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又名西洋菜,是人們非常喜食的一種冬春采收的二年生水生山野蔬菜。豆瓣菜以質地脆嫩、多汁、色澤青綠、清香爽口、營養豐富的嫩莖葉供食用,而且還有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利尿、益腦等功效。性喜涼爽,忌高溫,耐霜耐寒,在我國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的四川、云南都有少量人工栽培,栽培經濟效益高,發展前景廣闊。現將長江流域豆瓣菜稻田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人工栽培應選擇廣東小葉豆瓣菜等無性繁殖的優良地方品種,以及江西大葉豆瓣菜、百色豆瓣菜、云南豆瓣菜、英國豆瓣菜等既可無性繁殖又可有性繁殖的優良地方品種。
2. 播種育苗
有性繁殖的豆瓣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種育苗。提前將育苗田翻耕,清除四周雜草,每畝施入腐熟豬牛糞1000千克或腐熟菜餅50千克加尿素20千克做底肥,精耕細耙,按1.7米的寬度包溝整田做畦,田塊四周要取好圍溝,田塊中間按20~40米的距離取好腰溝,畦溝、圍溝、腰溝的寬度為35厘米、深度為15~20厘米,然后精細耙平畦面,并灌淺水浸透土壤。由于豆瓣菜種子較小,要拌細土均勻撒播,播后畦面不能有積水,但畦溝、圍溝、腰溝內要一直存有明水,使畦面保持濕潤。每畝育苗田播種量為100克。當苗高4~5厘米時,應灌水至漫過畦面1~2厘米深;齊苗后畝施5%~10%腐熟人糞尿1000千克,以后可將水位提高到3~5厘米;出苗30天左右,當苗高達10~12厘米時即可移栽定植。
3. 整地施基肥
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稻田種植豆瓣菜。提前將稻田翻耕,清除四周雜草,每畝施入腐熟豬牛糞3000千克或腐熟菜餅150千克加進口三元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各15%)20千克、尿素30千克做基肥,精耕細耙,整平田面,并灌水1~3厘米深以備定植。
4. 定植
①移栽定植。按行距15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3~4株苗的密度,將育苗田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定植,移栽時將莖基兩節連同根系插入泥內,每隔20~30行空出30~40厘米作為田間管理的操作溝。移栽定植后保持淺水層1~3厘米。
②扦插定植。所有的豆瓣菜均可采集越夏的老熟枝條進行扦插繁殖。于9月上旬采集長度為12~15厘米的老熟枝條,按行距15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3~4根枝條的密度扦插,枝條插入泥內深度為5~7厘米,每隔20~30行空出30~40厘米作為田間管理的操作溝。
5. 田間管理
①水位調節。豆瓣菜定植后15天內保持淺水層1~3厘米深,15天之后應將水深增至3~5厘米,以防引起銹根,降雨前后應注意排水。
②追肥除草。每采收1次,畝澆施50%的腐熟糞水2500~3000千克或尿素40千克。其間還要人工及時拔除雜草。
③搭拱棚保溫。為使豆瓣菜連續多次供應,并提高產量,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的低溫期間應搭蓋塑料拱棚保溫,覆蓋期間應根據天氣情況適時合理揭膜通風換氣。
6. 病蟲害防治
①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是菌核病。栽培時注意清潔田園,撒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農藥噴霧防治。
②蟲害防治。主要蟲害有蚜蟲、小菜蛾、黃條跳甲。對蚜蟲,可在田間掛銀灰色膜條驅避,或掛黃板誘殺有翅蚜,也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等農藥噴霧防治。對小菜蛾,可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也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等農藥噴霧防治。對黃條跳甲,可在發生初期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500倍液等農藥噴霧防治。
7. 采收
在豆瓣菜株高25~30厘米時開始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期從11月開始可延續至翌年4月,每畝產量在3000~4000千克。
[基金項目:農業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Nycytx-35-syz21)]
(作者聯系地址:梅再勝 湖北省黃石市農業局 郵編:435002;徐天鵬 黃石市汪仁鎮農技服務中心 郵編:435002;張德洋 黃石市潤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郵編:435000;張大華 湖北省大冶市靈鄉鎮農技服務中心 郵編:4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