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英語語音教學是幼兒英語教學的起點和關鍵,是幼兒學習語言的第一關。本文在對英語語音的重要性及幼兒學習語音的優勢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幼兒英語語音教學的方法,對指導幼兒英語語音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 幼兒英語 語音教學 有效性策略
語音是幼兒學習語言的第一步,語言水平如何,語音的學習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對幼兒聽音、辨音、發音能力的培養是他們理解語言、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前提和基礎。心理語言學家證明幼兒的大腦里有一種天生的“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并提出了語言習得關鍵期的假說,認為幼兒時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心理語言學家E.L.Thorndike以大量的實驗和測試證明,幼兒在第二語言語音獲得方面具有成人無法比擬的優勢。與成人相比,幼兒的音域寬、精確區分語音的感受能力及語音的模仿能力與再現能力強,語音的可塑性大,負遷移小,易形成地道的語音語調。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掌握足夠的英語語音知識和英語語音教學的技能,利用語音習得的關鍵時期,幫助幼兒打好語音基礎。然而,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教師往往為了強化語音,進行單獨的英語語音的教育活動,使語音訓練不但枯燥而且極其低效。因此,開展幼兒英語語音教學方面的研究和探討,對指導幼兒英語語音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擬從幼兒英語語音教學的方法角度對幼兒英語語音教學進行探究,使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建構并掌握有效語音教學的策略體系,旨在促進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發展,提高學前兒童英語教育教學的質量。
1. “耳濡目染”和“模仿學習”是語音教學的主要方法
“耳濡目染”是指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發音,沉浸在英語的氛圍中,如在課間或午休時播放他們熟悉和喜愛的英語動畫片或英語歌謠。“美國心理學家弗萊杰認為,兒童比成人發音好是因為兒童更傾向于用聽覺而不是為了了解發音方法來處理語言。采取聽覺學習語言能使兒童獲得更加準確的外語發音。”“耳濡目染”的目的是使幼兒在模仿發音之前形成對英語語音的感性認識,使學習英語的過程更接近獲得漢語(母語)的過程,從而使學習英語語音的過程更自然。原版動畫片以其生動有趣的情節,精美的畫面布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和歡迎,因此可以通過讓幼兒觀看原版動畫片的語音輸入方式,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地道的發音和語調。
在心理學范疇,“模仿”是一個隨著感知進行嘗試或再現的過程,它是一切學習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兒童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年齡越小在語音模仿方面的能力越強。模仿是兒童學習英語語音的主要途徑。幼兒通過模仿可以比較教師和自己發音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模仿實際是機械記憶的開始,因此模仿的過程就是提高記憶能力的過程。所以,幼兒模仿學習語音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規范的語音輸入量,讓幼兒在模仿的過程中形成標準、優美的語音語調。為了保持幼兒在模仿中的興趣,模仿可以采取集體模仿、分組模仿、及個別模仿等不同的形式。
2. 借助兒歌童謠進行語音教學
英語中的兒歌和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整齊押韻,富有節奏,可以用來培養幼兒的語感,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語音知識,在節奏中感受語言之美,從而自然地形成良好的語音。因此,教師在語音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語音的訓練滲透在繞口令、童謠、兒歌等的學習中,讓幼兒通過聽說活動,接受大量的語音熏陶,在反復聽、反復模仿的基礎上,形成語音定勢。如,教師可以運用童謠Good, better, best,來幫助幼兒練習單元音[e]的發音。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 在語音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往往不能掌握雙元音的發音要領,常常將雙元音與單元音混淆。盡管教師反復示范,但效果卻差強人意。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兒歌,使幼兒在美妙的旋律中,感受雙元音的發音要領。例如兒歌Rain, rain, go, away.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Jonny wants to play, Rain, rain, go away.在利用兒歌童謠進行語音教學時要根據幼兒感到困難的音選用有針對性的,由易到難,由短到長。歌謠用于幼兒在基本掌握語音的準確讀音之后進行近似、相似音的辨別區分之時,而不宜用于一開始的語音教學中。在辨別區分比較難的語音時有選擇地使用歌曲,旋律比較復雜的歌曲則可能不宜用于語音辨別區分的教學。歌曲教學通常使用傳統幼兒歌曲的曲譜,旋律簡單明快,歌詞較短且重復較多。教授時應適當加上動作,增加趣味性。
3. 在語流中練習鞏固語音
學前兒童的直接感知能力強,但理解力較差。我們知道,英語單個詞匯的發音與在其某個特定語言環境中的發音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是我們不能對兒童講元音、輔音、重度音節、次重度音節、弱讀音、連續、不完全爆破讀音等抽象概念,我們只能讓他們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直接理解英語意思,感受英語的發音。因此,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讓幼兒在語流中練習鞏固語音,讓幼兒在學習語音的過程中形成自然地語流和流暢的語感。教師首先創設情境讓幼兒在語流中感受英語發音,理解英語的意思。在模仿發音時把單個音素、音節分離出來,進行強化或糾正。在句子中教語音,在情境中讓幼兒感受語音、知覺語義有利于他們語感的形成,有利于他習得標注流利的英語,也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流習慣。
參考文獻:
[1] 汪福祥.國際音標與語音[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2] 汪文珍.英語語音[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 楊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
[4] 任素珍.劍橋幼兒英語師資培訓教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5] 周兢.對我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定位的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04.
[6] 王懷葛.如何提高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4.
[7] 硅燕.怎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J].當代學前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