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加入WTO后,企業適用新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即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相應的我國事業單位也要滿足新的經濟環境要求。近年來,我國相繼推出了一系列財政支出方面的改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外環境因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獲得資金的渠道也與過去有較大的區別。顯然,事業單位改革尤其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本文主要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完善的方面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財務會計報告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會計制度
引言
(1)背景介紹
自從建國以來,我國的會計體系一直劃分為兩大類:一是企業會計體系,二是預算會計體系。預算會計體系由總預算會計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兩部分構成。1997年5月和7月財政部發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規定該準則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主要在會計分類、會計要素、會計核算方式、會計記賬基礎以及會計報表等方面進行改進,并且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說是一次會計管理模式的變革,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影響重大。
(2)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與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相似,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事業單位提供的反映事業單位某一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書面文件。財務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共同組成了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其中,會計報表顯然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體和核心。
事業單位工作的重點除了完成國家預算計劃、促進社會事業發展以外,還要對日常的各項活動給予高度關注。眾所周知,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體系與企業有很大不同,正因為如此,筆者正是從這一點出發,著重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進行研究,并對分析得到的不足之處提出完善對策。
1.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通過上面的介紹,初步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基本概念和內容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將要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從現狀中發現現行財務會計報告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由于經濟時代的變革,目前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還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缺陷和問題,這些問題與缺陷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來:
1.1有關固定資產的核算
現行的會計制度中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只對賬面的原值進行核算,所以存在很多的漏洞與不足:(1)成本不完整。由于事業單位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因而折舊數便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出來,虛增了盈余。(2)價值產生背離。固定資產的凈值和賬面價值會隨時間產生越來越大的偏差。(3)虛增加了凈資產。以賬面的原值核算固定基金無疑使凈資產發生了虛增。(4)修購基金按收入而非按固定資產的折舊提取。修購基金的提取數額取決于單位當期實現事業收入,造成自身收入實現較少的單位固定資產損耗無法真正得到補償,不利于報表使用者正確解讀會計報表。
1.2無形資產的核算
事業單位特別是科研院所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重有形,輕無形”這樣的一種觀念,從而缺乏對無形資產的深刻認識,科研成果的產生耗損了人員費用和單位的設備,屬于職務發明,但對無形資產管理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無形資產的流失和浪費,最終無法精確反映總體經濟資源水平,其中包括物資資源和非物資資源,進一步導致不利于對整體資產的正確評估。
1.3缺少現金流量報表
企業單位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核算的基礎采用收付實現制。從這點看來,現金流量指標在事業單位發揮的作用大于企業單位,但是偏偏是企業單位編制現金流量表,而事業單位不編制該表。事業單位更需要掌握貨幣資金的運用和支付能力,以此來防止出現資金緊缺。
1.4應收賬款的核算
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應收賬款并不計提壞賬,等到這些債權已經確定無法收回的時候,一般直接的采用直接轉銷法,借記“事業支出(經營支出)”,貸記“應收賬款”等。但是真正確定這些債權確實無法收回往往是幾年后的事情,因此在確定之前這些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逐年掛帳,虛夸了流動資產總額,因而容易誤導報表使用者。
通過對以上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主要問題便是信息的不完整,不能充分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非實時性,即現行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大多側重歷史數據的統計,因此是一種非實時性的記錄,使其在時效性受到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從現行報告上看,使用者無法通過這些方面的信息了解該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這也是現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主要局限。
2.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改進建議
如今廣泛存在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中包含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對現行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規范,從根本上規范和完善財務會計工作以及相應的經濟行為、保證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此來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遵章守法。歸納起來,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加以完善:
2.1改進會計科目的核算
事業單位的日常經營雖然同企業復雜的經濟業務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對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改革可以借鑒企業會計處理中適合于事業單位具體情況的處理方式。比如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項目下,可以同企業一樣,增設“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凈值”項目,并將這些項目直接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一目了然,而不是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2.2加強對會計報表附注的說明
會計報表附注是對會計報表的進一步解釋說明,對于沒有在會計報表中反映的信息進行更加詳細的表述。在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情況下,會計報表附注應該對現階段難以用貨幣計量的信息及不穩定的特殊的信息進行披露,這樣財務報表使用者才能更加準確的了解事業單位每一方面的詳細情況。
2.3強化財務報告審計
同企業單位一樣,事業單位也可以通過委托中介機構的方式對年終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主要以現行的財務制度和有關政策規定為依據,對事業單位的一些重點指標進行政策性審核,對財務報告報告編制的正確性和真實性進行規范性審核。
2.4引入現金流量表
考慮企業現金流量表準則的基本原理,并結合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編制內部報表--事業單位現金流量表,反映事業單位一定期間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整體情況,反映這些資金的變動原因,同時,也可以通過現金流量表反映出事業單位的經營、投資和融資狀況。
參考文獻:
[1] 姚俊平.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8期.
[2] 劉淑華,范海峰.論松遼委屬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立[J],東北水利水電;2011年08期.
[3] 鄒文革.政府會計主體界定問題的研究[J],北方經貿;2011年07期.
[4] 湯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齊魯珠壇;2011年03期.
[5] 吳惠冰.加強單位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年10期.
[6] 李云峰.事業單位財務規范化管理探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1期.
[7] 劉雪琴.淺談預算單位公務卡實務操作[J],經營管理者;2011年14期.
[8] 車艷琴.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山西財稅;2011年07期.
[9] 翟志華,李長艷.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責任會計的研究[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2年08期.
[10] 吳水澎.北京市財政在“入世”后應采取的對策[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