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香城鎮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土地肥沃,發展有機蔬菜條件得天獨厚。近幾年,大拱棚蔬菜種植面積多達2萬畝,大拱棚韭菜、馬鈴薯、番茄2010年均通過了有機蔬菜認證。根據我地大拱棚蔬菜種植經驗,現介紹一年四熟高效種植模式如下:
一、番茄-油菜-黃瓜-茼蒿
1. 番茄栽培
①品種選擇。鑒于近幾年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為害較為嚴重,栽培應選擇粉佳美、粉冠一號、歐斯帝等抗該病毒的品種。
②育苗。一般年份在7月上中旬采用小拱棚遮陰育苗。苗床寬1.2米,整平后澆足底水,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與過篩細土以1∶50的比例摻拌均勻即為藥土,在撒種前后分別均勻撒施1遍,預防苗期常見的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幼苗4~5片真葉時分苗,株行距為12厘米×10厘米。
③施肥。每公頃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如雞糞、羊糞等7.5萬千克、過磷酸鈣2250千克、硫酸鉀型復合肥(N∶P2O5∶K2O為15∶15∶15)1800千克、50%硫酸鉀750千克、木質素菌肥600千克做基肥,2/3的肥料耕前施、1/3耕后耙前施,確保肥料施用均勻。
④田間管理。在幼苗有7片真葉時定植,每15公頃定植4.5萬株。第一穗果膨大時澆水,并根據植株長勢追肥,以后每坐住1穗果澆水追肥1次,留3穗果打頂。整個生育期主要防治早疫病、莖基腐病、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11月中旬開始收獲,下旬全部收完。
2. 油菜栽培
①品種選擇。選用生長速度快的蘇州青、奶油菜等品種。
②撒種。番茄收獲后立即清除田間病殘體,耕翻土地,整平耙細后做成寬1.2米的平畦,在晴天中午播種,播后輕度中耕,然后澆小水。每公頃用種量7.5千克。
③田間管理。整個生育期以促為主,2片真葉展開后,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公頃用46%尿素75千克隨水沖施。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④收獲。翌年1月上旬一次性收獲,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并用高錳酸鉀800~1000倍液噴灑地面,全面殺滅殘留在土表的病原菌。
3. 黃瓜栽培
①品種。選用早熟耐低溫的黃瓜品種,如津春2號、津優1號等。
②育苗。1月上旬育苗,苗床設在大拱棚內,在大拱棚里再套小拱棚,小拱棚上覆蓋草苫。溫水燙種催芽,70%以上種子發芽即可播種,苗期管理同番茄。
③管理。當植株有3片真葉時葉面噴施增瓜靈,有5片真葉時噴施第二次,7片真葉時開始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生長中后期防治白粉病、黑星病。
4. 茼蒿栽培
①品種選擇。選擇生長快、綜合抗性強的小葉茼蒿品種。每公頃用種量為60~112.5千克。
②播種。5月1日前后,黃瓜拔秧后,整地做畦,畦寬1.3米。每公頃施含氮量46%尿素150千克,將地整平耙細,種子與過篩細土摻拌均勻后撒入菜畦,然后淺中耕。播種第二天澆小水。
③管理。經常保持菜畦濕潤,在茼蒿3~4片葉時結合澆水追肥,每公頃追氨基酸型沖施肥300千克。及時預防病蟲害。
④收獲。6月下旬一次性收獲,然后清潔田園,深翻土地進行曬垡。
二、馬鈴薯-五纓蘿卜-甜玉米-抗熱花椰菜
1. 馬鈴薯栽培
①品種選擇。選擇早熟、綜合抗性強的脫毒馬鈴薯品種,如魯引1號、荷蘭15號、荷蘭7號等。每畝用種量120~130千克。
②切塊催芽。大拱棚雙膜覆蓋栽培播期通常在1月下旬,催芽在播前25~30天進行。催芽時先切塊,每塊最少有1個芽眼、重25克以上,晾干后放在20℃以上的黑暗環境條件下催芽,芽長0.5~1.0厘米時曬芽,芽變綠時即可播種。
③施肥。根據土壤肥力,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4000千克,化肥按比例(N∶P2O5∶K2O為1∶0.4∶2.2)施用,鉀肥不宜施用氯化鉀。
④管理。播后及時用地膜覆蓋,在大拱棚內套小拱棚,苗期一般不需要澆水,當大拱棚內夜溫穩定在12℃時,撤掉棚內的小拱棚。開花現蕾后及時灌溉,但水不要漫過壟頂,保持壟濕潤透氣。如植株出現徒長,對葉面噴施100毫克/千克多效唑抑制營養生長,促進養分向塊莖積累。對長勢弱的植株,應結合澆水進行追肥。
⑤收獲。4月上旬一次性收獲,收獲前7天停止澆水。
2. 五纓蘿卜栽培
①品種選擇。我們選用地方品種——小五纓,該品種早熟、生長勢強、顏色鮮艷。
②播種與管理。馬鈴薯售后立即整地做畦,畦寬1.2米,每畝施含氮46%尿素30千克,中耕整平后播種,行距20~24厘米,株距12~15厘米。苗期應盡量少澆水,可中耕1~2次。定苗后每畝追硫酸鉀型復合肥(N∶P2O5∶K2O為15∶15∶15)20千克,隨即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③收獲。5月下旬一次性收獲。
3. 甜玉米栽培
①品種選擇。根據當地消費習慣選用適宜品種,如黃色甜玉米選用吉甜3號、科甜105等,白色玉米選用沈農甜單1號、中糯301等。
②播種。采取大小行播種方式,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
③管理。為了防止除草劑殘留,在甜玉米田杜絕使用除草劑。幼苗完全出土后淺中耕1次,大喇叭口期追肥,每畝追硫酸鉀型復合肥(N∶P2O5∶K2O為12∶18∶15)40~50千克,天氣干旱時追肥后應澆水。及時防治蚜蟲、玉米螟、粉虱等害蟲。
④收獲。7月下旬收獲,收獲時籽粒含水量宜在66%~70%。
4. 花椰菜栽培
①品種選擇。選用抗病能力強的津雪88、圣雪、瑪利亞等成熟期一致的花椰菜品種。
②育苗。7月上旬采取小拱棚遮陽網育苗,苗床土要求疏松肥沃,播前播后均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均勻噴灑1遍。每平方米均勻撒種5~8克。第一片真葉完全展開后,及時通風避免幼苗徒長;3~4片真葉時定苗,去除疙瘩苗、弱苗、病苗;6~7片葉時定植,定植前3~4天加強通風見光鍛煉。
③田間管理。鮮食玉米收獲后,結合耕地每畝施腐熟的圈肥5500~6000千克、12%過磷酸鈣40~50千克、硼砂50~60克、45%硫酸鉀型復合肥50~75千克做基肥,耕后耙平起壟,壟距70厘米,壟寬45厘米、高15~18厘米,雙行定植,株距45厘米。定植后輕澆1遍緩苗水,然后中耕,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蓮座末期初現花球時進行追肥,每畝追施腐熟的人糞尿1000~1200千克或有機質含量為30%的有機肥150千克,促進花球生長。
④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菜青蟲、甜菜夜蛾等害蟲,防治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殺蟲劑如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蘇云金桿菌、溴氰菊酯等。還要注意防治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等病害。
⑤收獲。當花球直徑長到10厘米以上時,將近花球的2~3片葉折覆于花球上防日曬,要注意不能將葉片直接折斷?;ㄇ虮砻嬷旅芮覉A整堅實,邊緣花枝尚未散開為收獲適期,采收時帶幾片小葉保護花球的新鮮度。
(作者聯系地址:王振學 史紅志 山東省鄒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郵編:273500;王寶印 鄒城市農業局質管科 郵編:273500;李廣亮 鄒城市張莊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郵編: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