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位和述位系統是功能語法中語篇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主位結構理論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有關中心內容的信息在語篇中的分布情況。主位結構的研究成果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時克服盲目性和困惑性,也有益于學生把握語篇發展的結構線索、脈絡主題,從而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關鍵詞】 主位 述位 閱讀教學
引言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語言本身有一個對詞語進行順序安排的問題,即“線性化”問題(linearization problems)。出于要突出不同的信息或賦予重要性時的一種信息安排考慮,作者或說話人要選擇一個開始點,按所期望的“主題突出性”安排信息結構。也就是說,人們在交際時,總是按某些詞語在交際中所要體現的功能來確定某些話先說,某些話后說。在一個句子里,則是某些詞語先說,某些詞語后說。先說的是主位(theme),也就是Halliday所謂的“某個信息的出發點”。它是句子或小句最靠左即開頭的成分,句子就是圍繞這個成分組織起來的。跟在后面的所有成分被稱為述位(rheme),是圍繞主位逐步展開的實際內容。主位會影響篇章接受者對后面部分的理解,因為它為其后的部分構建了一個篇章語境。它有預示語篇內容的發展方向、構建語篇框架、預示語篇覆蓋范圍和說話者意圖的作用。“研究主位結構的意義在于了解和掌握有關中心內容的信息在語篇中的分布情況”(胡壯麟等1989/1996)。在于觀察作者怎樣建立話題以及怎樣發展語篇話題的。拿某個篇章來說,小句(包括復合句)的主位結構顯示和體現了這個篇章展開的方法,通過分析篇章中的一個個的小句,我們能深入了解篇章的篇章現象,并能了解到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有助于讀者快捷而準確地掌握篇章所傳遞的主要信息,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對學生的寫作和語篇類型的辨認能力都有提高)。這對英語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
1. 主位類型
Halliday(1994)認為,主位是信息小句的出發點。他從語言的三大“元功能”出發,把主位分為語篇主位、人際主位和概念(或主題)主位。概念主位總是位于最后。同時又按它們的出現情況,將其區分為“簡式主位”(Simple Theme)、“多重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式主位”(Clausal Theme)。他還把主位進一步分為標記主位和非標記主位,兩者的區別在于:如果小句的概念主位同時又是小句的主語,它就是非標記主位,否則,就是標記主位。
1.1簡式主位
指句子中的主位成分只體現一種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中的一種),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不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功能單位。通常簡式主位由一個名詞詞組、副詞詞組或介詞短語體現。如:
(1) The cat(主位)‖ ate the rat(述位).
(2) On the wall(主位)‖ there was a picture(述位).
(3) Slowly and quietly (主位)‖the cat
came into the dark room(述位).
主位可以是圍繞主題,也可從時空因素和方式,以及個人對事物的估計判斷,或與上句的邏輯關系出發,選擇什么成分作為小句的主位都是從一定的目的功能出發,并非盲目的。在英語中,相當一部分句子都是選用主題項作為小句的主位的,如例(1)。而在例2中,作者將狀語主位化,使句子的話題由“誰”變為“在什么位置”,從而使作者改變角度,從不同的空間位置來描述事件。當然,作者也可以按不同的時間順序來描述事件,避免使主位與主題保持一致給讀者帶來的單調感,使主位化手段具有文體功能。
1.2 多重主位
是指由多種功能成分構成的主位,它總是含有一個表示概念功能的成分,以及表示語篇或/和人際功能的成分。如果這三種功能成分都出現,其排列順序為\"語篇主位--人際主位--概念主位\"。如:(4)But certainly he‖ was lucky.
句中\"But\"表示與上文的聯結,應歸入語篇功能,\"certainly\"是說話人的主觀表達,體現的是人際功能, 主題項(topic entity)\"he\"體現的是概念功能,三者組成多重主位。但在實際的言語活動中,像這樣各類成分齊全的多重主位并非多見,往往會缺少語篇成分或人際成分。
1.3句式主位
指當一個句子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句(呈并列關系或主從關系)時,首先出現的整個小句構成的主位。如:
(5) If winter comes,(主位)‖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述位)?
(6) Without saying a word,(主位)‖he left the room immediately(述位).
2. 主位結構理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研究主位結構的意義在于了解和掌握有關中心內容的信息在語篇中的分布情況”(胡壯麟等1989/1996)。主位(包括小句主位、高位主位和篇章主位)會影響篇章接受者對后面部分的理解,因為它為其后的部分構建了一個篇章語境。主位發展有預示語篇內容的發展方向、構建語篇框架、預示語篇覆蓋范圍和說話者意圖的作用。這有助于讀者快捷而準確地掌握篇章所傳遞的主要信息,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因此,這對英語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啟示。下面是一則實例主位分析(選自《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這里僅以\"The Statue of Liberty\"部分為例,各句的主位依次是:In the mid-1870s(主位1)-At the same time(主位2)-His mother(主位3)-That same year Bartholdi(主位4)-It(主位5)-He(主位6)-The Statue of Liberty(主位7)-It(主位8)。
從以上主位序列中可以看出,文章按時間順序講述了自由女神像的創作過程,創作者的創作原型及其名字的由來的大概輪廓,閱讀起來容易把握全局。
結語
由以上可以看出,主位結構理論對篇章解讀的指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主位的選擇并非是無目的的,而是為一定的功能服務的。帶領并訓練學生分析一些語篇的主位-述位結構,打破傳統的注重詞、句講解的方法,有助于學生了解語篇的中心話題,了解語篇的發展,結構和作者的意圖,從而逐步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 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 胡壯麟等.系統功能語法概論[M]. 長沙:湖南教學出版社,1989.
[4] 劉辰誕. 教學篇章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 賴清燕.主位和述位初探[J]]. 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3.2.
[6] 李國慶.主位功能與語篇理解[J]. 外語學刊, 2003.4.
作者簡介:王加貴,男,副教授,1964年生,江蘇淮安人。主要從事英語教學法和篇章語言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