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闊,只有天空下,寂靜大地上看不到盡頭的公路;荒蕪,灼熱的陽光下,枯黃的植物在微風中晃動;寂靜,遙遠的邊陲,只有黑云下奔跑的麋鹿……在獲得多項奧斯卡獎項的電影《老無所依》中,老警長埃德?貝爾一面驚異于社會的變化、人性和法制觀念的沒落,一面感嘆世界已超出他們的控制之外,懷念那曾有的公平、正義和人性的溫暖。
如今,“老無所依”將可能成為赤裸而又殘酷的現實。
延遲退休年齡至65歲
這是近期在網絡上被瘋狂轉載的一則帖子。
“人保部表示,將延長企業職工退休和領養老金年齡5年。目前職工退休領養老金年齡,女55歲,男60歲。2011年中國人均壽命73.5歲。我們從25歲開始工作,到65歲退休,整整繳納40年的社保,卻只能享受8年養老社保!恐怕有的人繳了一輩子社保,最終只能領取冥幣了!”
這不免讓人想起小品《不差錢》中那句搞笑的臺詞: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錢還在,人沒了”。
而引發這一帖子被瘋狂轉載的,則是6月5日,人保部在集中答復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延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其實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會保障研究所負責人就稱,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采取“小步漸進”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在2030年前,職工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5歲。
有專家測算,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我國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然而,在人民網進行的“你怎樣看待彈性延遲領養老金年齡”的調查中,45萬名網友參與投票,93.3%的網友投了反對票。
老了以后到底能領多少錢?
就算還是60歲退休,我們可以領到的養老金能有多少呢?且看下面一組計算。
如果有這樣一位老人,1978年參加工作,工作32年,2011年退休,工資一直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平均水平一致,并每月足額繳納養老保險。按照全國人均壽命74歲來算,那么等他退休后,能拿多少養老金呢?
根據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月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而2010年全國平均工資為37147元,也就是每個月3095元,33年中,總的工資收入為288274元。個人賬戶余額=288274*8%=23061.92元
那么,基礎養老金=3095元*(1+1)+2*(1%*33年)=1021.3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21061.92/168=125.37元,每月領取養老金總額=1147元。
也就是說,從1978年工作到2011年,收入為全國工資平均水平的話,退休后每個月只能領到1147元的退休金。在物價畸高的今天,夠用嗎?
2013年缺口將達18.3萬億?
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牽頭的中銀研究團隊,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牽頭的復旦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體,最新發布了的研究報告《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
追根溯源,1997年,中國政府在全國建立統一基本養老金制度;1998年,中國半數省市養老金收不抵支;2005年,養老基金空賬已達8000億元;2010年,缺口17557億元;2075年,缺口可能達90000億元。
另有統計數據表明,2000年各級財政補貼金額為338億元,2006年為971億元,2010年為1954億元,2011年新增補貼高達2272億元,財政累計補貼金額達1.2526萬億元。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二的養老保險累計結余(1.9萬億元),來自于財政轉移支付。
看來,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了。這讓人想起一首流行歌曲,叫做《一千年以后》,唱的是難以令人釋懷的千古愛情。然而,對養老金來說,不必等到1000年以后。因為無論是6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也不管養老金有多少缺口,總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十年之后,我們的養老將無處安放。
鏈接
養老金不會缺口18.3萬億元累計結余年年都增加
有媒體報道,據專家推算并預測,我國養老金缺口到2013年將達到18.3萬億元。
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全年基金總支出127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272億元。
到2011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4萬億元,而再往前的2010年底,結存為1.53萬億元。
不妨想想,2011年還結余近2萬億元,看人口結構,2012年、2013年不會出現猛然增加的退休人員,同時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還在繼續擴大,實在不太可能收支缺口忽然增至18.3萬億元之巨。
有人對“財政補貼”提出疑問:既然基金總收入比基金總支出多,累計結余年年增加,怎么還會發生2000多億元財政補貼呢?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尚未實現全國統籌,有的省份盈余有的省份不足,不足的省份就需要財政補貼,包括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
為此,主管部門多次明確回應,養老金當期足額發放沒問題,參保人員要放心。這不是一些人所謂的“故作鎮定”,而是基于目前資金狀況做出的測算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