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媒體同行聊起單板電腦,得到的評論大多是:“炒作。300元以內的電腦可能嗎?不是山寨就是劣質品,筆記本電腦的電源也不止這個價格。”但經過采訪,我倒認為它還是有些標新立異、獨辟蹊徑之處的。
如今的IT產品從外包裝到配置越來越花哨。一臺普通的電腦,恨不得給外殼鍍上金邊,恨不得全是四核。就連被認為是創新代表的蘋果,ipad 2也包得非常漂亮,讓人舍不得打開,反倒有些買櫝還珠的意思了。
而單板電腦卻反其道而行,就是電源線、網線、芯片組纏繞著主板,看上去就像是還沒有運出車間的“半成品”。而它的所謂包裝,也就是幾個簡陋的紙殼子,太粗糙了,完全不像貨架上的商品。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早期電腦的雛形,反而更體現出其回歸產品的原始價值。“現在蘋果風靡全球,但因為它包裝太過精美,讓人忽視了計算機最初的樣子。”RS公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Richard Huxley說。正是這樣無“血肉”的“骨架”,讓單板電腦連風扇都省了,更加符合節能、環保的理念。
而另一方面,計算機行業最初的開發者大多是狂熱的學生、實驗室的教師,以及廣大電腦愛好者。讓這些人感興趣的是擁有一個開放的創新平臺,可以隨時拆解和重裝,而且這個平臺也不會太貴。單板電腦恰恰可以以最原始的姿態,激發專業人士和第三方開發者最初的激情。而它的價格只有200多元,在物價較快上漲的今天,用這么低的價格就能夠配置一臺五臟俱全的電腦,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它非常適合創新者和創業者使用。
(文/毛啟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