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介紹了構建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的必要性,針對如何構建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效能監察 成效管理機制 構建
企業效能監察是指紀檢監察組織,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監督對象的管理行為、能力、運轉狀態、工作效率和生產的經營質量、效益等情況開展的監督檢查活動。構建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既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也是黨風廉政工作機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對企業開展效能監察的認識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新舊機制的更新,思想的進步和觀念的創新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創效增盈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已構成電力企業自我發展的首要任務。所以,推進電力企業健康發展,就必須發揮效能監察對監察對象是否依法、合理履行職責,執行職能及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實際社會效應等情況進行行政監察的作用,起到對規范項目適應市場低標價的成本管理,減少效益流失和管理浪費,提高效益指標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最終目的是達到“改善管理,提高效能”,保證企業管理合法和生產經營活動高效,以及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2. 構建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2.1強化企業內部監督的需要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是普遍存在的,如涉及經濟監督的有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等。監督的職能由各部門履行,力量比較分散,監督的力度和效果受到限制,沒有形成合力,局限性比較大。建立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有利于整合內部監督力量,加大企業內部監督力度。
2.2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需要
管理規范、效益優良是現代企業追求的永恒主題。但目前一些國企管理水平仍處于現代企業水平的初級階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政令不通、執行制度不嚴、落實不力、效能低下等問題。如有的領導人員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造成企業效益不高;有的領導人員有章不循,違反管理程序,暗箱操作,造成企業重大損失;有的領導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不想事,不謀事,不干事,導致企業效率低下;有的部門、層級、崗位之間職責不清,工作不協調,監督不到位,推諉扯皮,內耗嚴重,影響了企業管理效能。因此加強效能監察、改善企業管理,使國有企業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2.3源頭預防治理腐敗的需要
縱觀近年來查處的案例,我們發現,不少是由于其領導人員為了個人私利,不惜違法亂紀,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國家和職工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還有的是由于企業規章制度不完善,特別是管錢管物等敏感部位的管理漏洞甚多,導致腐敗滋生。開展效能監察,可以查處違紀違法人員,找出內部管理上的漏洞和腐敗產生的根源,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由于腐敗具有長期性、復雜性,難以徹底根治,由此需要建立效能監察的長效管理機制,以利于及時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
3. 構建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的措施
3.1完善效能監察領導機構,明確領導責任內容,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制
3.1.1設立機構,明確職責。效能監察委員會作為企業效能監察的最高權力機構,應由總經理、分管效能監察工作的副總經理、黨委領導以及財務、審計、人事、生產經營、質量安全、監察等部門負責人組成,其辦公室設在監察部門,由監察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職責是:審批有關效能監察工作的規章制度;審定效能監察工作計劃;聽取效能監察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協調解決效能監察開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審批優秀效能監察項目等。
3.1.2明確行政主要領導抓效能監察工作的責任。企業行政一把手作為效能監察的第一責任人,應承擔好以下責任:(1)站在企業管理工作的全局,對效能監察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2)審定監察部門擬定的效能監察計劃和目標;(3)安排監察部門負責人列席或參加行政領導辦公會以及其他生產經營性會議,使之較全面了解企業的決策情況;(4)定期聽取監察部門的匯報,掌握效能監察工作的進展;(5)為監察部門配備必要的監察人員,提供必要的監察經費和辦公條件;(6)幫助監察部門解決效能監察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3.1.3明確監察部門負責人抓效能監察的職責:(1)組織開展效能監察宣傳教育;(2)組織擬定效能監察工作計劃和目標;(3)列席或參加行政領導辦公會以及其他生產經營性會議,了解企業決策情況;(4)向效能監察委員會匯報效能監察工作開展情況;(5)日常協調其他職能部門參與效能監察工作;(6)牽頭組織開展具體的效能監察工作。
3.2注重問題整改,建立效能監察的整改機制
3.2.1要與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相結合。針對效能監察工作中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督促有關單位和部門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促進企業管理的優化。
3.2.2要與提高企業效益相結合。堅持以生產經營為中心,以強化企業管理為載體,以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使效能監察工作像“不冒煙的工廠”出效益。
3.2.3要與查辦案件相結合。通過效能監察能夠發現違法違紀案件,同時通過查處案件,又能直接發現管理中的漏洞,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3.3規范工作程序,建立深入有效的工作機制
3.3.1形成職能部門聯動機制:(1)除了監察部門配備必要的專職監察工作人員外,其他職能部門也要安排相對固定的人員從事監察工作,方便聯系工作;(2)要明確各職能部門在監察工作中的角色和職責。調查選題以監察部門為主,業務部門共同參與;牽頭組織以監察部門為主,業務部門參加檢查;調查處理以監察部門為主,業務部門負責整改;查處案件以監察部門為主,業務部門主動配合。
3.3.2規范效能監察工作程序。效能監察工作有它特殊的運作規律和方法、特定的內容和范圍,因此必須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工作程序來確保其開展。如效能監察工作辦法、監察立項制度、監察工作報告制度、監察通知書、監察建議書制度、優秀項目評審制度等。
3.3.3選好題立好項。選題立項是效能監察的第一道程序,直接關系到效能監察的成效。立項工作要圍繞企業管理中的重點、難點、熱點以及與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進行。
3.3.4抓好督促檢查。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檢查效果:一是直接參與法。參加檢查人員直接列席重大問題的決策會議,重大工程項目承包、重大經濟合同的簽訂等。二是資料分析法。對監察對象在管理過程中制訂的規章制度,各種文件、工作計劃以及各種賬目、統計報表等資料進行查閱。三是訪問檢查法。通過訪問與監察項目有關的人員,了解事情的真相。應盡量避免集體座談的方式,最好采用個別座談的方式,以使談話對象有一個寬松的談話環境,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到一些問題的真相。
3.3.5做好項目監察總結。監察報告內容要包括監察概況、監察結果、發現的主要問題等內容,并為下一步整改工作提出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3.4建立效能監察工作的考評獎勵機制
開展績效考核的目的是使個人、團隊業務和企業的目標密切結合,增強管理人員、團隊和個人在實現企業持續進步方面的共同責任感,其實質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開展效能監察工作,可有效堵塞經營管理中的一些漏洞,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在實踐中可建立分層分類的績效評價體系,如述職報告制,中層季效考評,普通員工月度測評制等等。績效考核注重個人與團隊,效能監察注重團隊與企業管理,二者只有互動,效能監察才能找到其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