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伴隨著知識經濟的大潮,人們更加意識到,人才越來越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漸被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所認可。選人、育人、用人、留人,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在人才選拔中,人力資源管理者要秉承什么樣的原則,把握怎樣的尺度,成為關注的熱點。本文通過對一個人員選拔的五維素質模型的闡述,試圖在此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人員選拔 素質模型 人力資源
一、引言
人力資源管理者一度被稱為“伯樂”,世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那么,伯樂相馬,考察的標準,或者說維度有哪些呢?眾所周知,崗位素質模型,是人力資源的三大基石之一。有了崗位素質模型,就有了選人的標準和尺度。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古人選才,注重德才兼備。古時候是農耕經濟,賢能之人,大多是進入官僚集團,作為經國治世之才。因為是治理國家,駕馭龐大的官僚集團,手中掌握的是公權,所以,有德變的尤為重要。否則,可能天下大亂,生靈涂炭。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類步入了現代商業社會。然而,無論歷史如何變幻,時代如何變遷,一些本質的東西永遠都不變。正如德和才,仍然是我們當今選賢用能的主要尺度。現在錄用公職人員采用的考察標準是德、勤、績、能四個維度,德仍然放在了首位。而且越是高層的職位,對德的要求要越高。現代企業用人理念提倡,有才有德者,破格錄用;有才無德者,限制任用;無才有德者,培養任用;無才無德者,堅決不用。
因此,從德才兩個維度進行延伸和細化,結合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提出了五維素質模型,即分別從素質、知識、技能、背景、能力,共五個維度來考察人員。
二、五維素質模型
第一個維度是素質。這里的素質主要指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人員選拔的首要尺度,這越來越被管理者所接受。沒有職業道德的員工帶來的是“負能量”,此類員工的能力越強,對企業造成的危害越大,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因此,很多企業把職業道德作為了員工選拔的首要尺度。
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道德的考察指標主要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意識、奉獻意識。
第二個維度是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是智力資本的題中之意。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要成為人才必須掌握必要的知識。有了知識,還要善于運用知識,還要創新。
知識是人類的認識成果。從知識管理的角度看,知識就是一切人類總結歸納,并認為正確真實,可以指導解決實踐問題的觀點、經驗、程序等信息。知識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系統科學理論。按其獲得方式可區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在同等條件下,企業更加愿意錄用知識淵博的人,這個毋庸置疑,也無可厚非。因此,對于員工而言,學習永遠都是最好的投資,永遠都不會過時。
第三個維度是技能。企業選拔員工,必須考察某項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區分出等級水平,進而劃分崗等崗級。技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技之長,比如對于從事財務管理的,會做賬,會編制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就是技能;對于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會結構化面試、會行為事件訪談、會360考核等都是技能;對于軟件工程師會sql數據庫、懂面向對象、掌握了c#語言等都是技能;對于司機會開車就是技能……由此可見,技能因崗位不同而要求不同。
第四個維度是背景。背景就是我們的出身,或是資歷,是指我們過往在某個行業、某個職位上所達到的最高境界,通常指在什么企業、做到了什么位置、拿到多少報酬、做了哪些成就,等等。在邏輯學上,根據過去預測未來,被研究室可行的。所以,根據一個人過去的發展,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成長性以及個人職業發展的方向,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和高度。
第五個維度是能力。能力包括應變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溝通能力,等等。前面提到的素質、知識、技能、背景都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各種素質的集中表現。
三、五維素質模型的應用
首先,要結合崗位研究。不同性質的崗位,素質模型維度的權重自然不同。五維素質模型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我們將不同的崗位匹配不同的維度權重。比如,對于司機而言,如果排序的話,技能要求第一(占60%),能力次之(占25%),背景第三(占10%),素質第四(占3%),知識第五(占2%)。而對于高管如CEO,則素質第一(占50%),能力第二(占20%),背景第三(占15%),知識第四(占10%),技能第五(占5%)。
不同等級的崗位,對素質各維度的要求程度也不同。比如,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對技能的要求程度,自然不同。
其次,要結合行業特性。不同性質的企業,比如制造業與軟件業對員工的素質維度的權重要求不同。
參考文獻:
[1]《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2]曲聰等.基于崗位能力素質模型的培訓課程開發.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2010年08期
[3]王君,樊治平.組織知識管理績效的一種綜合評價方法.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