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夏季管理對提高果實內在品質和外觀質量非常關鍵。筆者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和調查研究,在深入分析近年葡萄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供果農朋友參考。
一、存在的問題
1. 夏季整形粗放化,修剪不細致 不注重主梢摘心、疏枝定蔓、疏花序與剪穗尖管理,造成扇面架形混亂,園內通風透光不暢。
2. 不重視果實提質管理,果品商品率偏低 不注重果穗外觀與內在品質的提升改善,片面追求產量,所產果品質次價廉,經濟效益低。
3. 病蟲害防控重治輕防,果實農藥殘留高 不注重葡萄病蟲害主動預防,而是在病蟲為害之后才被動防治,噴施藥量大、次數多,導致果實農藥殘留超標。
4. 土肥水管理手段單一,科技含量低 土肥水管理不配合、不協調,影響了三者整體協調功能的發揮,造成了人力和財力的浪費。
二、對策
1. 整形修剪精細化 整形修剪是葡萄商品化生產的前提。主要措施是:進入初夏,結合品種特點及時將主蔓上萌生的副芽和隱芽全部抹掉,以減少養分消耗,避免枝蔓重疊互相遮陰。新梢萌發后,根據長勢強弱與花序好壞,將無果穗的發育枝及過弱過密的嫩枝及時疏除,不過要分次進行。對葉腋間的副梢,除頂端的1~2個留1~2片嫩葉外其余的全部剪掉。花前5~6天,在結果梢花序以上留5~7片葉摘心,尤其對主梢旺蔓宜在花前3~5天摘心。花前6~7天根據長勢和品種的特性,掐去過多的花序:一般留1個花序,直徑1厘米以上的果枝,每枝留2個花序,留下的花序掐去頂端的1/5~1/4。當新梢長到30~40厘米長時,根據枝蔓疏密情況,對骨干枝按20厘米留1個蔓,過密的疏除,結果蔓上可留2個蔓。對多數葡萄品種,可進行新梢水平綁縛整形,確保架面上枝蔓分布均勻。在整個夏季,都要隨時除去卷須,以減少養分消耗。
2. 注重果實的提質管理 果實的提質管理是夏季葡萄管理的中心工作。主要措施是:
①果穗提質。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果品生產只有達到高質量才能有高效益。當結果蔓長達30厘米至開花前2~4天,進行疏花序、掐穗尖。一般中庸果蔓留1穗,強壯枝蔓留2穗,弱蔓不留穗。疏花序時,將花序頂端約1/4全部剪除,有副穗和歧肩的也同時剪除。為保證果粒大小整齊劃一,還要進行疏果,大型果每穗保留35~55粒,中型果55~75粒,小型果65~100粒。在果粒生長后期,要及時摘心控長,使養分回流供給果粒發育。適當延遲采收,以積累更多的營養成分,提高果粒糖分含量。
②果色提質。對夏末前成熟的鮮食品種,還要進行果色提質:在果粒膨大后期每隔10~15天噴1次500毫升/千克的稀土微肥,在果實開始著色時噴施500~1000毫升/千克的乙烯利,均有增糖增色作用。另外,結合藥劑防治病蟲害,在葡萄成熟期間每隔7~10天葉面噴施1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也可增加果實含糖量,提高甜度,促進著色。在果實成熟前,實施行間鋪反光膜,摘除果穗附近的老葉、病葉,將健壯葉片移開,待果穗陽面已充分著色時,再輕輕將果穗翻轉180°,使果穗各部分充分接受陽光,促進著色均勻。對套袋葡萄,先將紙袋提前10~15天摘除,然后再摘葉轉果,改善透光通風條件,促進果實著色。
3. 科學防控病蟲害 病蟲害防控是確保葡萄豐產的保障性工作,其重點在于預防。預防不僅能有效降低果實農藥殘留,而且能大大降低人工和用藥成本。實踐證明,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抓住葡萄病害的初侵染時期,注重適時噴藥預防,結合科學管理,就可以達到預防的目的。
①芽前預防。4月份葡萄萌芽前,對植株及周圍地面周密噴布1遍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80倍多硫化鋇(索利巴爾)+200倍五氯酚鈉,殺死越冬的病原菌,以減少生長期病菌侵染。在農業措施上,注意合理密植,適當加寬行距,采用南北行定植,一般露地栽培行距不應小于1.5米,株距不應小于0.8米,保持樹體枝蔓間不郁閉,是預防葡萄病害侵染的基礎;落葉后徹底清園,將病殘體集中燒掉或深埋;在葡萄下架前及出土后各噴1遍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菌。
②花前預防。適時覆膜,科學追肥。早春順行向鋪地膜,既可提升地溫,保持土壤濕度,又可阻斷土壤中病菌侵染植株,有效預防白粉病、白腐病等多種病害;追萌芽肥時,磷肥、氮肥混合施用,不偏施氮肥,可減少黑痘病、白粉病發生。改扇形整枝為水平整枝,距地面50厘米范圍不留枝,40厘米不留果、葉,可預防白粉病、霜霉病。花前噴多菌靈、百菌清預防黑痘病、穗軸褐枯病。
③花后預防。花后重點預防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可將保護性與內吸性殺菌劑交替噴施預防。
4. 田間管理宜多措施并舉 田間管理是葡萄商品化生產的基礎工作,有效的管理能促進枝蔓與果實生長協調,促進果實優質豐產。主要措施是:在搞好土壤管理、田間枝蔓管理、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實施地上地下立體施肥。萌芽前以速效氮肥為主,花前以速效氮、磷肥為主,幼果期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漿果期以鉀、磷肥為主。成熟前1個月,在距離根部30~40厘米處,溝狀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00千克/畝,溝深15~20厘米,施肥后澆透水,幼果膨大期每10天進行1次葉面噴肥。伴隨著果實成熟,樹體對鉀元素的需要量比平時顯著增加,因此,在葡萄果實生長中后期,應株施硫酸鉀100克,盡量不用或少用氮肥。生產優質葡萄,提倡使用微生物菌肥。在行間開溝,撒入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肥,然后覆土澆水,每畝可用菌劑100千克。也可給葉面噴施液體微生物菌肥,增加枝蔓營養,促進光合作用。液體菌劑與水混合比例通常為1∶10(最低濃度不得低于200倍),菌劑用量為10~20千克/畝。
(作者聯系地址:王中林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林業局 郵編:261200;吉恩英 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辦事處 郵編: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