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現金流量表概念、作用、編制基礎及編制原則,指出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并通過現金流量表中各項數據之間關心的分析,據此挖掘企業的內在潛力,判斷企業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現金流量表 基本理論 編制方法 分析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同國際會計趨同,我國明確提出了會計準則的新概念,并頒布了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借鑒了一些西方國家會計理論及會計方法,這一變化,給企業會計人員傳統理念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在處理具體會計業務過程中有些不知所措。本文就現金流量表的概念、作用以及各項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撫礦集團公司所屬會計人員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提高會計人員對現金流量表的理解。
1. 現金流量表的概念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相關數量的指標報表,屬于動態報表。而企業只有通過動態的指標才能揭示報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現金流量表中的指標可以揭示企業現金的分布情況及其流向,判斷企業現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企業是否按時歸還銀行借款、償還債務等等。
2. 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現金流量表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并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例如,企業當期向銀行借款500萬元,償還借款利息4萬元。在現金流量表中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分別列示借款所收到的現金500萬元和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4萬元。這些信息是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所不能提供的;另外現金流量表還有助于解釋有的企業有盈利卻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員工工資、股利和償付債務,而有的企業雖然沒有盈利卻有足夠的資金償付債務,以至于進行對外投資等,現金流量表還突出了現金的重要性,提供了企業現金的產生能力的信息,幫助報表的使用者估計和預測企業未來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現金流量表能夠分析企業投資和理財活動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
3.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則
從理論上來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賒銷賒購業務,那么這個企業所發生的一切經濟業務都實現了貨幣的收付,企業這個時期的利潤表上的凈利潤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應該是一致,也就是說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獲取的一定數量的凈利潤就應該增加相當數量的現金流量,可是在現實中卻往往不相等,甚至會出現有悖于理論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原則不同: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則是收付實現制。收付實現制不論收入還是費用一律以現金的收付實現為標準,這與權責發生制正好相反。例如,盡管企業銷售了商品,但是由于沒有收到貨款,現金沒有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收入;但企業雖然沒有銷售商品,卻收到了貨款,此時就要確認收入。由此,財務在編制企業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要將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轉化為收付實現制下的現金凈流量。正是因為現金流量的這種確認方式,使金流量表上所顯示的數額并不能完全說明企業的盈利情況。
4. 現金流量表的分析
現金流量表分析的步驟包括搜集資料.加工整理和審查.解釋計算分析的結果為決策提供依據等幾個步驟。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1現金流量表分析之結構分析
4.1.1現金收入結構
現金收入結構主要反映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現金收入情況。如企業籌資活動的現金收入、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收入、企業投資活動的現金收入等在全部現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及各項業務活動現金收入中具體項目的構成情況等。
4.1.2現金支出結構
現金支出結構主要反映企業的現金用于哪些方面,并以此為起點來判斷企業的的使用與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發展潛力,是否健康地成長。
4.1.3現金余額結構
現金余額結構主要反映企業的現金余額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我們想了解企業現金流量結構的變化或者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將不同時期現金流量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便可得知結果。
4.2現金流量表分析之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法是一種縱向分析,主要是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財務報表、分析某些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比較各時期的相關項目金額,并在此基礎上判斷其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趨勢分析法通常采用的方法為編制歷年財務報表法,就是將連續多年的(至少是最近二、三年的)現金流量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以此來觀察分析變化趨勢,觀察分析連續數期的現金流量表。這種方法相比單一觀察分析一個報告期的報表而言效果更佳顯著,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情況,有利于分析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有利于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動態。
4.3 現金流量表分析之償債能力的分析
對于投資者來說,企業但凡想節省籌資費用、擁有良好的理財環境、籌集到更多的資金、把握更多有利的投資機會,就必須要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利潤。
通過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兩個:一是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計算現金比率對于分析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債權人來說,現金比率越高越好,因為現金比率是企業的現金與企業的流動負債總額的比例,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另一個指標是現金流量指標,主要是將本期取得的收入和本期償付的債務進行比較,以此來確定企業的償債能力。以此作為一個充滿競爭力的企業應該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務,以提高企業的資信程度與融資能力,促進企業長久發展。
4.4現金流量表分析之支付能力的分析
我們知道,企業的動態報表,主要反映企業如何運用資產負債表中的經濟資源組織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在一定時期營業收入有多少、實現的投資收益有多少、營業成本如何、營業稅金及附加是多少、期間費用情況等等,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二者就屬于動態報表;企業的現金是如何使用的,現金的投放是否合理,應該說一個健康的企業,它的現金應該是來源于經營活動,用于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償還到期的債務,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開發新技術,研制新產品,這樣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合理的解釋企業為什么盈利,卻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動;而有的企業雖然沒有盈利,卻有足夠的現金進行投放,進而對企業的運行做出正確的判斷。
參考文獻:
[1] 企業會計準則[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2] 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3] 姚海鑫.財務管理[M].第一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