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笔┓什粌H能夠獲得農作物的增產與增收,而且還能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質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F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淺談科學施肥的技術要點。
一、合理施用有機肥
有機肥的優點是含活性物質和有機膠體。常年施用有機肥能使土壤有機質得到更新或提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明顯提高耕地質量。其缺點是養分含量低,而且養分形態主要呈有機態,需要經過土壤微生物逐步分解,才能轉化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形態,因此養分供應強度低,難以滿足高產作物快速生長的需要。
在有機肥施用上,要考慮到其種類多、特點不一的特性,不僅要相互間搭配,而且還要與適量化學肥料搭配。發展畜牧業所產生的有機肥,這類肥料的數量大,同時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如果不對畜禽糞尿進行科學處理和施用,不僅會造成經濟作物失去大量價廉物美的肥料資源,而且還會降低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進而造成農村環境惡化,不利于新農村建設,故應充分開發和合理施用人畜糞尿類有機肥。由于人畜糞尿類有機肥的主要特點是養分含量高于其他有機肥,但其碳氮比(C/N)范圍較窄,一般在6~10之間,因此要添加部分粉碎的農作物秸稈組成混合的有機肥再施用。這樣既可實現農村環境的清潔化,又可保證經濟作物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施用人畜糞尿類有機肥可以替代部分化學肥料對經濟作物的氮磷鉀養分供給,從而減少化肥的施用量。
對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生產來說,如果只靠化學肥料而不施有機肥,長此下去不僅難以持續穩定增長,還會使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加重。因此,在向農田施用有機肥時,要注意有機肥的種類,要著重以秸稈還田為主,適當配施化學氮肥,以調節有機肥的碳氮比例,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躍與優化。
在集約型農業生產中,有機肥的合理使用要注意兩點:一是堆積時間不宜過長。一些地方從圈舍和廁所起出人畜禽糞尿后就堆積在村頭路邊,數月甚至半年任其日曬雨淋、氨氣揮發與氮鉀養分流失和蟲卵病菌的傳播,等到春季該用肥料的時候,就直接運到地里施用,這是不科學的做法。一般來說,堆積的時間以30~45天為宜,并要避免日曬雨淋。二是適量施用。有的地方在蔬菜生產中,每畝人畜禽糞尿的施用量達到8000千克以上,這樣盲目超量施用,勢必造成菜地養分蓄積和水體污染。因為人畜禽糞尿富含有機氮,其分解的最終產物就是硝酸鹽,不僅會對水體和環境造成污染,而且還可能有重金屬超標等危害,因此,人畜禽糞尿有機肥的施用量應以每畝2000~3000千克為宜。
二、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混合施用
化學肥料的特點是養分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續時間短、養分單一,因此將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可以取長補短。
一是減少養分被固定?;?,尤其是磷肥施用后容易被土壤固定,從而降低養分的有效性,如與有機肥料混施,可以減少其與土壤的接觸面,從而減少被土壤固定的機會,提高肥效。
二是保蓄養分。化學肥料溶解度大,施用后對土壤造成較高的滲透壓,影響作物對養分和水的吸收,增加了養分流失的機會,如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就可以改善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減少養分損失,并且可以調節土壤酸堿度、改良土壤結構和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
三是促進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養分,提高土壤活力。有機肥料是微生物生活的載體,化學肥料可以供給微生物生長發育的無機營養,如果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混合使用,就能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肥料的分解,增加土壤養分。
在高投入集約化的農業生產中,應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限定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的用量,提倡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一般來說,兩者的供氮量比例應占50%。
三、科學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簡稱微肥,是指植物養分為微量營養元素的肥料,一般不超過千分之一,如鐵0.02%、錳0.05%等。農作物對微肥的需要量雖很少,但它們同大量元素一樣,對作物同等重要,不可相互代替。土壤中任何一種有效態微量元素供應不足,作物就出現特殊的癥狀,產量就減少,品質也下降。當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供應充足時,如果還盲目施用,也會導致農作物中毒、生長不良、產量降低。如每千克土壤里有效硼含量超過4克,對大多數作物就有害,還會抑制農作物對氮肥的吸收;每千克土壤中銅的含量超過200毫克,小麥會枯死,超過250毫克,水稻會枯死;每千克土壤中含鉬超過0.2克,長出的草對牲畜有毒。
農作物缺乏微量元素主要是由于土壤條件不好和施肥不當造成的,因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要避免與土壤接觸面過大;集中施用也會影響肥效,而且容易發生藥害:所以在施用技術上常采用浸種、拌種和根外噴施等方法,其效果較好。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要在合理施用氮、磷、鉀肥基礎上才能發揮其肥效,而且在不同的氮、磷、鉀肥施肥水平下,農作物對微量元素的反應也不相同。一般說來,低產土壤容易出現微量元素缺乏情況,高產土壤則隨著產量的不斷提高農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必須科學有效地掌握其施用方法。
一要看土施肥。不同土壤所含各類微量元素不相同,只有了解土壤里缺少哪一種元素,并相應補施該元素肥料才能有效。如其含硼低于百萬分之一、含鋅低于百萬分之二時才屬缺硼、缺鋅,在這類土壤上施硼、鋅肥才有效。在尚未搞清楚是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之前,可先開展小面積試驗再進行大面積施用,千萬不可盲目。
二要看農作物施肥。不同農作物需要不同的微肥,如水稻需要硅,大蒜、洋蔥需要硒,菠菜需要鐵,所以要針對不同作物,適量施用對應的微肥。微肥做基肥時,每畝施硼酸或硼砂(用少量開水溶解)100~200克,或鋅肥100~150克,或硫酸亞鐵200~250克,或硫酸銅500克;做根外施肥時,硫酸鋅0.02%~0.04%,錳肥0.05%~0.1%。切勿濫施。一般來說,小白菜、大白菜、芹菜、菠菜等葉菜類的葉面施肥,以尿素為主,濃度為0.5%~0.6%;黃瓜、番茄、辣椒、菜豆等瓜果類的葉面施肥,以氮、磷、鉀混合液為主,可噴施0.5%的尿素加2%的過磷酸鈣加0.3%的硫酸鉀混合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洋蔥、大蔥等蔥蒜類和根菜類蔬菜的葉面施肥,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1%~0.2%的硼肥溶液;馬鈴薯可用0.1%的磷酸鋅加0.1%的鉬酸銨混合溶液。
三要掌握施肥次數和時間。葉面施肥的次數為2~3次,每隔8~10天施1次;每畝每次噴施肥液60~80千克;噴施時間為陰天或晴天下午4~6時,葉片正面和背面均應噴施;如果噴施后10小時內降雨就應重噴。
第一作者簡介:楊順祥 高級農藝師,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聯系地址:貴州省大方縣響水鄉農業服務中心 郵編:55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