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逐步加快,并呈現出越來越強勁的勢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支柱,中小企業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另一個方面,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現狀也越來越突出,成為嚴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我們必須要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做一個簡單了解,并針對現在的困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融資現狀 改進
近幾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生力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增添了不少活力。但是現實情況卻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融資難。這不僅嚴重限制了中小企業繼續做大做強,而且還影響到了我國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對此,本文就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現狀和解決的方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并據此進行了簡單闡述。
1. 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
1.1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自從上世紀末我國提出扶持并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得相當迅速,不論是從企業數量,還是從經濟產值,或者是從雇用人數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中小企業的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縮小了城鄉和區域的差距,而且還擴大了社會就業率,緩解了勞動力的供求矛盾,對保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2當前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當前社會中小企業的成長特點和收益特征決定了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不同于大型企業。資本市場是否發育完全,資本市場里的融資機制是否完善直接決定著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是好是壞。國外的中小企業大部分都是通過直接的融資方式(比如像發行債券或股票)進行融資,而這種比例在我國只有大約3%。在當前中國有80%的企業是主要依靠一些自行融資的方式來擴張的,能夠得到貸款的中小企業只占29%,這些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在銀行貸款總額中只占1%。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籌,其他的大部分為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我國雖然已經為中小企業設立了專項創業基金,但卻無法滿足廣大中小企業日益膨脹的需要。如果能解決這一個問題,那么必將能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1.3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雖然在生產經營上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于中小企業沒有建立一個真正的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因此造成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比較落后,甚至有很多小企業還是“家族式”的運行模式,這種落后的管理模式就常常導致中小企業管理的混亂和效率的極其低下。然后是融資的要素不足。由于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要得到貸款必須要有抵押和擔保,但實際上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由于創業剛開始資金少,不能滿足貸款的有關條件。其次是中小企業在其財務管理上水平比較低,沒有一個健全的財務制度。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導致了財務管理的不規范與不穩定,還有部分中小企業沒有財務報表和比較連續穩定的經營業績,因此銀行也無法對其實施信貸業務。
1.4大部分的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比較窄
當前中小企業主要通過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種方式來進行融資,并且其中直接融資所占的比例只有2%左右,98%的融資時依靠銀行的貸款,因此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小企業是在絕大程度上依靠間接融資的。而在間接融資當中,由于中小企業金融知識的缺乏以及票據市場的不完善,導致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主要還是靠銀行貸款。
1.5國家政策與扶持體系相對落后
在當前時期,國家還沒有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大中型的企業或集團卻給予了不少的政策扶持,因而它們的融資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我國沒有對中小企業提供專門的政策服務,再加上當前的金融體系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活動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從而導致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相對狹窄。雖然現在有很多遍布城鄉的商業銀行,但是它們卻沒有獲得政策性融資權。由于自身問題還沒解決也就無法滿足那些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與此同時,我國也缺乏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專門的擔保機構。
1.6國有銀行的自身原因
由于國有企業過多地考慮自身利益,從而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不順暢。由于銀行在風險管理上比以前大大加強了,因此造成了部分信貸人員“恐貸”的心理。另一個方面,銀行不合理的貸款管理,使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度大大增加。由于大部分的貸款都要有擔保或抵押,而中小企業資金少恰恰缺少了貸款必要的擔保,因此能從銀行得到貸款也就難上加難了。
2. 當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方法和途徑
2.1改革企業的產權制度
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股份制改造、拍賣、租賃和產權轉讓等方式,加快中小企業的變革步伐。在中小企業的改革當中,可以鼓勵員工積極入股,增強企業資產與員工的密切聯系,從而為中小企業的發展開創新穎的融資渠道。與此同時,還要完善企業財務制度并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使企業的財務狀況更加透明,財務報表更加可信。同時企業還要努力償還銀行債務,建立起中小企業的信用度,從而使企業的信用水平大大提高。
2.2積極拓寬中小企業額融資渠道
第一方面,使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大大拓寬,才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來不斷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鼓勵區域內的有關金融部門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服務,不但要保證貸款的質量,還要不斷提高中小企業貸款的比例。第二個方面,要大膽的嘗試利用股權進行融資,加快發展中小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都離不開與其配套的金融資本市場。股權融資作為當前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形式,更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參與。第三個方面,要使中小企業逐步探索建立一些風險投資公司及其相關的撤出機制和管理模式,從而使風險投資的行為有了規范和要求。
2.3建立信用擔保體系
首先,依據“一體兩翼”的形式建立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鋼鐵深加工等行業為服務對象的擔保體系,從而創造條件使中小企業的融資更加便利。在“一體兩翼”這個模式當中,“一體”強調市場化操作,多元化資本,績優者扶持。“兩翼”指的是民間的互助擔保以及商業性擔保。
2.4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幫助
政府要積極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并將基礎設施出租給中小企業,將公共服務設施服務于中小企業,通過建立這些配套設施,從而使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大大優化,促進中小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2.5規范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第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強化對資金的管理,這不僅能夠提高中小企業對資金的使用效率,這同時也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當前中小企業不斷陷入流動資金短缺的困境,而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應收賬款和存貸的管理。通過對存貸加強管理,可以使資金避免呆滯。通過對應收賬款加強管理,可以就信用度方面對賒銷客戶進行評定。第二個方面,中小企業一定要避免賬目不清、財務管理混亂以及信息失真等問題,并解決企業的弄虛作假、設置賬外賬等現象,不要出現老板一人在財務上做主的現象,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強規范、嚴格要求并嚴格執行相關的財經制度和紀律。
結語:
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于融資困難造成了中小企業發展相當緩慢。針對這個問題,我國從政府到銀行到企業等各方面都要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并轉變固有的職能,通過政策的扶持在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田軼剛.中小企業融資現狀[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
[2] 張潤.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探討[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
[3] 劉嶸.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探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