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一種新型高等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高級階段。高職院校通過校園規劃建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優化校園功能布局,完善教學配套設施,通過凈化綠化美化優化的校園環境,使高職院校體現出人文化、園林化、人性化、功能化、職業化的功能。
關鍵詞:高職院校規劃、建設、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c)-0000-00
1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教育規劃綱要》,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服從學院戰略發展目標、合理規劃功能布局、保障教學實訓需要,完善校園生活環境,預留長遠發展空間”的奮斗目標,建設綠色人文生態校園和新興功能輻射的職業教育園區。
2高職院校規劃建設的目標
高職院校通過校園規劃建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優化校園功能布局,完善教學配套設施,通過凈化綠化美化優化的校園環境,使高職院校體現出人文化、園林化、人性化、功能化、職業化的特點。建設校中廠、校中企、營造職場氛圍,構建校企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合作機制,全面提升學院綜合辦學實力。
這里僅以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看一下他們是如何規劃建設高職院校的,給我們以借鑒。
3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規劃高職院校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硬件標準看,高職院校的教學行政用房生均8平方米/生。而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十一五”期間,在200000平方米的校園內,已擁有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29380平方米;后勤生活用房面積72220平方米;體育活動場地面積30320平方米;校園園林綠地面積32000平方米;校園廣場、休閑活動區面積14453平方米。現在迎接他們的是整潔優美、布局和理的校園環境和滿目的綠色。新修建的文化廣場、設施完備的休閑娛樂運動區、綠地花園以及點綴其中的石景、座椅和花壇,使得校園綠化美化整體愈顯協調與和諧。優美的環境,嶄新的變化,讓全體師生欣喜贊嘆的同時,也為實現學院“園林式”學校建設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校園無閑處,處處皆育人”,正是本著這樣的理念,學院領導對校園環境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僅2011年就投入900多萬元用于校園環境建設,改建修繕了校園部分路段,修建了校園文化廣場,開辟了休閑娛樂運動區。同時,院區庭院規劃配套綠化工程在暑假期間也順利完工,在普遍綠化的基礎上,對樓前空地及裸露地面進行了科學設計和重點綠 化,使景點、道路、綠化區相結合,整個校園呈現出花木蔥蘢、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今天的校園是移步換景、宜賞宜憩, 師生徜徉其中,或休閑散步,或讀書作畫,或運動健身,在綠化、美化、凈化的校園中放松心情,在優美、整潔、有序的環境中愉悅學習、工作和生活。美麗的校園景致,溫馨的育人環境,也為學院創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遞上了一張獨具魅力的立體名片。
4按照國家骨干院校的要求建設高職院校
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實施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按照地方為主、中央引導、突出重點、協調發展的原則,重點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設。如此大規模的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這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歷史上是第一次,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的關懷,也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國家重點建設100所示范性高職院校,是全國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在這樣的機遇中,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以其自身的實力和特色2011年步入到了國家骨干院校的行列,又為這所奮進中的高職院校助推加油。
在“十二五”建設的快車道上,在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哈爾濱職業學院又新增校園面積1100000平方米,使學院占地總面積達到1300000平方米。力爭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新校區房屋建筑面積238400平方米;廣場建筑面積39000平方米;園林綠化面積69000平方米。統籌新、老校區,爭取全面完成新校區的給排水、供電、供暖、燃氣、通信、網絡建設工程等。并以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核心,以生活服務設施為保障,將新校區建設成為園林綠化區、教學實習實訓區、后勤生活服務區等三大功能區。在國家、地方財政的支持下,建設12個有特色的實訓基地,即: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實訓基地、機械制造技術實訓基地、建筑工程技術實訓基地、旅游與酒店管理實訓基地、應用藝術設計實訓基地、現代護理技術實訓基地、自動控制技術實訓基地、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物流管理實訓基地、生物制藥技術實訓基地、園林規化設計實訓基地、經貿管理綜合實訓基地。這些有特色的實習實訓基地,著力打造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正如溫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中進一步強調的那樣:“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學會技能和本領、能就業、成為有用之才”
5按照精品建設工程的標準管理高職院校
黨中央國務院對于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不僅為高職教育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機遇,也為優化高職教育發展環境提供了重要的保證。為加強對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的管理,保證建設目標的實現,提高投資效益,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在建設項目上應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集中資金、突出重點;全面建設,加強管理”的原則開展建設項目的實施和管理,以保證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管理包括:計劃、審核、批準、實施、評估、檢查、驗收等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管理及建設資金的管理與審計。
為了加強管理,高職學院要成立建設項目領導小組,落實項目建設責任人,做好質量檢查監控。建設項目的領導小組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與質量負責制,全面負責骨干院校建設目標、任務和內容的整體規劃、資金籌措及配置、項目實施的組織、監督及協調、項目質量的監控、評估、驗收,以及各級子項目負責人的確定等,并研究制訂相關的保障制度及措施。
領導小組主要管理職責是:(1)負責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系,按上級要求報送相應材料。(2)組織項目建設責任書的編制、簽訂,分解,向項目建設承擔部門下達建設任務。(3)督促、檢查建設項目的實施進度和質量(4)起草校內建設項目的有關規章制度,監督、檢查有關政策及措施的落實情況。(5)對項目建設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督察。(6)對建設項目進行中期檢查,組織自評、驗收工作。(7)負責建設項目檔案資料的建立和收集整理工作。(8)處理其它日常工作。
建設項目實行年度計劃、年度總結、中期檢查和評估驗收等管理辦法,及時處理建設過程中的有關問題。
年度總結,由項目組長把項目建設的年度統計、年度經費預決算、投資完成情況及成果效益等有關資料匯總后報建設辦,由建設辦匯總后上報省主管部門。
中期檢查,由建設辦組織咨詢委員會和校內督導專家組實施,其主要任務是對各建設項目的建設進度情況、項目經費的落實、使用情況、質量和效益等方面進行檢查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認真總結經驗,力爭實現建設工作流程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