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過程中,服務外包成為其經濟新的增長點,而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限制服務外包發展的主要障礙,為其在國際國內層面造成諸如增加國際市場準入難度、危害交易安全、降低競爭力等一系列損害。為此,必須有的放矢地建立濱海新區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聯合應對的法律平臺。
【關鍵詞】 天津濱海新區 服務外包 國際服務貿易 技術性貿易壁壘
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在環渤海區域及我國的發展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當下,“全球性的服務外包,已成世界大潮”①,而技術性貿易壁壘作為服務領域貿易壁壘的一種新形式,正逐漸地對天津濱海新區的離岸服務外包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如何應對服務外包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己成為天津濱海新區對外發展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 天津濱海新區服務外包中遭遇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天津濱海新區在開發開放過程中,其離岸服務外包業務遭遇到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
1.1服務外包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新的增長點
服務外包被稱為第二次經濟全球化,通常是指跨國公司將原來在內部從事的非核心服務活動,發包轉移給外部專業服務提供者去執行,以降低成本和提升競爭力的一種業務安排。②
2006年, 我國商務部啟動了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千百十工程”, 將濱海新區所屬的天津市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抓住國際服務外包迅猛發展的歷史機遇,積極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已有包括渣打、摩托羅拉在內的服務外包企業近70家。服務外包已成為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新的增長點,成為推動新區服務出口的重要引擎。
1.2天津濱海新區服務外包中遭遇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天津濱海新區以承接國外的離岸外包為主要業務,限制濱海新區服務外包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十分廣泛,例如,在建筑、教育服務中對外國專業服務人員的資格認證、教育學歷證書等設置不合理要求,在通信、運輸服務中對運輸工具及相關設備設置較高的技術標準,在旅游服務中設置嚴苛的環保要求等。以WTO為依據,可將涉及服務外包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統分為:
1.2.1服務技術法規標準壁壘
服務技術法規標準壁壘,多以包含或引用有關標準或技術規范的文件為載體,涉及公共安全、環境保護、衛生與健康、服務規則、計量、知識產權等方面,具有強制性。由于各國服務業發展水平、技術實力和風俗文化均存在較大差異,致使各國服務技術法規標準的覆蓋范圍因國而異,制定手段和制定水平也有所不同。服務技術法規和標準的差異,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在服務外包領域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1.2.2合格評定程序壁壘
合格評定程序是指以服務技術法規和標準為依據,對進出口服務進行檢驗、認證,以確定其是否符合要求的程序。由于合格評定程序以技術法規和標準為依據,若標準和法規有差異,則合格評定程序必定有所不同;即使標準及法規相同,各國的合格評定程序在表現形式和運行體制上也有差異,如泰國合格評定程序分三種類型,而歐盟則表現為八種基本模塊和八種變形模塊的組合 ,合格評定程序壁壘當然不可避免。③
1.2.3信息技術壁壘
信息技術壁壘是指與貿易有關的信息表述不銜接、不接軌、不符合進口國的要求所造成的貿易壁壘。④各國由于市場準入程度、信息技術水平等差異,極易在服務外包領域形成信息壁壘,如:合格認定程序等信息不透明、技術標準更改等信息傳遞不及時、信息傳遞受阻等。
2. 技術性貿易壁壘給天津濱海新區服務外包造成的損害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存在阻礙了天津濱海新區服務外包的發展,給新區的服務外包造成了不同層面的損害。
2.1國際層面
2.1.1增加了新區服務外包項目在國際市場的準入難度
服務領域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涉及面廣、形式多樣,會增加濱海新區服務外包項目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大量服務外包項目會由于未達到國外相應的技術標準或技術法規,而無法進入甚至被迫退出目標市場。尤其是在商務、建筑工程、教育、金融、健康等服務項目中,普遍對服務人員的資格設置壁壘,要求必須具有服務對象國家的執業執照,不承認我國的學歷和資格認證,而有些人員資格的獲取,需要多年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濱海新區服務外包項目進入國外市場的難度。
2.1.2危害濱海新區服務外包交易安全
世界各服務貿易國由于服務產業和技術水平發展不平衡,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也不一致,特別是發達國家,技術性貿易壁壘名目繁多、變化頻繁,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出口企業對其技術法規和標準理解不一且往往應付不及,不得不被動地陷入發達國家以保護公共健康安全為名的貿易制裁中。因此,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存在,因頻繁引發與別國的貿易爭端,而危害濱海新區服務外包的交易安全。
2.2國內層面
2.2.1降低了濱海新區服務外包的競爭力
首先,濱海新區的服務外包企業為達到國外日漸苛刻的市場準入門檻,不得不逐步增加承接離岸服務外包項目的交易費用,其中主要是高昂的取得和維持國外服務質量檢驗和認證的費用,以及創新技術、更新設備和培訓服務提供者所需的適應性費用。交易費用的增加,勢必使新區服務外包的成本升高、競爭力下降。其次,一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濱海新區服務外包項目的限制,往往產生連鎖效應,極易導致多個服務貿易伙伴國對濱海新區服務質量的不信任,造成信用危機,損及濱海新區服務外包的競爭力。
2.2.2增加了濱海新區內部的市場壓力
濱海新區所承接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多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現因國外設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受阻而向國內非正?;亓鳎@既構成了對國內服務外包業的競爭壓力,也因勞動力的激增而加重新區內的就業壓力。加之,我國服務貿易準入門檻較低,國外高標準服務外包企業、項目、人員的大量涌入,更使濱海新區內部的市場壓力雪上加霜。
3. 天津濱海新區應對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法律對策
如前所述,天津濱海新區在服務外包過程中遭遇到技術性貿易壁壘,并產生了極大的損害。為此,應以新制度經濟學為理論依據,構建天津濱海新區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聯合應對的法律平臺。
3.1完善應對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法律體系
第一,加快服務貿易專項立法。具體步驟是:首先,根據GATS的相關規定和ISO、IEC制定的國際標準完善現有法律制度;其次,針對新區服務外包只能以《對外貿易法》(24-28條)共五條籠統規定為法律依據的現狀,制定具體細致的專門的服務貿易基本法;再次,著手制定服務外包熱門行業的專項單行立法,對基本法的不同方面進行更明確的規定;最后,為適應不同門類服務外包執法、司法領域的多種需要,在不與基本法和單行法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較為具體和靈活的配套措施實施細則。
第二,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并爭取與主要發包國達成國際或區域互認,以減少服務外包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3.2建立支持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法律體系的標準化信息機制
時至今日,技術性貿易壁壘涵蓋范圍涉及安全、環保、信息技術、社會、職業安全、反恐等諸方面,可謂復雜多變。為此,必須建立服務領域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聯動預警體系”,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聯動預警體系包括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收集機制、風險預警機制、快速反映機制和咨詢服務機制四部分,這四個部分環環相扣,產生聯動效應,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具體而言:
第一,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收集機制。該機制通過WTO出版物、官方公報、貿易措施談判等信息窗口,發揮駐外商貿研究及科技參贊處等機構優勢,利用國內外同行業協會的交流,專門負責及時收集、整理、跟蹤國內外最直接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建立技術性貿易壁壘數據庫,為風險預警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技術性貿易壁壘風險預警機制。該機制包括情報快報和進出口預警兩個子功能,通過分析從信息機制獲取的國外貿易措施信息,主要針對可能發生的危及我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發揮監控防范作用。
第三,技術性貿易壁壘快速反應機制。該機制負責針對預警機制發布的警報,聯合相關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和有關法學專家進行群體決策,及時向服務企業提供法律應對措施。
第四,技術性貿易壁壘咨詢服務機制。通過該機制可以查詢國內外技術法規和標準,進行網上答疑和項目指導,針對服務外包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具體情形對癥下藥。
3.3建立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法律體系的性能評價機制
服務業技術性貿易壁壘法律體系建立的同時,需要設置一套相匹配的客觀的性能評價機制,運用新制度經濟學成本與績效的工具,制定一系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技術指標,運用這些指標對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法律體系的立法、執法和司法過程進行測評,掌握不同環節的質量狀況,以有的放矢地完善服務外包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法律體系。
注釋:
①金鵬,《試論濱海新區服務》,載于《當代經濟》2008年第2期(下):第96頁.
②同上.
③王星,《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服務貿易的影響研究》,北京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3月:第19頁.
④孫娟,《論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5月:第8頁.
參考文獻:
[1] 金鵬,《試論濱海新區服務》,載于《當代經濟》2008年第2期(下).
[2] 李健,《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貿易壁壘》,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 李玫、趙益民,《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我國技術法規體系的建設》,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年版.
[4] 劉冰,《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法律對策》,載于《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5] 宋明順、楊燁,《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 宋曉倩,《服務領域技術性貿易壁壘分析》,載于《第八屆WTO與中國國際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年版.
[7] 孫娟,《論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5月.
[8] 唐炎釗、朱小聘,《我國服務領域的標準化問題探析》,載于《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
[9] 唐炎釗、朱小聘、陳泰穎,《服務領域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機制研究》,載于《廈門科技》2007年5月.
[10] 王星,《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服務貿易的影響研究》,北京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3月.
[11] 肖樂群,《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服務貿易壁壘法律問題研究》,新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5月.
[12] 楊昌舉、宋國軍、胡品潔,《技術性貿易壁壘歐盟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3] 楊樹明,《非關稅貿易壁壘法律規制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
[14] 張海東,《技術性貿易壁壘與中國產業安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5] 張慧,《論國際服務貿易壁壘及我國服務業的對策》,載于《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年第17卷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