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機動車輛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始于國務院2006年3月28日頒布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于同年7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執行。作為我國首個體現國家意志由國家機器強制車主購買的險種,交強險制度實施七年來在保障被保險人合法權益、化解社會風險、規避交通事故民事糾紛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通過該險種的承保,也為保險人帶來了大量的客戶資源,為保險人銷售商業車險提供了平臺。
目前交強險保險金額為12.2萬元,其中身故責任11萬元、醫療責任1萬元、物損責任0.2萬元,這些賠償限額屬于最基本的責任范圍。對于理性的車險消費者來說,一般都會在投保交強險之外,自愿投保保險公司提供的商業車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責任險、車輛損失險三個基本險及其附加不計免賠特約,以此進一步提高風險保障水平轉嫁風險。
應該注意到的是,目前多數保險公司在執行交強險承保即時生效政策上千差萬別,有的公司對于新車投保交強險可以做到即時生效,但對于老舊車輛續保交強險的只能投保次日“零時生效”。有的公司對于摩托車投保交強險無論新老車輛均可以即時生效,但對于摩托車交強險以外的車型投保交強險只能投保次日“零時生效”。中國保監會先后于2009年3月25日發出《關于加強機動車交強險承保工作管理的通知》(保監廳函[2009]91號)、2010年3月3日發出《關于機動車交強險承保中“即時生效”有關問題的復函》(保監廳函[2010]79號),對于保險公司承保機動車交強險即時生效的問題作出了統一規定,但是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機動車商業險目前仍然沿用投保次日“零時生效”的傳統,應該指出的是這一制度本身面臨著較大的法律風險和社會爭議。
一、保險公司商業車險投保次日“零時生效”的經營風險
保險的意義與功用本質上是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發揮經濟補償的作用保障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本著公平自愿的原則簽訂保險合同,約定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公平的考察雙方的地位,不難發現保險人明顯處于強勢地位,弱勢一方的被保險人對于一些“霸王條款”不得不默認。但是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保險公司應訴案件比率逐年上升,保險公司面臨的司法環境和社會輿論較為嚴峻。
就一個險種承保本身而言,不能刻意區分甲險種承保優先“即時生效”,乙險種承保投保次日“零時生效”。也就是說消費者在投保該險種支付保險費后就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應該即時生效,消費者投保的時間與保險單生效的時間不一致中間出現所謂“空擋”,期間客戶出險責任誰來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章第七條安全保障條款、第十條公平交易權條款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對經營者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第十一條獲得賠償權條款規定,對第七條條款作出了呼應,即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商業車險投保次日“零時生效”,在保護被保險人合法權益方面還存在著制度設計的“漏洞”,“零時”并非一份保險單起保的標準時,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約定的保險期限也不能從某年某月某天的“零時”到次年某月某日的“零時”,保險起始時間與終止時間不能以所謂“零時”作為一條標準線。所謂“零時生效”是保險公司人為設定的“條條框框”,一旦引起法律糾紛,人民法院的調解或判決明顯會傾向于處于弱勢的被保險人。
二、商業車險投?!凹磿r生效”的客觀必要性
第一,商業車險投保次日“零時生效”制度本身是一個單方面的“霸王條款”,由于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地位的不對等,具有強制性。
第二,商業車險投保次日“零時生效”制度侵犯消費者權益,在支付保險費后,被保險人即對于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保險責任應即時生效。
第三,商業車險投保次日“零時生效”制度存在法律風險,對于保險公司經營管理帶來極大挑戰。
第四,商業車險投保次日“零時生效”面臨極大的社會爭議,“零時”不應成為保險單生效的標準時間,具體生效時間應由對保險合同具有同等義務與權利的雙方共同約定。
第五,商業車險投?!凹磿r生效”對于保險人經營不會帶來困難,至于保險人關注的“即時生效”是否會引起“騙?!被蛘摺暗购瀱巍钡娘L險,業內實施多年的機動車承保前“驗車”程序可以有效規避。
第六,商業車險投?!凹磿r生效”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性問題,保險人通過調整IT應用系統設置即可實現。
三、調整商業車險承保“即時生效”的意義
機動車輛保險是財產保險公司的主打險種,是財產保險公司賴以生存的基礎之一。隨著機動車輛的日漸普及,機動車險保費占比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呈逐年上升態勢,是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近年來保險業在機動車輛保險產品與服務上的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對于刺激機動車輛保險業務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商業車險承?!凹磿r生效”的問題事關保護被保險人合法權益,也是保險業塑造正面形象積極回應客戶需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保險業復業經營以來尤其是“十一五”以來,我國的保險行業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大好局面,保險密度、保險深度與西方發達國家水平逐年縮小,保險業管理的總資產規模突破較快,行業在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風險保障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今年中國保監會把治理“銷售誤導”和“理賠難”的問題作為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希望能夠以此推動建立商業車險承保“即時生效”制度,以更好的創新服務惠及廣大被保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