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甜5號是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在2004年以不育系L0204A為母本,用恢復系LTR112做父本,經過人工雜交和正規試驗程序之后育成的能源與青貯兼用型甜高粱雜交種,具有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等特點,已經通過國家高粱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是榮獲2011年度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生物質能源甜高粱品種選育技術創新與應用”科技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發應用態勢看好。
一、主要特征特性
1. 植株性狀。根系發達,生長勢強,植株高大而又粗壯,平均株高336.3厘米,莖粗2.1厘米。分蘗數2.1個。葉片肥大而呈綠色,每株葉片數22~24個。莖稈多汁多糖,出汁率58%,含糖錘度19.6%,是提取燃料乙醇較為理想的生物能源作物,且既節能又環保,應用前景廣闊。穗中散,紡錘形。殼褐色,籽粒白色帶有紅色斑點,適合用做畜禽飼料。
2. 品質性狀。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檢測分析結果顯示,莖稈含粗蛋白3.9%、粗脂肪7.6%、粗纖維26%、粗灰分37.2%、無氮浸出物16.6%。莖稈與葉片中的氫氰酸含量分別為5.97毫克/千克和11.45毫克/千克。可把莖稈與葉片制成優質青貯飼料,對廣大農區發展畜牧業生產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3. 抗逆性能。高抗絲黑穗病,田間自然發病率和人工接種發病率均為0,而且葉部病害輕微。抗旱、抗澇、抗倒伏、抗早衰、抗冷涼、耐瘠薄、耐鹽堿的能力強。
4. 生育日數。連續多年的田間實地觀察與調查情況表明,遼甜5號在沈陽地區的生育日數為140天左右,約需有效積溫2900℃。
二、區試產量表現
2007~2008年參加了全國高粱品種能源/青貯組區域試驗,全國東西南北共計15個省份平均每畝鮮重產量4640.3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13.6%,其中在吉林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創造出平均畝產鮮重5878.7千克的最新紀錄,比對照品種增產23.5%,此外,還畝產籽粒346.1千克。
三、栽培技術要點
1. 選地與整地。要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地力均勻、地勢平坦、灌排方便和前茬作物為大豆、小麥、玉米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地塊種植。要精細整地,最好進行秋翻(耕深為20~25厘米)、秋耙、秋起壟、秋鎮壓連續作業,做到土壤疏松、上虛下實、沒有坷垃和清除殘茬。
2. 選種與播種。要選用籽粒飽滿整齊、無傷無病和發芽率高達95%以上的優良種子,并在播種前進行充分晾曬。當土壤8厘米耕層內地溫連續5天穩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達到16%左右時即可播種。行距60厘米,壟上條播,播種深度3厘米,鎮壓后覆土厚度以2厘米為宜。
3. 間苗與定苗。遼甜5號為高光效C4作物,不僅喜肥喜水,而且更喜光照,因此要適當間苗、早定苗,為幼苗茁壯生長創造良好空間。通常應在3~4葉期就要間苗,在5~6葉期即可定苗。要去小苗留大苗,去病弱苗留健壯苗,一般每畝以選留優質幼苗5000株左右為宜。
4. 除草與除蘗。要將化學除草與人工除草結合起來。在播種前三天,每畝用38%莠去津懸浮液250毫升進行地面噴霧處理,可以預防雜草的發生與為害。在間苗后至植株封壟前要完成3次人工除草作業,務必鏟除各種雜草。在拔節期要及時除掉植株基部生長出來的分蘗。
5. 中耕與培土。在一般情況下,應于間苗后、拔節期和植株封壟前分別進行1次由淺而深的中耕,最后一次中耕深度應該達到10~15厘米。要適當多培土,這樣可以促進根系發育,抑制雜草和分蘗,防止植株倒伏和早衰,此外,還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澇。
6. 施肥與灌水。每畝在整地時要深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銨10~15千克、硫酸鉀5~7千克,做底肥;在播種時施用三元素復合肥5~10千克做種肥;在拔節期至挑旗期追施尿素20~25千克;在開花期至灌漿期倘若土壤缺墑而又天旱無雨則應灌水。
7. 防病與治蟲。一定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防治。在播種前應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這樣既可殺滅多種病菌又可防治多種地下害蟲。防治黏蟲,每畝可用2~2.5千克的0.04%二氯苯醚菊酯粉劑噴殺。防治蚜蟲,每畝可用40~50千克的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螟蟲,每株可將1.5~2克的0.1%三氟氯氰菊酯顆粒劑撒入心葉內毒殺。
8. 適時收割。遼甜5號最佳收割時期因用途不同而有差異。作為生物能源作物,以在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莖稈由上往下數第七節的含糖錘度達到18%以上時收割最為適宜;作為青貯飼料作物,在南方地區第一次收割應在孕穗期或挑旗期,留茬高度12~15厘米,在收割后1周左右的雨前每畝施用尿素15~20千克,若是土壤缺墑而又天旱無雨則應及時灌水,以促進高粱茬快速再生,爭取在初霜前進行第二次收割。在北方地區通常每年只能在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割1次。
四、適宜種植地區
多年的科學試驗與生產實踐情況表明,遼甜5號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廣泛的適應性。作為生物能源作物,適宜在無霜期超過140天、有效積溫達到2900℃以上的全國各地高粱產區種植;作為青貯飼料作物,可以不受地區限制到處都能種植。
(作者聯系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東陵路84號遼寧省農業科學院 郵編:1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