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上市公司債務重組活動的日益頻繁,債務重組早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現象之一。尤其是由于我國的歷史發展與經濟體制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以至于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我國有相當一批企業因負債過度,超過實際承受能力范圍,經營活動步履艱難。而債務重組的出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的過度負債,盤活了我國企業管理經營體制,使其走出低谷,更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我國企業逐漸走向了國際化市場。因此,合理認識與實行債務重組,尤為重要。本文筆者就企業間的債務重組方式進行粗淺的探討,以期加強企業經濟發展。
【關鍵詞】 企業 債務重組 重組方式
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債務負擔過重,早已成為困擾我國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難題。尤其是由于我國的歷史發展與經濟體制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以至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步履艱難。因此,如何采取科學合理的債務重組,以減輕企業的負債,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所造一個更加有力的競爭主體,早已成為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首要前提。以下筆者從債務重組的內涵與意義入手,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債務重組進行粗淺的探討,以期有效解決我國資本運營中的債務問題。
1. 債務重組的內涵
債務重組又被稱為債務重整,是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即債務重組時確定的債務償還條件不同于原協議的,均作為債務重組。
而與同樣具有消滅債權債務關系功能的破產程序相比,債務重組在企業的實際應用中,更加重視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談判與協議。因此,在具體操作中,債務重組的法律干預程度較低和破產程序的“法定準則”及“司法主導”兩大特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因如此,在債務重組中,其更多體現了當事人之間的協商過程,實現了締約過程的平等、自愿、互利等原則,以均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
2. 債務重組的意義
當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由于債務到期,而無力償還時,一般企業可選擇兩種方式解決債券糾紛:一種則為破產,另一種則為債券重組。其中破產,主要是指債權人采取法律手段,強制債務人將現有資產變現,以償還所拖欠的債務。雖然債權人申請法律手段可維護自身權益,但是由于整個破產過程可續時間較長,以至于債權人即便成功將債務人資產變現,但也很難保證收回全部資產。而債務重組,則是以修改債務人所拖欠的債務,對其債務進行二次重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既避免了債務人破產清算問題,又給了債務人再次生產經營的機會,保證了債權人的最大意義,降低了未收回的經濟損失。所以,債務重組早已成為目前我國經濟活動的重要現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債務重組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越發激烈。部分企業應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 陷入財務經濟危機,以至于難以償還債務的現象早已屢見不鮮。而 《債務重組》準則的公布,不僅為企業與企業之間制定了明確的債權關系,更是標志著我國企業債權債務重組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債務重組的出現,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債權人的基本權益;第二,債務重組的出現,有利于緩解債務人的財務困難;第三,債務重組的出現,使企業的債權關系不在影響國家的財政收支及稅收政策的正常執行。
4. 債務重組的方式
目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債務重組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式與組合進行:首先,是以資抵債的債務重組方式,即是用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有價證券等非現金資產甚至勞務進行有償償還;其次,將債務權益化的債務重組方式,即是將債務人所拖欠的債務轉換為企業股權,以此抵債;再次,是將舊債變為新債的債務重組形式,即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協商,采取更改債務條款的形式,建立新的債務內容。例如:減少本金或到期值、展延期限等;最后,將資產債務進行綜合重組的債務重組方式,即是利用企業的外部力量對企業自身資源、資產、能力和債務關系進行全方位的配置,使債務在重組中得到良性化解。
然而,債務重組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其債務重組情況的多樣性,債務人與債權人在債務重組所處的地位不通,相對利益的不同,以至于針對企業間的債務重組方式,其具體選擇債務重組方式也不同。主要應注意一下幾項:第一,針對債務方的債務重組選擇。債務方在進行債務重組選擇時應該考慮到以下幾點:考慮資本市場的基本情況、考慮到目前我國的立法情況、考慮到債權企業對債務企業控制權的影響、考慮債務償還中現金付款的風險、考慮當前債務企業能夠抵值的現金存量、考慮到當前債務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直接影響;第二,針對債權方的債務重組選擇。債權方在進行債務重組選擇時應該考慮到以下幾點:考慮到目前企業所需求的現金量、考慮到債權企業收款所承擔的風險、考慮到目前本企業的財務狀況情況、考慮到債務所產生的稅收情況、考慮到債務方的未來發展前景;第三,針對雙方的矛盾及協調?;趥鶛嗳撕蛡鶆杖烁髯圆煌牧?,往往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選擇于對方不利的重組方式。由于所產生的利益矛盾,極易使得債務重組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施行。因此,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改變觀念,注重債務重組的相互協作而不是相互損害來使債務人擺脫困境,使債務重組步入正常軌道。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筆者就債務重組的內涵、意義、必要性以及債務重組的方式進行粗淺的探討,使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債務重組早已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尤其是目前,從我們社會經濟發展來講,債務重組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手段,是提高我國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國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更應該科學、合理的利用債務重組,并從企業自身的內、外環境加以分析,探索出一條合理的債務重組路線,進而進一步完善企業債務重組。
參考文獻:
[1] 張圣利.債務重組方式對債務企業和債權企業的影響[J]. 時代經貿(中旬刊). 2008(S5).
[2] 惠曉峰,楊唯一. 國有企業債務重組方式選擇的博弈分析[J]. 管理科學. 2005(04).
[3] 吳春雨.淺析企業債務重組的方式及其會計處理[J]. 黑龍江金融. 2003(09).
[4] 劉英娟.企業債務重組方式選擇及會計處理[J]. 甘肅科技縱橫. 2003(03).
[5] 吉引串.關于國有企業債務重組方式分析[J]. 財金貿易. 1999(01).
[6] 胡偉. 淺議債務重組方式的選擇[J].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