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二本分數上一本大學
眾所周知,咱們國家的大學是有“等級”的,“出身”不同,“身價”也不同。這個“等級”制最明顯的標志反映在錄取批次的排序上。即:重點本科分數線,一般本科分數線,民辦、獨立學院分數線,專科分數線。這四條分數線是呈金字塔狀分布的。
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認為,只有上了重點本科分數線的考生才有資格報考第一批本科院校,沒有上這條線的考生即使報了也白搭。所以,每年分數線一揭榜,那些沒上一本線(尤其是接近一本線)的同學往往會扼腕長嘆:“唉,我要是再多考幾分該多好啊!”仿佛那一本線就是橫在眼前的銅墻鐵壁,阻斷了通往一本院校的所有路徑。
事實真是這樣嗎?用心考查一番一本院校的招生規則,你會驚喜地發現,確實有一部分一批本科院校甚至是名牌院校,每年都會留出部分招生計劃數專門錄取第二批本科分數線上的考生。這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情況。
1. 專業里“熱門”與“冷門”有別
專業的“冷”與“熱”不僅受大學辦學條件限制,更受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影響。有一些長線基礎學科和比較偏僻、艱苦的專業,幾十年中變化甚微,似乎從來就沒有火熱過,如哲學、歷史、農林、地礦等專業,為了保證這些專業能招滿生源,有些院校就采取降一批次的方式來錄取。(參考表1)
2. 生源里省內與省外有別
在計劃經濟時代,重點高校在當地招生的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內,其余生源則根據各省對人才的需求按計劃投放。高校恢復自主招生以后,在中央財政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對高校投資的比重越來越大。“投桃”就要“報李”,一些重點大學在當地招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有些部屬高校在當地招生的計劃甚至超過招生總數的50%。招生計劃在省內占的比例如此之大,那降批次錄取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參考表2)
3. 合校里強校與弱校有別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高校開始大合并,各地都把綜合性大學當成競相建設的目標。在這些合并高校中,有的是強強聯合,有的是強弱聯合,也有的是弱弱聯合。但是無論怎么聯合,它都不會像一杯水倒入另一杯水一樣完全融為一體,而是有一個長期的磨合過程。同時,大部分學校合并后,仍是分散辦學。尤其是原來實力較弱的學校,雖然名義上已并入實力較強的學校,成為新大學的一個系或二級學院,但其師資配置、硬件設施、教學設備、辦學地點等方面都可能與新大學有差異,因而招生時批次也會有所不同。如西南大學(由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的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市場營銷、水產養殖學等專業在二本招生。
用一本分數上二本大學
前面所講“用二本分數上一本大學”,屬于低分高攀,考生及家長皆大歡喜。這里講如何“用一本分數上二本大學”,有的人可能就犯嘀咕了:“這不是高分低就嘛,太吃虧了!”
此言差矣。嚴格說來,真正的一本院校應該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的面向全國招生的院校,此類院校不到100所。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高校招生的自主權越來越大,一些高校在校園環境、師資建設和生源質量有了較大改善之后,便紛紛向省級招辦申請“晉升”錄取批次。而這種“晉升”又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就出現了同一所二本院校分別在第一、第二批次錄取的現象。如果你的高考分數僅僅是剛上一本線,或是在一本線上20分之內,那你不妨在二本院校里的一本專業多下點工夫,很有可能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二本院校在一本分數線上招生的院校大致有如下原因。
1. 重點專業與一般專業有別
高校里的重點專業和學科是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國家財力的可能,在高校擇優確定并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重點專業、學科是衡量高校學科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其科研經費、實驗設備與圖書資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礎,有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成績顯著。
二本院校里的國家級重點專業、學科和部分省級重點專業、學科一般在一本批次控制線上錄取。(參考表3)
2. 特色專業與普通專業有別
如同容貌再普通的姑娘也有她動人的地方一樣,每所普通高校也都有它的特色專業,尤其是那些辦學時間較長、規模又不太大的“學院”,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形成了具有文化底蘊足、學習氛圍濃、實驗條件好、科研經費多等特色的專業,其專業優勢完全可以與綜合性大學里的二級學院(不是指獨立學院)一爭高低。
二本院校里的特色專業由于報考人數多,競爭激烈,其錄取分數自然就水漲船高。于是,有的省份就把這些熱門專業安排在一本批次錄取。(參考表4)
3. 本地生源與外地生源有別
這種原因有兩種情況:一是經濟發達城市的二本學校。這些學校倚城市之名而身價倍增,伴隨而來的是更好的學習氛圍和更多的發展機遇。由于外地考生競相報考,使這些二本學校的錄取分數連續數年超過一本控制線。于是有的外省招生辦便干脆把這些學校升格為一本批次錄取。
二是地方重點院校。這些院校大多坐落在內地省會和普通的地級市,有的甚至遠離城市,坐落在市郊或縣城。在當地招生時,為了吸收質量較高的生源,均安排在第一批次錄取;而在外省或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招生時,則只好“屈尊”安排在二本批次錄取。(參考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