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依依在QQ上認識了11歲的男孩豆豆,在豆豆一再勸誘下,依依便與對方開始裸聊。二人聊天快結束時,豆豆要求依依為其充100Q幣,否則便會將其裸照在網上公開。依依母親事后報警,但豆豆因年齡太小,被免于處罰。
這是一條讓人震驚并痛心糾結的新聞。11歲的男孩和10歲的女孩,乳臭未干。如果按年齡推算,最多都只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何以卻玩起了網絡裸聊,甚至還拍下裸照敲詐?網絡裸聊在成人世界,都是所不齒的行為,敲詐更是違法犯罪,何以10歲左右的孩子,卻成為其主體和受害人?
首先要反思的是家長們對互聯網的認知還存在盲區。曾經看到一篇消息稱,在國外,一些學校和家長在孩子小學二三年級前禁止他們接觸互聯網或者平板電腦這些“先進”設備,為的是讓孩子保持一份“單純”。
但在國內,卻不是如此。很多家長甚至以一兩歲的孩子會玩電腦而感到“自豪”,甚至有一些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專門去買iPad等設備,為的是讓孩子“跟上時代”。其實,不少研究表明,在幼兒成長階段,太多的關注電腦等設備不但不會對智力提高有幫助,還會影響孩子們的發育甚至養成注意力分散的壞習慣。而這,也成為了此類事件的罪魁禍首。
當然,在責備其父母的教育存在問題后,剛應該反思的是現階段的網絡管理問題。我國現階段對網絡的分級管理還存在盲區。
10歲和11歲的孩子,雖然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斷能力,但其依然是幼稚而不懂事的。豆豆之所以勸誘依依聊裸,而依依之所以答應裸聊,其行為存在著明顯的模仿性。我們可以說,孩子本不知道裸聊,也不會裸聊,但惡俗網絡風氣,卻影響甚至教唆了他們。而這場悲劇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互聯網管理存在一些漏洞。
互聯網大環境對下一代的影響越來越大,從上網游戲到移動交友,其遍布未成年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這些良莠不齊的內容讓有的具有完全判斷能力的成年人都欲罷不能,更何況這些心智尚未齊全的孩子?這就像把孩子投入到一個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即便沒有教他什么,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他也會或多或少學習到形形色色的“惡習”。但整個過程中,卻沒有人對他說不。雖然相關人士一直在呼吁網絡分級制管理,但卻一直沒有看到具體的實施細則或者相關的制度出臺。而孩童裸聊事件提示我們,該到亡羊補牢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