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是蜥蜴的一種,軀體略扁,背部顏色絢麗多彩,頭上長著兩只大而突出的眼睛,短小的四肢長有5趾,趾內多皺褶,善于附著他物,能在墻壁上快速爬行,如同壁虎,身后拖著的紅色大尾巴常被稱作“蘿卜尾”。當食物缺乏時,尾巴還能源源不斷地向體內輸送營養物質。
守宮屬于名貴寵物,原產地在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和印度等國家的沙漠及干草地。它的種類頗多,體形與色彩也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有差異,主要有陽光守宮、海南守宮、綠守宮、蛙眼守宮和豹紋守宮等,在寵物市場上以豹紋守宮最受歡迎。這是因為豹紋守宮不僅性情溫順,體型靈巧,色彩鮮亮,通體布滿海豹般的斑紋,討人喜愛,而且對環境要求不高,容易飼養繁殖。當今在歐美等國家,把守宮當作寵物飼養或觀賞已成為一種時尚,但在我國還遠遠沒有普及,廣大寵物愛好者知者甚少,而飼養守宮者更是難覓蹤影。我們將3年來飼養豹紋守宮的認識和經驗與大家進行交流,希望能對愛好飼養的人有所幫助。
1. 飼養箱準備 豹紋守宮與其他守宮一樣,為夜行性動物,白天躲在洞穴里睡覺,到了晚間才開始活躍起來,在洞外爬行覓食。由于它們的活動范圍較小,因此飼養箱不宜太大,選用規格35厘米×20厘米×5厘米的普通塑料盒即可。豹紋守宮有舔沙的習慣,舔沙有利于其食物消化吸收,所以盒子底部最好鋪1層2.5厘米厚的細沙,每個飼養箱可養1只守宮。但對幼體來說,飼養箱內不需要鋪沙,一般利用餐巾紙即可,再準備兩個小盤子,一個投放食物,另一個裝點水供其飲用。同時,在飼養箱內搭建1個小窩,供其憩息。值得注意的是,飼養箱必須要有蓋子,以防止守宮爬出箱外和受老鼠等侵襲。喜歡造景的可以在箱內增添一些沉木、樹根或假山石之類作為裝飾。豹紋守宮是愛清潔的動物,它們會在離住處不遠的地方排泄糞便,因此,可在其住處附近放1個小盒(內放餐巾紙),這樣清理起來很方便,也不會把環境弄臟。
2. 溫度管理 豹紋守宮是熱帶動物,喜暖怕冷,因此,除冬眠期外,平時飼養箱的溫度必須達到25~32℃。通常可用加熱墊進行底部加熱,但不要直接接觸到守宮的皮膚,防止將其燙傷。還要用噴水器對四壁噴水,保持飼養箱有一定的濕度。進入冬季后,飼養箱的溫度應適當降低,讓其自然冬眠(如冬眠期仍處于高溫狀態,則不但會推遲其發情期,而且還會使產蛋量明顯減少)。
3. 喂食 豹紋守宮喜歡吃動物性的食物,如甲蟲、蜈蚣、蝎子、蜘蛛、大麥蟲和蟋蟀等,幾乎能吃得下的都會吃。但喂食時要做到合理投喂,不要一次喂得很多或幾天不喂食。這種時饑時飽的投喂方式,不僅會妨礙守宮的正常生長,而且容易使其患病。投放食物的大小應掌握在守宮頭部的1/3左右,以便吞咽。我們飼養的守宮主要投喂大麥蟲:一般成體喂個體大的大麥蟲,每隔兩天喂1條蟲子;幼體生長快的,每天投喂2次,每次1條小蟲。用作投喂的大麥蟲最好是剛脫過皮的,這種蟲體皮膚柔軟,守宮吃了容易消化。另外,飼養箱的水盆里要加滿水,另一個盒子要添加鈣粉和營養粉。
4. 發情期管理 豹紋守宮的發情期較長,從春天開始一直延續到秋天,有7~8個月時間。飼養8個月,體重達到50克后便達到性成熟。進入發情期的公守宮會快速顫動尾巴,并發出響聲。一旦發現這種情況,便可將其捉進母守宮的飼養箱內,發情的母守宮會安穩地趴在原地不動或翹起尾巴等待公守宮交配。如果母守宮一見到公守宮便調頭逃離或相互撕咬,則表示不發情,此時應立即將它們分開,以免造成傷害。通常1只健康的公守宮可交配多只母守宮。母守宮每交配1次可產蛋8~12個。受精的蛋須放入孵化箱內進行孵化(溫度保持在26~31℃之間),經過40~50天的孵化期,幼守宮便會破殼而出。我們在孵化守宮的過程中得出經驗,溫度低孵化出的守宮以雌性居多,溫度高孵化出的守宮則以雄性居多,因此,孵化時溫度不宜升得太高。幼守宮出殼后,應及時移至飼養盒,并將黏附于身上的蛋皮清理干凈,保持皮膚清潔。同時,要盡量保持較高的溫度和適宜的濕度。當幼體開始第一次脫皮后便可開始喂食。
5. 病害防治 豹紋守宮一般不易生病,但一旦得了腸胃炎或不吃東西,治療起來非常麻煩,所以在采購選種時,個體的健康狀況就顯得非常重要。通常通過外觀來判斷它們的體況。健康狀況良好的個體,尾巴肥碩,四肢粗壯,眼睛有神,看到運動的食物有反應;相反,一些長期不進食的個體,尾巴細小,四肢無力,軀干也是瘦得皮包骨頭,經常閉著眼睛,看上去很沒精神,這種守宮千萬不能選用。
(作者聯系地址:徐鵬飛 浙江省寧海縣桃源南路347弄4號204室 郵編:315600;趙 挺 廣東省深圳市蛇口東角頭東帝海景家園9單元4A 郵編:51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