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特萊 (Perrelet) 腕表獨有的雙自動陀設計,用一個嶄新的手法突顯出此系列的巧妙結構及當代風格。表面的擺陀為環(huán)形設計,得到能量后會圍繞表圈旋轉。中央表面與表圈上的時標連接起來形成一道橋梁,而環(huán)形自動陀則裝置在其下面,制造出一種立體的效果。表底的開放式設計自動陀相當有特色,分別雕刻著品牌的“P”字標志以及日內瓦印記的裝飾圖案。腕表的上、下兩個自動陀擺動時會同步為全新的P-341 自動機芯上鏈,驅動著時、分、秒及日期等功能的正常運作。
為了保留雙自動陀系列原有設計概念及結構,同時為大家?guī)硇迈r感,伯特萊推出了嶄新的表環(huán)雙自動陀腕表——擁有與眾不同的截角型外殼,并配備一個螺旋式表冠。凹槽裝飾雕刻在流線型外殼旁,而外殼的精美線條則大大減少了手腕與表殼的磨擦。此款富有立體感的表面,以及對比鮮明的幾何圖案:包括中央網狀表面、斜紋凹槽擺陀及方形分鐘指標。
作為1777年誕生的瑞士著名的獨立制表師品牌,伯特萊今天仍保持著手工制作的傳統(tǒng)。它的創(chuàng)立者,就是印在20元瑞士法郎紙幣上的肖像——18世紀制表大師A.L.Perrelet。瑞士以制表富國,向被譽為“鐘表之父”的伯特萊致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位18世紀的制表天才年輕時,瑞士制表業(yè)尚未起步,但已經有著做小零件小工具的基礎。Perrelet先后生產了一些精密的儀器,最著名的是發(fā)明了推進工具和裝配齒輪的機芯。
早期表的動力來自手動上鏈,但在工業(yè)革命的年代里,一點點的人手操作,都有人想將它改良。只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定律已經放棄的這個古老夢想,Perrelet卻能尋找到最接近的解決方案。他發(fā)明了搖動式的旋轉擺陀(又名擺錘)并裝在齒輪上,跟隨腕表佩戴者的變動情況,從而為主力彈弓發(fā)條上鏈。這個開拓性發(fā)明于1777年被正式承認。作為自動表概念的創(chuàng)立者,伯特萊腕表在1995年再次來到世人面前,其自動擺陀也更加特別,它前后運動有了更大的質量,從而產生更大的離心活動力,并在當時得到了全年最佳機芯的榮譽。
除了是制表大師,Perrelet更是位發(fā)明家,他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計步器,第一個制造配備圓柱式棘輪裝置、復式棘輪裝置、日歷棘輪裝置和平衡棘輪裝置的手表等都是他的作品。直到他96歲時,這位發(fā)明狂人還造出了最后一件作品,現(xiàn)在存放在拉紹德封的國際鐘表博物館內。技術和手藝不受年齡限制,品牌的價值更是可以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