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簡稱“上交會”)將從2013年起每年在上海舉辦。第一屆上交會以創新驅動發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技術貿易為主題,舉辦時間為2013年5月8日~11日。
上交會的舉辦,對促進我國技術貿易發展、全面實施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意義重大。通過生動鮮明的展示和專業權威服務,上交會將構建成為國家級的國際技術展示交易平臺、國際高新技術推廣應用平臺、企業獲得國際技術支持平臺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
據悉,首屆上交會包括展覽展示、論壇活動和交易服務三大板塊。展覽展示板塊將重點圍繞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六大技術領域。交易服務板塊是上交會的重點,將組織涵蓋技術交易整個產業鏈的相關專業機構到現場提供評估、轉讓和許可等方面的技術咨詢、知識產權、科技投融資、國際技術人才和投資促進服務。
首屆上交會以新技術、新市場、新網絡為要素,力爭在定位、目標、展示內容、舉辦形式、服務對象和績效評估等多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一是實現線上線下同時發展,做到實體上交會一年一屆、虛擬上交會天天舉辦;二是建立技術進出口的服務產業鏈,完善以技術進出口為核心的貿易、金融、人才、咨詢、法律等全流程服務體系;三是探索技術進出口中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模式,加強進出口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上交會期間還將舉辦多場論壇活動,并邀請專業評委對參展技術評獎。
“目前,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和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技術貿易平臺,我國迫切需要以舉辦技術展示和交易的國際交易會來降低技術開發和交易成本、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司長周柳軍認為,上海和長三角地區技術貿易發展迅速,蘇浙滬去年技術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38%。舉辦每年一屆的上交會,有利于發揮長三角地區技術、人才、市場、產業等要素集聚的優勢和區位輻射效應,更好地帶動全國技術貿易發展。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張新生指出,舉辦上交會是實現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推進“四個中心”建設的重大舉措。如今,上海城市功能極大提升,展覽業發展迅速,擁有國內一流的科研隊伍和較為完整的技術貿易全流程服務體系,一定不負眾望辦好上交會。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說,我國每年技術交易20萬項次,50%的交易出現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常設的技術交易市場近200家,從業人員50萬。科技部將支持辦好上交會,不僅促進技術交易,而且推動技術產權、股權交易、技術難題的招標、技術的拍賣和并購的發展。
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副司長曹冬根也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在上交會上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組織一些技術貿易的中介機構參展,舉辦相關論壇,以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技術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