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慶市擁有公路總里程11.6949萬公里。隨著公路里程的不斷增長,公路的養護問題越來越多,呈現的狀態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復雜。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本文結合重慶市目前的現狀進行了公路養護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研究。
關鍵詞:公路養護,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2)03(c)-0000-00
公路按行政等級可分為:國家公路、省公路、縣公路和鄉公路以及專用公路。按技術等級可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迅速發展,公路的里程在不斷增長,大量公路特別是村道公路的管養問題逐漸顯現出來。隨著國內外“四新”科技成果不斷的研發,先進養護技術、養護機械不斷的應用在公路養護工作中,使公路養護管理的理念、方法、技術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公路養護管理隊伍建設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2010年底,重慶市擁有公路總里程11.6949萬公里,其中高速路1861公里,橋梁9722座,598892延米,隧道468道,413693延米。重慶市公路養護任務重、責任大、技術含量高、社會影響大,而目前重慶市公路養護現狀又不十分令人滿意?!敖煌ú煌ǎ贅I待工”,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
1目前重慶市公路養護隊伍的現狀
走訪重慶某專業化養護公司,截至2011年底,該公司在職合同工150余人(其中正高2人、擁有一級建造師、工程師、經濟師等專業職稱的35人),職工年齡大部分35歲以下,90%為本科、大專和中專學歷。
調查重慶34個區縣的農村公路管養隊伍情況,資料顯示農村公路中收費公路企業數量為零,少數的區縣有專門的養護企業,但其占整個養護工區的比例僅為10%。農村公路養護中占主導地位的是養護道班,數據顯示,在10783個養護養護部門中,道班為9563個,占88.7%。目前重慶道班隊伍中有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和臨時職工,其中臨時職工人數占道班工人總數的65%。職工學歷以初、高中學歷為主。
2公路養護隊伍現狀的原因分析
2.1人才資源匱乏,人員流動性大
縣、鄉公路的一線道班工人不僅工資低還勞動強度大,并且農村條件艱苦,本地的人才留不住,外地的人才又招不來,人才資源匱乏。為此,農村的一線養護工人只能是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人員;而且人員流動性也大,尤其是縣級以下的公路養護隊伍臨時工人多極不穩定,這樣一來一方面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常常出現養護不及時的問題;另一方面不利于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傳播和使用;
2.2職工福利待遇偏低,穩定壓力大
據調查,重慶市某一公路管理段職工收入整體偏低,2007年在崗職工人均收入1.97萬元,退休職工人均收入1.44萬元,低于重慶主城區的平均收入。歷史遺留問題多、困難職工多,無住房職工多,離退休職工的醫藥費一般占年收入的30%—50%,新增的職工隱患和不穩定因素較多。
2.3養護隊伍結構不合理
從事養護的作業人員、管理人員應該熟悉養護對象的技術構成,應該必須具備高素質,但目前普遍存在施工老板借資質承包工程的現象,即一流的牌子,二流的隊伍,三流的施工老板,現場的一線工人中農民工占一定的比例,基層缺乏復合型、實用型的人才。
2.4養護經費和機械化配置不合理
養護經費全部依賴上級計劃撥款,自身無融資能力。公路養護機械較落后,特別是縣道以下各級公路的養護機械特別落后,并且養護生產技術落后,養護機械設備數量少,大多數沒有工程施工技術和現代養護機具操作技能,不能滿足養護工程需要,這些都會直接影響道路的養護及時性,及處理病害的全面性。
2.5管理體制不健全
管理觀念陳舊,重建設輕養護思想嚴重,尤其是預防性養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是我國的大發展時期,到處處于建設狀態,管理制度都服務于建設;另一方面,目前的干部政績考核制度強調的是在任期間的政績,決策層不會主動去考慮養護的資金投入更談不上預防性養護。從邏輯上總結,這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矛盾的體現。
3研究的對策
從宏觀方面來講,主要體現在“三個創新”上。
3.1思想創新
職工是單位的主體,是社會取之不盡的源泉,改革必須充分調動和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不能推著走,必須問著干。只有依靠職工,聯系職工,聽取他們最真實的呼聲,反應他們最根本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順利完成改革工作。我們堅持輿論先行、全員動員,明確提出“三個講清”:把當前面臨的困難、危機和挑戰講清;把深化改革、實施由事業單位向企業過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講清;把改革后所要達到的目的及美好愿景講清,讓職工能正確認識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增強職工對改革的承受能力。
3.2方法創新
在改革過程中,要始終因事制宜采取多種有效方法,不斷創新。①論證改革方案的科學性。為了統籌考慮改革的力度、推進速度和職工的承受程度,使改革工作順利進行,管理段在制定改革方案時,多次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積極尋求支持,實事求是地制定出改革方案。②深入基層,變上訪為下訪,變被動為主動。采取分組、分片區到各標段做工作,到班組與一線在崗職工促膝談心、深入交流,廣泛聽取意見,擴大民主參與,通過各種實例啟發職工由被動等待改革轉到積極參與改革中來。③采取“多種方子治多種病”的方法。通過調查分析、摸底排查,明確重點對象,因人施教,更好地適應改革發展。
3.3機制創新
①突破傳統觀念,因事制宜。管理段的養護職工為重慶公路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難以改變事業身份。成立專業養護公司,放寬準入條件,保留事業身份,取得了理解和支持。②敢于兌現承諾,嚴格考核。在工資待遇上,承諾到公司工作的人員工資待遇將高于原管理段的收入,大部分職工都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嚴格實行績效考核,與工作業績掛鉤,慢慢改變了“大鍋飯”思想,激發了市場競爭意識。③確立管理段和專業養護公司要有機統一、不可分割,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發揮資金的最大效力。
從微觀的方面來說,主要體現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解決的實際問題上。
(1)集中組織培訓對象參加各種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切實提高其文化和業務水平。(2)加強“四新”的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特別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養護機動性與時效性與一般公路相比較,更強調快捷機動,實用高效。高等級公路的養護還需不斷探索和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3)兩種養護力量的分工。把保潔、小修、綠化及路況巡視交給各路段公司負責;將標志、標線、路況檢測、伸縮縫、護欄的整修護及大、中修養護任務交給專業化公司負責。即將小型的、緊急的、技術性簡單的任務交各路段公司負責;將大中型、不太緊急的和技術性比較復雜的交專業化公司負責。(4)認真學習09新版養護規范的新增內容?!豆佛B護技術規范》(JTJ 073-96)發布實施以來,對提高我國公路養護工作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迅速發展,公路養護管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09規范應運而生。09年規范比較全面地規范了各等級公路,各種路面和橋梁、隧道的養護技術、指標;增加了養護管理現代化的體系新理念,新方式,適應了新時期養護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