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終于交出了一份物聯網答卷。
11月27日,由北京市、英特爾及中國科學院聯合籌備的“中國英特爾物聯技術研究院”(簡稱“物研院”)在中關村正式掛牌成立,這所計劃在5年內投資兩億元的物聯技術研究院正式投入運營。
根據協議,物研院專門成立了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英特爾、中科院自動化所聯合組成的指導委員會提供戰略指導,并實行雙院長管理模式。正式投入運營后,物研院將開發物聯網典型應用軟硬件平臺及端到端解決方案,積累可持續商業模式相關支撐技術及產業孵化力量,并借助中關村產業基地的輻射力,引領中國物聯網產業高效、健康、快速發展。
作為PC之外英特爾苦心經營的另一個重要戰場,嵌入式和物聯網終于有了更大的意義。這一次,英特爾不再孤身一人跑在產業鏈的前面,它有一張巨大的“有形翅膀”。
一個起點
事實上,物研院的籌備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經過了兩年多的籌備。
2010年,物研院開始進行籌備,并于當年12月合作各方聯合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在今年4月的北京IDF上,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與英特爾、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簽署了關于建立中國英特爾物聯技術研究院的合作協議書。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和籌備,物研院正式使用。
“我們很榮幸正好處于兩個世界潮流的交匯點,一個是IT行業進入ICT融合發展;另一個是中國正在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多科技已經站在世界前沿,市場需求也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見。”英特爾副總裁、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中國英特爾物聯技術研究院聯合院院長方之熙表示。
“智能感知和海量信息計算是未來物聯網發展與應用的關鍵。”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英特爾物聯技術研究院聯合院長譚鐵牛透露,物研院的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物聯網云計算系統架構、物聯網海量數據管理與分析軟件架構、物聯網數據分析技術與數據服務創新、物聯網信息安全架構及標準化。
此外,物研院還確定了未來五年的目標:第一年希望同領軍企業合作,啟動1~2個具有示范意義的合作;第2~3年產生20項核心技術成果;第4~5年完成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創新,和中關村產業基地融合,形成企業的孵化能力。近半年來,物研院的研究團隊與超過50家行業企業進行了接洽,將在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農業、智能電力、智能零售等領域探索商業模式并開展應用。
物研院辦公樓下的中關村賣場,就是物聯院智能商業項目的第一批受益者。
為了改變傳統賣場在價值鏈中的劣勢地位,物研院提供了一個新方案:商戶在賣場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建立網店;賣場除了為商戶提供場地,還在質量監管、統一物流配送以及商業智能分析等方面提供服務;賣場通過信息查詢、廣告定價推送、統一支付等手段為顧客提供購物便利,同時承擔所售產品的售后服務。此外,在新模式的參與者中,還增加了服務提供商。賣場吸引服務提供商投放廣告和促銷信息,并提供場地進行產品的培訓和推廣。“在新的商業模式下,賣場、商戶和顧客都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是價值鏈體系和商業模式。”方之熙表示。
一條捷徑
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第三次革命,物聯網已成為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像英特爾這樣的公司,對于未來的所有趨勢,都必須提前察覺并做好準備。
英特爾不止一次在各種場合闡述這樣的數字:到2015年,全球將有150億臺嵌入式設備接入互聯網,平均每個人都會有超過1個嵌入式處理器;到2020年,將有近35萬億GB的數據量。盡管2020年離現在很遙遠,但在英特爾看來,嵌入式市場就是一個無法預估的巨大寶藏。英特爾總裁兼CEO歐德寧曾將嵌入式設備列為“英特爾第四個100億美元的增長機會”。
兩年前,方之熙從美國回國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時,就發現國內物聯網無論在技術研究還是產業推廣方面,都走得非常領先。“在美國,物聯網還停留在大學或個別公司、領域里,物聯網建設并沒有大規模鋪開;而在中國,物聯網領域已經涌現出很多公司和項目,并走進行業應用。”方之熙表示,這也是英特爾非常希望和國內產業界共同推動物聯網發展的最大原因。
物聯網一直是英特爾前瞻性研究的全球戰略方向之一,英特爾對物聯網也有著自己的看法:物聯網是橫向的途徑,將所有對互聯和計算有要求的行業打通;同時,物聯網不僅關注終端設備本身,更關注這些設備如何更好地互聯、管理并帶來更強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互聯的終端數據變成有用的信息,讓消費者和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發掘更多商業價值。
也就是說,未來人類生存依賴的基礎設施已經改變了,不再是靠水電煤生活,而是靠互聯設備。因此,英特爾一直不斷加大對物聯網的投入,不僅加強了物聯網領域芯片技術的研發,還積極推動物聯網標準工作的制定,更將高校資源納入人才儲備中。
早在2009年,英特爾就將嵌入式作為中國研究院的專攻方向,一切曾經與英特爾的主營業務“八竿子打不著”的研究,都一一找到了答案。英特爾在全球的科研投入,也面向超大規模物聯網系統和跨行業物聯網服務,從感知、通信、云計算、數據管理、信息分析到服務支持,涵蓋物聯網的方方面面。如今,英特爾的芯片和技術已經嵌入到車載系統、智能電網、安控、醫療、數字標牌等很多行業應用中,并不斷加強與中國企業在物聯網方面的合作,逐漸豐富生態系統。
在物聯網中,英特爾正試圖獲得更多主動權。但其未來的版圖能有多大,目前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