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慶林,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科學家之一,他迄今已有近百項發明;
聞名于2000年悉尼奧運會,他的球形鎂粉技術成功實現了“水火相容”的水下點火儀式;
然而這位科學家的成就并不僅于此,他在化工領域的研究還使中國從高精度鎂粉進口國一度成為高精度鎂粉出口大國。
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吳慶林接觸到了“肽”,敏銳的嗅覺讓他立刻投身于膠原蛋白肽的深層研究中去。他意識到,提高14億中國人的生命品質才是中國現階段亟需的任務,或許只有生命科學成果普及才能解決大眾健康問題。
標準的“吳慶林速度”
2006年,是吳慶林科研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的一次交談中,吳慶林了解到了當時世界科技前沿最熱門的話題——膠原蛋白肽的提取和應用。這一課題立刻點燃了吳慶林心中那份對科研炙熱的火焰,憑著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在經過細致的市場調研和縝密的科學判斷之后,吳慶林帶領自己的科研班底開始了膠原蛋白肽項目的前期籌備。
這被稱為標準的“吳慶林速度”。
吳慶林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選課題時我費的精力最大。我要思考,第一是現在國內外有沒有這個產品·第二是上市后它的生命力有多長·第三是它的價值有多高·我把一幫人叫到一塊,選好了大家論證通過。定下來馬上就開始干,干出來以后馬上面向社會。我要求,不能超過三個月就要把它研究出來,形成產品,也要盡快推向社會,時間不等人,但前提是你的產品要真正的好。”
商談課題、研制課題,他都親力親為,親自把關,經過不斷地深入研究后,膠原蛋白肽酶解、萃取等技術應運而生,并開發出低含鹽量的多肽生產方法及設備,后經申報獲得四項國家專利。該項技術被業內專家評為“國內首創,國際同步”,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此時的吳慶林開始有一種預感,這個項目的成功將改變肽產品國際壟斷的局面,他將憑借這一技術優勢成為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肽產品生產商。“我的產品出來以后馬上報加快專利,我賣給哪一個國家,馬上就申請那個國家的專利保護。產品出來了,我找到一家企業跟我合作,我寧愿吃虧。不要說發明專利是好東西,再好的東西在家里沒有用。”吳慶林說。
經過8年的研究,他成功申請了膠原蛋白肽設備、提取專利。并利用這幾項專利創建了幾個第一,在河北大廠創建了第一個牛骨膠原蛋白肽樣板工廠,在大連花園口創建了第一個深海魚膠原蛋白肽樣板工廠……他的太愛肽集團越做越大。六年后的今天,太愛肽集團躋身世界級肽原料生產供應商,這不僅僅是集團榮譽,也是標志中國帶給世界的偉大貢獻,肽的低鹽提純技術被世界各國的食品健康、醫療、化妝品等行業廣泛應用。
認準的事干到底
吳慶林剛開始投入研究“肽” 的提取與技術應用時,啟動資金只有6000元。
“我一開始找點廢料,買點兒便宜的先搞出來一兩樣新產品,然后把這個專利賣掉,再好也不能留下,因為留下來以后我下邊的東西就研究不出來了。比如我把鉛合金板新產品研究出來后,500萬元賣給了港商,用這個錢我繼續又研究出20多種產品。”
有了錢,吳慶林在家搞球形金屬鎂研究。研究需要材料,那時候買1噸好金屬鎂錠得4萬多元,買不起,于是他買了幾架報廢的飛機自己提煉鎂金屬。“差價是好幾倍。買一架舊飛機、戰斗機也才1萬多元,可以煉1噸左右的鎂金屬。”
從此,吳慶林開始了他歷時六年的鎂粉加工研究。土法上馬,用盆盆罐罐當器皿作試驗反復冶煉,經歷了無數次燃燒和爆炸;右手三個指頭的筋被燃燒的鎂球燒斷了,下巴也被鎂見水后的火苗燒掉了皮;計算用的資料裝了整整6麻袋;一共進行了386次試驗……
“只要認準的事,就一定干到底!”正是以這樣的代價,吳慶林鋪就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吳慶林的“高速渦流鎂粉機”問世之前,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還比較低。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的鎂粉加工技術才達到100目左右,國家每年都要以巨額外匯從國外進口。有了“高速渦流鎂粉機”之后,中國生產的鎂粉不僅達到600目,而且規格齊全,質量穩定,各項技術指標全部超過國際標準。這種被廣泛應用于軍工、航天、冶煉、制藥、化工等高科技領域的高粒度鎂粉,已向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出口6000余噸,創匯1800多萬美元。2000年一年外匯收入高達6500萬美元。吳慶林憑借這個球形鎂粉,被贊譽為“鎂粉大王”。
除了研發的球形鎂粉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中國完成了鎂粉業從進口大國到出口大國的角色轉變,這位極具傳奇性的科學家,在有色金屬深加工、生物科學工程以及合金防水卷材產品等領域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他連續創造的當今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四項發明:球形鎂粉、鎂鋁合金屑(AZ91D)、無汞鋅粉、鉛合金板,使他走上了國際領獎臺,先后獲得了“世界杰出華人獎”、“對人類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火一樣的科研熱情
吳慶林常說一句話:“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人活著一定要盡其所能去做點什么。”集團成立伊始,他就把這種科技創新理念一直深入貫穿到了太愛肽集團的企業發展之中,也正是這樣的科研熱情讓他攻破了一個又一個的科學難關。
科學檢測,膠原蛋白肽以小于普通膠原蛋白300倍的體積,高于其40倍的吸收利用率,直接作用于皮膚、骨骼、內臟組織,有效地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態,延緩衰老。另據國外有關報告,膠原蛋白肽還可有效改善關節病及骨質疏松癥,具有抑制血壓上升、通過胃粘膜抗潰瘍、起免疫功能調節等作用,甚至還能夠與器官深層會合成一道堅固的防衛墻,防止癌細胞轉移的功效。
可以說,從技術層面上講,膠原蛋白到膠原蛋白肽還有兩道科研關卡,截至目前均已被吳慶林的太愛肽集團完美破譯。
2007年,吳慶林采用世界先進的仿生酶解技術實現了膠原蛋白大分子到小分子“肽”的科學突破,其分子量均在800~1000道爾頓之間,使得人體服用后無需二次分解,避免膠原在機體內轉換造成的流失與浪費,同時可被人體快速并全面吸收,達到高效補充膠原蛋白的作用。
據國家教育部下屬的江南大學分析報告顯示,太愛肽集團生產的膠原蛋白肽中的2000道爾頓以下的肽含量高達95%以上,其中500~1000道爾頓的小分子肽含量為90%。太愛肽獨有的低鹽多肽萃取技術首獲國家發明專利保護,牛骨膠原蛋白肽鹽含量低至0.2‰,是目前國際膠原蛋白肽研究領域含鹽量最低的高品質原料。
這項技術的成功,破解了膠原蛋白的長久以來的應用謎題,讓膠原蛋白的健康、美容功效可以發揮到極致,創造了人體膠原蛋白100%的吸收利用傳奇,吳慶林成為了膠原蛋白肽領域的特殊貢獻人。
目前,國際上可進行深海鱈魚膠原蛋白肽提取的國家有美國、德國、日本。其中,俄亥俄州采用的提取方式無法趕超太愛肽的技術,而日本則采用淡水魚鱗進行提取,所得原料膠原蛋白大于膠原蛋白肽,原料級別均無法與太愛肽產品抗爭。技術的不斷提升,令世界同行無法趕超,是吳慶林一直以來造就的包括太愛肽在內的諸多“高科技商業帝國”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完勝的法寶。
從“鎂粉大王”到“膠原蛋白肽之父”,吳慶林在不同科研領域完成了一個完美的轉身,不管是哪一個產業,他都站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建設與發展。成功沒有捷徑,一路走來,吳慶林的“雪球”越滾越大,兩只手穩穩地滾,共同用力,一只手是科技,一只手是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