現的類似問題。引入本節課內容:商品包裝的標志,并說明包裝標志的作用。
環節二:要想畢業后,成為物流企業的正式員工,學生必須經過“兩培訓” 和“一考核”。
即:培訓任務一:認識和選用指示性標志
培訓任務二:認識和繕制運輸標志
崗前綜合考核: 綜合實操
環節三:開始培訓任務一: 認識和選用指示性標志
首先:每組給出準備一本課前老師準備好的小冊子,上面全是指示性標志,要求學生先在組內討論這些標志代表的意思,然后老師點評。點評完后,給2分鐘時間學生記憶這些圖片。
然后:老師給出一些商品的圖片,要求學生小組內討論,給這些商品貼上比較適合的標志。
最后:展示學生貼上的標志,老師做點評。
環節四:崗前綜合考核
通過前面的培訓,要想成為一名正式員工,還需要通過考核:老師給出情景,要求學生既會貼指示性標志,也會繕制“嘜頭”。
學生完成作品和展示,并給予打分,如果合格就可以成為正式員工,如果不合格就需要再次接受培訓。
環節五:總結歸納,布置作業。
6.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程的設計中:主要是將“崗位模擬”運用到教學中,真正體現學生能夠在教中學,學中做的思想。以理論為基礎,活動為載體,將理論知識實踐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崗位為線索,實操為目的。實現了崗位與課堂統一,理論與實踐相兩個統一的“兩統一”。
參考資料:
[1]現代企業教育,2008年第四期
[2]李小可.《國際貿易實務》.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