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林業統計涉及比較多的統計行業門類,事關林業的發展全局。本文分析了林業統計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了加強林業統計工作的相關措施,對林業統計工作的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 林業統計 統計核算 統計管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發展的時期,加強對林業統計重要性的認識,對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是改善林業統計工作現狀、使林業統計的整體效能得以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林業統計體制完善、林業的宏觀調控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礎工作。
1. 林業統計工作現狀
1.1對林業統計重視不足
一方面,宏觀報表制度同各單位的微觀管理所需要的統計資料發生脫節,導致單位的統計工作將上級主管部門所布置下來的統計任務作為主要目標,而將本單位生產經營需要防在了次要的地位。統計服務外向性使得統計內容單一、工作方式機械,無法滿足企業的內部管理需求。
另一方面,統計工作所需要的經費無法得到滿足,統計硬件建設投入匱乏,統計工作的建設遲緩,發展乏力。
1.2統計職能弱化
統計工作缺少專門的資金支持,而且統計部門的權利非常有限,各種監督檢查工作都是以資金流量作為主線的,統計工作人員負擔著提供真實統計數據的一系列義務,然而其監督權卻根本得不到有效落實。由于權力義務的不對等,導致統計工作監督實物工程量的作用呈現弱化趨勢,甚至有時只能夠根據資金流量對統計實物工程量進行推算,統計監督根本無法起到應有作用。
1.3人才缺失
統計隊伍不穩,人員流動頻繁,使得統計工作質量難以保證,統計人員整體素質水平降低。企業由于經費原因,無法籌集培訓資金,國家林業局以及省統計局帶頭組織的統計培訓參加率少,統計工作人員不能獲得業務知識的更新,導致對于統計指標出現理解誤區,對統計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另外,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涉及內容非常廣,要求統計人員在熟悉本行業的統計知識基礎上,要對相關行業統計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由于業務培訓滯后,使得很多統計工作人員無法勝任統計工作。
1.4激勵手段缺失
統計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勵措施,難以調動統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統計工作出現差錯的幾率非常大,相關的業務部門對統計資料進行核對的工作量也相應加大,不能實現協調配合。沒有統計工作的效果建立考評機制,或者即使建立了相關的考評機制,但是由于物質獎勵難以兌現,評比形式化嚴重,使統計工作人員積極性受挫,工作缺少主動性。
2. 加強林業統計工作相應措施
2.1完善統計指標體系
林業統計服務的方向要堅持內外兼顧,以內為主。一方面,林業統計工作要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要求達到統一,能夠滿足企業的運營需求。另一方面,林業統計工作要符合上級統計部門的要求,能夠滿足上級部門的宏觀管理需要。
對林業統計的指標體系要采取分級管理,分級設置的方法,對于林業部門,可以采取三級管理辦法,國家林業局及省林業廳所采用的統計指標要盡可能精煉,企業采用的指標要盡可能細致,各級指標的設置應當粗細有度,與實際統計需要相適應。
統計指標和各業務的銜接方面,應當圍繞實物運動全過程,對統計指標與會計部門的指標設置同質性的特點加以充分考慮,然后再具體考慮統計指標在設置上的特殊性。爭取做到統計指標的設置既符合上級的宏觀管理要求,又能夠很好地滿足基層單位的管理需求。
2.2強化統計工作職能
企業的內部管理應當在計劃統籌的前提下,注重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并行,強化協作,加強溝通與配合,建立相互依存的關系,保證企業的統計核算與財務核算能夠將企業的價值運動及實物運動過程完整地反映出來。比如,企業在營造公益林、開拓延伸道路、建設房屋等活動中,要形成嚴密的監督機制,應當對實物的工程量完成情況及時進行統計,提供實時的進度報表,以實物流量最終的終結,形成相應的質量驗收報表,企業的會計部門根據進度報表進行資金的撥付,根據最終的質量驗收報表核算資金。因此,企業在制定各種政策的同時,應當強調統計、會計核算體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發揮統計核算和會計核算兩種不同監督機制的互容性與不可替代性,才能夠強化統計監督職能,保證企業的各項計劃任務順利完成,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2.3進行統計手段現代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我國各行業強烈要求加快信息化的建設,同樣,林業工作上也應該改變傳統的統計信息分析、匯總、審核、傳遞依賴手工的方法,進行統計信息化的建設。但是在現行的統計管理體制之下,統計的信息化僅依靠各單位去建設并不現實,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統計信息化建設措施:
2.3.1缺少資金來源的單位,由上級主管部門為其配備計算機;有一定資金來源的單位則自行配備計算機,在硬件的建設上創造良好的統計信息化環境。
2.3.2強化對統計人員的計算機技能培訓,使統計人員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日常工作的處理,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
2.3.3國家林業局要建立林業統計的信息服務專門系統,國家局和省之間實現計算機聯網,同重點森工企業通過計算機聯網,實現對林業統計的信息資源網絡化的管理,方便數據直報及信息共享。
2.4支持統計業務培訓
統計工作必須具有告訴值的復合型統計人才,才能保證統計工作的質量,充分發揮統計只能。所以,必須加強統計培訓和再教育,加大統計人才的管理力度。
首先,統計工作人員的變動必須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批準,避免統計工作部門人員流動性大帶來的統計質量下滑。其次,要做好統計的職稱考評工作,由于職稱考試能夠刺激統計工作人員的學習熱情,強化專業知識,促進統計工作的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再次,要做好計算機基礎應用技能的培訓,提高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然后,各單位要從經費方面支持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在相關業務書籍上進行資金投入,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理論水平,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最后,制定獎勵措施,鼓勵統計人員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業務深造,參加自學考試獲得專業合格證書的或者取得相關專業文憑的可以獲得書費、學費的報銷政策優惠及物質獎勵等。
2.5采取激勵措施
應當保證統計所需的原始記錄真實、可靠,做好統計臺賬。從統計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統計報表的及時、全面、準確性等方面出發,設置系統的統計考核指標,保證統計日常工作穩定、有序地進行。
從統計的專題分析、信息提供、歷史資料整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支持統計人員能夠出信息、出資料以及優秀的專題分析報告,提高統計人員工作積極性。為了鼓舞統計工作者的士氣,對優秀的統計工作者要制定相應的鼓勵措施,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并提供深造機會,激發統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結語
總之,準確把握林業的發展形勢,及時對林業統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采取相關措施,強化林業統計工作,對于科學判斷林業的發展趨勢,保證林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林業統計工作的有效措施還需要通過林業統計工作的實踐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趙曉光,高艷華.中國林業統計調查體系問題分析[J].林業經濟問題,2009(2).
[2] 何燕敏,加強統計工作服務企業發展[J].浙江統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