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如從事山羊養殖,應盡量就近購買基礎母羊和種公羊,以免長途運輸出現應激反應,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據經驗,運輸距離超過50千米山羊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如確需從外地引進山羊,除保證途中飲水和飼料的供應,到達目的地后還要做好過渡期的飼養管理工作。具體如下:
1.準備工作 在引進山羊前,應準備好草料(最好是曬制的青干草)和飼料,并將圈舍進行徹底地清掃、沖洗、消毒處理。
2.飲水供給 山羊引進后要隔離飼養21天以上,以防引入傳染性疾病。引進山羊運達目的地后,放在溫暖、舒適、干燥的羊舍中,休息1個小時左右再供給添加電解多維的葡萄糖生理鹽水(葡萄糖500克、食鹽85克、水10千克),第一次飲水不能過多,第二次飲水前可飼喂一些青干草,并可在飲水中添加一些麩皮。
3.疾病治療 對因應激而出現感冒、角膜炎、腹瀉、口瘡等病癥的羊只,要抓緊治療與處理。感冒用青霉素240萬單位+硫酸慶大霉素5毫升(10萬單位)+板藍根液10毫升,混合肌肉注射;角膜炎用利福平、氟哌酸眼藥水或金霉素眼膏等進行治療,每天兩次,連用2~3天;腹瀉可用硫酸慶大霉素(乙酰甲喹)5毫升+痢菌凈5毫升,混合肌肉注射;口瘡用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口腔,再用甲紫溶液涂抹口腔。
4.驅蟲與健胃 引進山羊飼養7天后要進行驅蟲和健胃,驅蟲藥用鹽酸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伊維菌素等;驅蟲后立即投喂大黃蘇打片,再用山楂粉等進行健胃。
(作者聯系地址:貴州省遵義縣平正仡佬族鄉農業服務中心 郵編:56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