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合理確定與有效控制項目工程造價, 以使得基建投資項目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對基建項目前期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供探討。
【關鍵詞】 基建投資項目 工程造價控制 建議
前言
工程造價為基建投資的重要經濟性指標, 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 涉及到建設全過程的各個環節, 既是一個全過程的控制, 又是一個動態的控制。目前基建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控制, 主要為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主要為檢查計價的準確度, 是微觀的控制, 對整個項目投資控制作用很有限, 投資缺口其實多發生在投資決策階段及設計階段, 因此將工程造價控制重點轉移到基建投資項目的前期階段上來, 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投資決策階段工程造價
政府基建投資項目, 由于規模大, 建設周期長, 技術復雜,一旦決策失誤, 將造成無可挽回的巨大經濟損失。如: 某省道長10 公里, 自1993 年以來共進行三次改擴建。第一次建設按交通部部頒二級公路標準進行, 路基寬18 米, 路面寬15 米,軟弱地基處理僅在基底采用50CM厚換填砂, 工程投資近6000 萬元, 工程竣工通車后不到一年時間, 路基發生不均勻沉降, 水泥砼路面破壞嚴重; 2000 年秋第二次擴寬改造, 路基寬38 米, 路面寬23 米, 投資近8000 萬元。但道路拓寬改造未充分考慮當地社會發展的需要, 沿線排水、排污管線未能相應配套, 給群眾生活帶來不便, 不得不于2003 年再一次對該道路進行改造。第三次改造對原有軟弱地基采用粉噴攪拌樁重新進行處理, 增加埋設相關市政管線, 但由于原有路基寬度限制, 造成管線施工圍護措施費用達6500 萬元, 總投資近1.5 億元。區區10 公里道路, 前后僅十年期間, 歷經三次改擴建, 耗資2.9 億元, 由于投資決策的失誤及缺乏相關論證, 政府直接損失達1 億多元。
在投資決策階段, 各項技術經濟決策對建設工程造價以及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投資決策是產生工程造價的源頭, 這一階段投資約占總投資額的0.5%- 3% , 但能有效提高項目的投資效益, 而項目投資效益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和效益。
2. 以設計為重點進行全過程
長期以來, 人們普遍忽視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概算審批走形式, 造成三超現象(概算超估算, 預算超概算, 結算超預算)嚴重。如某園區綠化工程, 原計劃投資1000 萬元, 園區內人行道結構層按350MM 厚亂毛石碎石底層、200MM厚C25 砼墊層、70MM厚1∶2 水泥砂漿結合層、25MM厚面層、路基造價達95 元/ M2, 而據現場地質條件, 結構層按150MM 亂毛石碎石底層、100MM 厚C10 砼墊層、200MM 厚1∶2 水泥砂漿結合層、25MM厚面層、路基造價45 元/ M2 就能達到設計強度要求, 由于設計隨意性大, 致使竣工決算造價達2100 萬元, 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浪費。設計階段造價控制充分體現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設計質量對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對提高設計質量, 促進施工質量的提高, 高效質優地把工程建設好, 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處的。
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 設計成果的造價因經驗、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而差別較大, 一方面設計思想的保守, 使工程造價居高不下; 盲目追求高標準高品質又是導致造價高的另一因素。因此, 合理地確定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目標值以后, 采用科學的方法對造價進行控制。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2.1實行前期階段的監理制度
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就是確保設計質量, 設計監理對投資控制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實行設計階段監理應該說這是一種較為客觀公正的方法。通過設計監理的監督, 使設計趨于合理, 造價控制在限額范圍內。反過來, 也促使設計單位剩善管理, 真正做到“量體裁衣”。
2.2 積極推行“限額設計”制度
這是控制設計階段造價的另一有效途徑。限額設計就是按照批準的總概算控制總體工程設計, 各專業在保證達到設計任務及各項要求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資額控制各自的設計, 沒有特別的理由不得突破其限額。同時, 限額設計也對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技術人員不斷拓展自己的技術知識, 強化工程造價意識。通過這種“限額設計”, 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投資及造價, 同時還可以確保重點項目的資金投入。
2.3利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
運用價值工程優化設計方案。同一個基建投資項目, 可以有不同的設計方案, 這就會有不同的工程造價, 可用價值工程進行方案的選擇。在設計階段運用價值工程控制工程造價, 并不是片面地認為工程造價越低越好, 而應把工程的功能和造價兩個方面綜合起來進行分析, 提高它們之間的比值, 研究產品功能和成本的最佳配置, 做到質優價廉, 又好又省。利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是衡量其經濟性、實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
2.4 實行工程造價和設計方案相結合的設計招標方法實行招標投標制度, 引進了競爭機制, 將會促使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增強風險意識, 達到基建投資項目優化設計的目的。
現行設計費計取方式不甚合理, 這是因為目前設計費的多少取決于工程總造價的高低或建筑面積的大小, 而較少考慮造價的合理性和經濟效益的因素。推行工程造價和設計方案相結合的設計招標及設計費計取方法, 可以促使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不僅在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動腦筋, 而且要在如何降低工程造價上下功夫, 引導設計人員為業主節約資金而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2.5 加強圖紙會審工作
加強圖紙會審, 將工程變更的發生盡量控制在施工之前。在設計階段, 克服設計方案的不足或缺陷, 所花費的代價小,可取得的效果最好。并避免因設計考慮不周或失誤給施工帶來洽商或返工, 造成索賠事件發生。
3. 前期階段組織、技術與經濟相結合
有效地控制基建投資項目工程造價, 應從組織、技術、經濟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從組織上采取措施, 包括明確項目組織結構, 明確造價控制者及其任務以使造價有專人負責。從技術上采取措施, 包括嚴格檢查監督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 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從經濟上采取措施, 包括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與實際值, 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等。
4. 項目前期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建議
如何合理確定與有效控制政府基建投資項目前期階段工程造價, 使政府基建投資項目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重視投資決策、設計以及項目發包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綜合考慮技術與經濟等各方面因素, 同時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4.1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造價工程師隊伍
要充分發揮注冊造價工程師在工程造價控制方面的作用, 首先必須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造價工程師隊伍。一個合格造價工程師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融技術與經濟知識于一體,是一個具有多層次知識的人才, 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 投資’日趨多元化的今天, 迫切需要一批為投資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的造價工程師。
4.2 培育健全的獨立的工程造價咨詢中介機構
近年來工程造價咨詢機構數量上發展非常快, 現有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多數為有限責任公司, 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及自律行為較差, 以我國現有法律、法規的約束力, 權責方面存在權利大, 風險小。因此培育和規范健全、獨立的工程造價咨詢中介機構很有必要, 工程造價咨詢中介機構應向合伙制無限責任公司發展, 做到責、權同步, 增強行業自律。
4.3 抓好基建投資項目的事前審計監督
工程造價往往由于設計人員的隨意提高標準、工程造價咨詢人員的隨意高套價而暴高。因此審計監督關口前移很有必要。
事前審計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階段、編制設計任務書階段、選擇建設地點階段和編制設計文件階段。在事前審計工作中, 審計人員主要通過對國家有關政策的掌握對擬建項目進行實施前效益審核、法規執行情況的真實性、各種報批手續的可靠性及設計文件的完整可用性實施審計。例如, 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審計人員應當突破傳統思想的粗束縛, 不受投資業主的影響, 獨立、系統、科學地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 以避免以往經常出現的“為爭投資而立項, 為項目而可行”的不正常現象。再如對設計單位編制設計文件, 審計部門在進行同步審計過程中, 應著重對設計文件的完整性和實施性進行審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