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 3月29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研究制定的《關于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為,“十二五”期間,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將達到45%以上,推動實現三網融合,IPv6 (國際互聯網協議第6版)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2500 萬,實現IPv4(國際互聯網協議第4版) 和IPv6主流業務互通,IPv6 地址獲取量充分滿足用戶需求。
目前,基于IPv4的現有互聯網,用于標識全球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的網絡地址約有40億個,目前已基本分配殆盡。推動互聯網由IPv4向IPv6演進過渡,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已成為全球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意見》對于下一代互聯網的推進給出了具體時間表:建設將分為兩個階段——2013年底前為現網商用試點階段。開展IPv6 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向用戶和應用優先分配IPv6 地址,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
2014#12316;2015年為全面商用部署階段。開展IPv6 網絡大規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戶和應用分配IPv4 地址,推動實現三網融合,組織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技術的規模驗證,為“十三五”期間產業創新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