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要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落實預習工作,自覺、能動地高度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益。
【關鍵詞】高效課堂;師生和諧;預習引導;過程科學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學習。而教師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拉近與學生的心里距離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苯處熯M課堂時必須是穿著整潔,精神飽滿,給學生留下陽光的印象。講課時,語言要規范正確,語氣要和藹可親,語調要抑揚頓挫,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簡潔、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語言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又能豐富學生的想像,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教師還得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育人觀。在關注優生的同時更要顧及后進生的學情,要讓全體學生都有被重視的感受,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融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感情,使學生能快樂地學習,積極地思考。
二、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引導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睂W生要學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如借助網絡進行同步學習,借用一些工具書進行自主探索。學生應主動感知、理解、分析教材,注重收集自學信息。積極主動地落實預習,完成不同的學習內容。好的預習,不僅掃清了字詞障礙,還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悟和理解,更要對所預習的文章的重點難點進行質疑。這樣學生上課時就能心中有數,做到有的放矢,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并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要科學、合理
(一)導語的設計要有誘導性、趣味性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苯虒W中導語就是一節課的開頭,上好一堂新課,導語的巧妙設計和運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功的導語設計能創設出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激蕩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如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時,我是這樣導入的“他《匆匆》走過《春》天,他留給我們感動的《背影》;他是中國典型的知識分子和文人,他被毛澤東贊譽為有民族氣節的人;他終于在貧病交加中亡故于北平解放的前夜……今天,他沐浴著月色,走進荷塘。他提醒我們:慢慢走,欣賞??!”學生由這一導語指引著,了解了作者,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內容。渲染了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的推進要以學定教、以教導學
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應互相滲透,相輔相成,每一個環節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視。靈動的課堂教學需要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要求在課堂教學這個“整體”之中,“教”、“學”這兩個子系統能夠優化組合,有機統一。即教師把“循循善誘”調諧到學生的“獨立思考”、“熱烈討論”、“爭論和交流”與“體驗領悟”之上,從而使“教”、“學”和諧一致。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币氤晒嫿ā耙詫W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活動為主翼、以探究為主線、以發展為主流”的理想課堂模式,就要在引導學生初讀、通讀、精讀的基礎上加強問題意識,要“授之以漁”。首先,以調動學生發言突破被動的學習觀念。要鼓勵學生敢疑敢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只重數量,不計質量,實行問題無錯原則。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尋疑提問的思路、角度、范圍和方法,使學生提起問題有的放矢。當然,教師還可“拋磚引玉”,從不同角度提些問題作示范,開闊學生的視野,誘導學生發現問題。因為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其次,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挖掘文本中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美好的情感積淀,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各種有效的活動,讓學生發散思維,學會學語文、用語文。
(三)作業的布置要向課外拓展、延伸
“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溝通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擴大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從而豐富語文課程的內涵?!彼笳Z文教師教學時應該由語文課內向課外的適當延伸,擴充語文課堂教學的容量。拓展延伸應該圍繞課文的主題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在立足文本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突破“文本”的限制,對文本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超越。
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的教學方法要有根本的改變。我們要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并且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完全融合到一起,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達成學習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棉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