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開展國際貿易大致經過交易磋商、合同訂立、合同履行三個流程,由于交易磋商階段出口企業與進口企業地域之間的分離,合同訂立階段出口產品與進口企業的分離,合同履行階段貨款與出口企業的分離。這些不足決定了國際貿易流程下企業間信息的不對稱、不透明以及高成本,然而電子商務跨越地域的即時性、低成本和信息的透明性決定了電子商務無疑是21世紀外貿企業開展貿易的必然選擇。本文正是基于國際貿易流程下的分析研究,為企業在各階段選擇何種電子商務模式提供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國際貿易流程 企業
1. 企業交易磋商階段電子商務模式選擇
交易磋商階段的一般程序大致經過四個環節:詢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其中發盤和接受是合同成立的關鍵。企業開展國際貿易交易磋商可以分為兩類:企業自主交易磋商和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磋商。
1.1 企業自主交易磋商的電子商務模式。企業自主交易磋商的電子商務模式一般通過建立自己的網站或虛擬社區進行宣傳和信息收集,借用電子郵件、電子網頁等媒介進行相關產品的技術、品質和價格信息宣傳交流,這種模式是當今中小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最常用的電子商務模式之一。該模式的優點是通過電子商務的信息傳遞代替人工商務考察,節省了人力和財力成本,對于長期倍受資金和規模限制的中小企業特別適用。依零售業為例,從2011年和2012年的調研中,29.5%的零售商擁有了自己的移動電子商務網站,16.1%的零售商有自己的移動APP,15.2%的零售商使用移動搜索廣告,5.2%的零售商支持移動支付。
1.2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磋商的電子商務模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磋商一般運用信息中介模式。所謂信息中介模式就是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將相關買賣雙方集中到一起,然后提供建議、個性化服務或其他內容來增加價值。比較有代表性的阿里巴巴網站即是一家專門為企業對企業(B2B)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專業性網站,資料顯示,2011年第1季度阿里巴巴中國線上B2B電子商務市場交付價值高達人民幣22.2億元,環比增長6.1%。其中線上B2B電子商務市場付費額為235.6萬元,環比增長3.5%。
2. 企業合同訂立階段電子商務模式選擇
傳統理論規定一方的發盤經另一方接受時合同即告成立。合同一旦成立,雙方即受合同法的約束。但是合同的成立只是貿易流程很小的一部分,因為一旦貿易合同沒有及時準確的履行,就要涉及到雙方的賠償以及責任糾紛問題,并且對于期望建立長期貿易關系的企業來說,一筆沒有履行的貿易記錄,對雙方以后的貿易合作會產生很大的信用危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所以在合同訂立階段選擇合適的電子商務模式開展雙方的交流合作、信息的及時互通顯得尤為重要。
2.1合同訂立的初級階段電子商務模式選擇。在合同訂立的初級階段,企業為了及時交貨安排生產通常采用電子采購模式。電子采購模式是指企業訂立合同后在網上進行產品或服務的招標和采購,通過多個供應商的比較篩選,找到優質價廉的原料和信用高的供應商,實現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美國零售業的巨子沃爾瑪2011年的零售額為4190億美元居于全球第一。這與沃爾瑪高效的采購體系密切相關,沃爾瑪采購的基本形式為直接進貨加全球采購。這與電子商務跨越地理限制的優勢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沃爾瑪的成功正是基于電子商務全球電子采購的應用。
2.2合同訂立的中級階段電子商務模式選擇。在合同訂立的中級階段,企業出于產品營銷和銷量的考慮可以采用電子商店模式。電子商店模式是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從事商品零售業務的模式。我們一般認為一旦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在網上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就認為這家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店。企業開展電子商店出了宣傳和傳遞信息外,對于合同訂立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利用自己網站進行信息交流,及時和進口商提供產品的生產加工情況,同時進行單證方面的信息交流,并且提供在線訂貨和在線服務等基本功能。例如依托蘇寧電器長期零售經驗和采購、售后服務等優勢建立的蘇寧易購,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占據中國家電網購市場超過20%的份額,并實現集購買、學習、交流于一體的目標。其市場的定位正是看準了電子商店廣闊的市場前景。
2.3合同訂立的高級階段電子商務模式選擇。在合同訂立的高級階段,企業采用電子商務的價值鏈整合模式。采用該模式企業主要是出于后期產品和貨款的順利交收、前期原料供應商之間建立的關系維護,進而為企業的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持。電子商務的價值鏈整合模式是對企業合同訂立的各個階段各個步驟之間信息流作為附加值而開發的電子商務模式。在這一階段企業不僅要對證、貨、船(運輸工具)三方面做到銜接和綜合平衡,還要優化組成價值鏈的各相關企業如原料供應商、經銷商的應變速度和效率,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我們熟悉的戴爾公司即是實現虛擬價值鏈整合模式的典型案例,,通過價值鏈的整合,戴爾公司對顧客、員工及供應商達到了跳過中間商直接交易的目的。
3. 企業合同履行階段電子商務模式選擇
合同履行一般經過四個環節:備貨和檢驗;催證、審證和改證;租船訂艙、報關、保險、裝運等;制單結匯。根據前期電子商務模式的運用,可以為合同履行的前三個環節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例如進口企業可以從出口企業的電子商店上了解企業的品質介紹,外觀及生產情況等,從企業的網站了解貨物的運輸、單證及報關情況。
在貨款轉移階段主要應該選擇在保障履約的情況下,盡量選擇交易成本低的結算方法。根據交易對方環境、結算方式和風險控制三個方面建立企業信息數據庫,根據交易方的信用品級和風險狀況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節約成本。例如進行長期業務合作的企業之間,出于交易方之間的信任和了解,出口商出于對進口商利益的考慮可以選擇跟單托收的結算方式,這樣不僅省去了進口商開立信用證的費用,而且不需要進口商預付銀行押金,有利于其資金融通和周轉。
總結:
本文從國際貿易流程出發,將當今企業運用的電子商務模式納入到國際貿易流程當中,為企業在各階段電子商務模式的選擇提供建議參考,避免了傳統理論根據企業規模、產品性質等屬性選擇單一電子商務模式指導企業經營的片面性和不足。
參考文獻:
[1] 胡崗嵐.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自組織機理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2010.
[2] 婁策群,劉英.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現狀及利用策略[J].圖示情報工作,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