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沒有資本談論高深的教育理論;沒有能力左右相關的教育改革。但十多年的一線教育教學所得,讓我常常思索,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究竟當如何向40分鐘要質(zhì)量,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掌握本領,提高能力?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活”起來。
關鍵詞:教師課堂學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3(c)-0000-00
1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根據(jù)學生年齡、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可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如教學 “估算”這一內(nèi)容,我就是從生活實際入手,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新課。先讓學生猜測我的年齡,學生各抒己見,我肯定了一個正確答案37歲,然后問學生:“37可以看成哪個整十數(shù)?”學生異口同聲:“40。”我又讓他們說說媽媽的年齡,大多是32歲左右,“32可看成哪個整十數(shù)?”“30。”我故作生氣狀:“同是30多歲,為什么我的年齡就看成40呢?”馬上有同學說明:“37就差3個到40,更接近40;32只比30多2個,更接近30。”由此我進一步揭示四舍五入法這一教學內(nèi)容,自然輕松地導入新課。
2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一些教學內(nèi)容離學生生活實際比較遠,學生不易理解,此時可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課件,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如教學《井岡山》一課,學生對特點的中國革命歷史及地理知識都比較陌生,也不是很感興趣,我從網(wǎng)上搜集大量井岡山美景圖片、紅軍長征及戰(zhàn)爭視頻等,供學生觀看,把抽象的文字變?yōu)槊利惖膱D片、電影,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洌{(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協(xié)同作用,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為什么稱井岡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美麗的山?突破本課難點,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3利用表演、游戲等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力求做到在玩中學,學中玩,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氛圍,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學習中來。
如教學《自相矛盾》一課,對于小學階段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課前讓學生充分預習,理解了字詞句子的意思,為了更好的理解寓意,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合理想象,排練課本劇,評選最佳表演獎。學生們都積極備戰(zhàn),連平時極少說話的孩子都參與到小組表演中來,大家反復閱讀,深刻理解寓言內(nèi)容,表演時惟妙惟肖,賣者的夸大自吹及最后的啞口無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孩子也真正理解了自相矛盾的深刻含義。
實踐證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課堂教學活起來,使學生的腦子動起來, 把所學知識用起來,讓我們的課堂精彩起來!
參考文獻
[1]侯器.課堂教學管理策略探微[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01).[2]晏麗.課堂因“啟悟”而精彩[J].四川教育.2009(Z2).
[3]付靜姝,張杰.淺談新課改后的課堂教學——教師是平等的首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4(02).
[4]王智慧.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05).
[5]黃玉翠.課堂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構建[J].學苑教育.2011(16).
[6]于青芳.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關注什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7]趙海英.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和諧師生關系[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24).
[8]孫業(yè)民.有效課堂教學的“四個和諧”[J].小學教學參考.2011(11).
[9]劉淵平.淺談小學校長教學管理[J].科學之友(B版).2008(02). [10]高嵐嵐.以教學管理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質(zhì)量[J]. 現(xiàn)代教學.2011(09).
[11]劉秋霞.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管理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5).
[12] 金岐鳳.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管理的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04).
[13] 胡自敏.滴水可藏海 細節(jié)亦智慧——新課程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實效性的點滴思考[J].學苑教育. 2011(15). [14]袁心田.新課程下培養(yǎng)小學數(shù)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策略探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36).
[15]張宏軍.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J].教師.2011(10)
[16]張紅.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果的路徑探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1).
[17]陳麗艷.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J].吉林教育.2010(14).
[18]丁小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8(09).
[19]楊建妹.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教學中的五個轉(zhuǎn)變[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4).
[20]童麗琴.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1(02).
[21]梁秋玲.走好新課程這條路[J].新課程學習(上).2011(01).
[22]王會新.例談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小學數(shù)學作業(yè)設計[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