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能敦化熱電廠的建設,可以緩解敦化市熱負荷快速增長的矛盾,實現熱電聯產經濟效益最大化,并可以有效降低用電與集中供熱綜合成本,增強華能敦化熱電廠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實力。可以減少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環境,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其建設符合國家相關的產業政策。
關鍵詞:電廠工程用水合理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TM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2)03(c)-0000-00
1 基本情況 1.1 流域自然概況
華能敦化熱電廠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得勝村,流經敦化市的主要河流有牡丹江及二松富爾河。牡丹江自西向東流經敦化市區,是松花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敦化市江源鎮馬家店屯西南寒蔥嶺北,流向東北,橫穿賢儒、敦化市區、官地等地后匯入鏡泊湖。牡丹江在敦化境內河長213.5m,流域面積8845.3km2,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5.48×108m3。
1.2 社會經濟情況
華能敦化熱電廠所在的敦化市,位于長白山西麓,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東經127°28′-129°17′,北緯42°42′-44°30′之間。總面積11957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區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下轄10個鎮、6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民委員會、104個居民委員會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1.3 水文氣象特征
敦化市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屬中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為2.6℃ ,最高氣溫為34.5℃,最低氣溫為-38.3℃。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25h,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20d,最大凍土深度為1.77cm。敦化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65.0mm,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105.3mm。
2 水資源狀況及開發利用分析
2.1 地表水資源狀況
敦化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37.31×108m3。其中:北部地區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6.30×108m3,最為豐富,占全市地表水資源量的43.7%;其次為西南部地區,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0.07×108m3,占全市地表水資源量的27.0%;東北地區最少,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5.15×108m3,只占全市地表水資源量的13.8%。由于受大陸性氣候和地形條件的影響,地表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補給,因此年際變化不大,但年內變化很大,最大四個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70%以上。
2.2 地下水資源狀況
敦化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6.64×108m3,占水資源總量的17.2%;其中:北部地下水可開采量為2.27×108m3,西南部多年地下水資源量為1.77×108m3,占全市地下水總量的26.7%。東北地區為高山區,地下水開發利用難度很大。
3 建設項目情況
3.1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和土地利用情況
華能敦化熱電廠位于敦化市以東的得勝村東側,距敦化市中心約9.50km,廠址北側、東側為農田,西側為得勝村,南側緊鄰鐵路,鐵路南側為302國道。本期建設2×350MW燃煤供熱機組,廠區圍墻內用地約為22.88hm2。規劃容量為4×350MW燃煤供熱機組,圍墻內用地面積為約35.91 hm2。
3.2建設規模和實施意見
本期工程建設規模為2×350MW供熱式汽輪發電機組配2×1110t/h超臨界鍋爐,并留有擴建2×350MW機組的條件,年發電量3.5×109 kWh。本期工程項目估算靜態總投資為27.8億元;工程動態投資為28.9億元。工程進度:電廠于2010年6月開工建設,第一臺機組投產時間為2011年11月,第二臺機組投產時間為2011年12月。
3.3 建設項目業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取水主水源采用敦化市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中水;以哈爾巴嶺水庫地表水作為補充備用水源;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取自地下水。
3.4 建設項目業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工程建成后,排水系統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統,分為工業廢水排水系統、生活污水排水系統和雨水排水系統。電廠生活污水、含煤廢水和工業廢水經廢水處理站處理后全部回用;雨水收集由管道排至沙河。
4 建設項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4.1取水符合產業政策
吉林省能源主要是水利、煤炭、風能。水資源主要是松花江流域,現已90%開發利用,建設大中型水電站共5座。同時延邊地區500kV電網已建成投運,與主網聯系緊密,能夠將電力送出,因此從電力負荷及煤礦供應看建設敦化熱電廠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4.2 取水符合延邊自治州水資源配置和管理要求
根據與敦化污水處理廠達成的用水協議,華能敦化熱電廠主水源采用敦化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的中水,備用及應急水源由哈爾巴嶺水庫來解決。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廠中水作為水源,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不斷增加的污水資源,同時對于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實現水功能區達標,為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3 取水可靠性與可行性分析
敦化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水量為5.0×104m3/d,而華能敦化熱電廠日取水量為3.564×104m3,每天尚余1.436×104m3,可分配給其他用戶使用。因此,本期工程3.564×104m3/d的中水供水量是有保障的。當污水處理廠出現事故時還有哈爾巴嶺水庫作為備用水源,由此可見本期工程主水源取水是可靠的。
5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結論與建議
本期工程建成后,年平均用水量為747.5×104m3,年取用中水747.5×103m3。夏季用水量1485m3/h,冬季用水量713 m3/h。將城市污水處理后回用,即減少污水的排放總量,又產生了熱電效益,節約了水資源。備用水源日最大取水量3.564×104m3,年備用取水量251.3×104m3。本期工程間接冷卻水循環率夏季為97.8%,冬季為96.71%。重復利用率夏季為97.8%,冬季為96.72%。符合國家電力行業標準《火力發電廠節水導則》(DL/T783-2001)中電廠用水重復利用率不低于95%的指標要求。百萬千瓦耗水量為0.59m3/s·GW。低于國家標準《取水定額》(GB/18916.1-2002) 第一部分火力發電中所規定的每百萬千瓦裝機取水量≤1.0 m3/s.GW的指標要求。因此,本期工程取用水是合理的。華能敦化熱電廠新建工程投產后,在用水過程中,采用節水和廢污水處理等綜合治理措施,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后全部回收再利用,提高了水的重復利用率,實現廢污水零排放,不會對水功能區和第三者造成影響。施工期污水在采取集中收集、處理、回收利用和達標排放等嚴格管理后,對當地水功能區水質和第三者影響很小。施工期及運行期采取管理可及、措施可行的水資源保護措施后,水資源將得到合理的開發和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 周毅.平涼電廠二期擴建用水合理性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6,42(3):21.
[2] 李冬梅,魯云龍,許春生.水資源論證中生活建設項目用水合理性分析[J].地下水,2010,3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