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從實驗室儀器設備建設、實驗室專職隊伍建設、實驗課程建設和開展學生創新性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進進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 生物學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c)-0000-00
生物學是一門注重實驗的學科,本科生物學的實驗教學著重學生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應從基本實驗技能、綜合實驗技能和創新設計技能構建多個培養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1, 2]。近年來,一批地方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相繼開設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等生物學專業。由于專業開設時間較短,辦學經驗不足,一些學校照搬綜合性院校的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或只對其進行簡單的調整,造成實際的生物學實驗教學計劃與人才培養規劃脫節,實驗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適應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
1 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儀器設備難以滿足教學需求
長期以來,地方院校建設受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資助力度較小,儀器設備采購以學校自籌為主,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往往受資金缺乏的困擾。受學校財力的限制,教學儀器設備的臺套數、更新率均難以滿足教學需求。同時,由于教師科研水平普遍較低,教師的科學研究過程中也很難形成用于實驗教學的固定資產。
1.2實驗室隊伍建設受到制約
為了提升學校層次和影響力,地方本科院校會制定一些吸引高層次的教學科研人才優惠政策,現有的本科評估體系也會促成學校引進高職稱高學歷的人才。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學型的高校,受人員編制的制約,實驗教學沒有從理論教學中分離出來獨立開課,一般由理論課教師主講實驗課,實驗室專職工作人員只從事實驗室管理、實驗課程的準備等工作,因此這些崗位定編為教學輔助崗位,待遇低于教師系列,導致現有人員不安心工作。這樣,生物學實驗室也很難再引進高層次人才,造成在學校整體人員編制緊張的情況下,實驗室專職人員卻出現有編缺人的情況,甚至出現由專職教師兼任實驗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
1.3 實驗課時設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按績效考核教師的業績,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這樣容易造成各門課程在課時分配上的平均主義現象。有的學校將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課時平均分配,造成基礎課的實驗課時過多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實驗課時不足的現象。譬如,基礎課植物生物學和專業基礎課生物化學均開設8個實驗,對于植物生物學而言,驗證性實驗過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對于生物化學而言,其中的綜合性實驗則存在課時數明顯不足的問題,學生很難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實驗全過程,掌握相應的實驗技術。同時,實驗室的主管部門教務處按實驗人時數撥付實驗費用,實驗經費也普遍存在不足的現象,導致一些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不得不開成了演示實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 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進的對策
2.1 加大生物學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投入
針對生物學實驗對儀器設備的依賴程度較高、分支學科多、各分支學科的儀器設備的通用性較差等特點,我校加大了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力度。2007年來學校投入470萬元建設了8個實驗分室,做到了基礎性實驗的儀器學生實驗一人一臺(套),綜合性實驗兩人一臺(套)。在此基礎上,爭取到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資金390萬元,添置了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等高端儀器,并建立了校企合作研究平臺,滿足了適應培養服務本地區經濟建設發展的生物學本科應用人才的需求。
2.2 加大專職實驗人員隊伍建設和實驗課程建設的力度
我校生物學實驗室在成立初只有實驗室主任和資產管理員兩名專職人員,現已增設專職的實驗員3人,承擔各個實驗分室的儀器設備管理和實驗準備工作。對有條件的實驗課程進行單獨設課,逐步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分離;提高了專職實驗人員的待遇,專職實驗人員的編制納入教師主系列,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對實驗課程的設置做了相關調整,適度壓縮了基礎課的實驗課時數,增加了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實驗課時數。如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的實驗課時數由原來的24課時壓縮到18課時;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課程開設6個基礎性實驗,2個綜合性實驗,每個綜合性實驗適當增加課時數,保證學生能完成綜合性實驗的全過程。由于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綜合性實驗時間較長,綜合性實驗在排課上實行開放,由學生提出申請,實驗室主任靈活安排實驗時間、實驗分室與實驗授課教師。對于經費需求大的實驗如酶工程、基因工程實驗,采取向學校爭取經費和院系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并合理安排實驗時間,保證了實驗教學有序進行。
2.3 開展學生創新性研究,延伸實驗教學手段
開展學生創新性研究是本科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重要部分,是改進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3]。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研究性學習發現問題,撰寫項目書,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對立項通過的項目予以資助。大學生通過開展科學研究,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實驗技能。2010-2011年度,我校生物學專業學生創新性研究共立項31項,其中獲省級資助5項,學生發表科研論文6篇,獲省級科技作品獎4項。大部分學生參與這些項目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 結語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生物學專門人才,注重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與實驗技能。近年來,我們在實驗室硬件設施建設、實驗室人員隊伍建設、實驗課程改革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實驗體系構建著眼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極大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學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大部分的學生肯定。
參考文獻
[1] 沈明山,莊總來,陳美,等. 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體系與實踐[J]. 中國大學教學,2006(3): 12-13.
[2] 董賈壽. 高校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的理念與模式[J]. 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4): 1-3.
[3] 田麗紅,肖向紅.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J]. 高校教育工程,2010(6):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