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初中科學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下面筆者將從教學目標、教學情境和教學策略三方面來談初中科學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提高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我們教學工作者追求的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指的是以較小的時間和精力使學生獲得較大的收獲,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學生知識、技能和過程協調而全面的發展。下面筆者將從教學目標、教學情境和教學策略三方面來談初中科學的課堂教學。
一、教學目標的設置
目標是老師教學的防線,明確教學目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使老師在教學中有的放矢,也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針對性,因此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點。課堂教學的目標要根據新課程標準、課程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特點來確定。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確定教學目標往往是通過自己的經驗,或者是依靠參考書來確定。新課標改革以后,教學目標更多的是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要求明確學生要“學什么”、“做什么”。同時課程標準是教材進行編寫、教學進行評估的依據,初中科學課堂教學面對的又是全體中學生,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要依據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標準進行,同時也要照顧個別學生的差異,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能。
例如,《力的圖示》這一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就是根據課程標準、教材重難點以及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來確定。從知識和技能方面考慮教學目標,它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能用實例說明力的效果跟力的方向、大小、作用點有關;(2)學生能用力的三要素來解釋為什么有不同的作用效果;(3)學生能用力的圖示來表示一個力;(4)學生要了解力的示意圖的意義,并用它來表示力。從過程方面考慮,教學目標為:通過老師講解這節內容,學生要學會根據力的圖示來了解力的三要素,并嘗試進行簡單的歸納,學會力的表示方法。從情感和價值方面考慮,通過力的圖示的習題訓練,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態度,要注重培養學生從生活設計出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精神,以及對科學進行質疑的精神。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老師應該將抽象的課程木匾變成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應該考慮實現這一目標的教學手段,從而在實際中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情境的營造
在初中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對知識的渴望,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情境的創設可以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從實際生活或人們關注的問題中來提取素材。例如,在講述《影響導電體電阻的因素》這一課時的時候,我將學生兩人分成一組,并給每一組學生發以下的試驗道具:電池一節,燈泡一個,記憶長短、粗細和材料不同的導線若干。讓學生相互合作,連接線路使得燈泡發亮。學生在試驗中發現,連接不同導線的時候,燈泡的亮度也不同。這時學生心理就有一個疑問:為什么導線連接不同時,燈泡的亮度也不同。老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探究:影響導電體電阻的因素有哪些?這時老師又可以將這個問題細分為三個問題:導體的導電能力與長度之間的關系如何,導體的長度越長導電能力越差還是越好;導電能力跟導體的橫截面之間的關系呢?是橫截面積越大導電能力越好,還是橫截面積越小導電能力越好;以及他跟材料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尺寸相同的銅和鐵的導體,哪個的電阻更大呢?同時將問題細化,讓學生在再一次的實驗中來總結和體會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取得較好的成績。
三、教學策略的實施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現代,作為初中科學課程的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應該將已知和未知、教書和育人、學生為主體和老師為主導等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科學、開放的教學方式。老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的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其中主動參與又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參與的積極性,它是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學生從感情上愿意參與,也就是學生積極參與,積極的情緒對于學生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參與的有效性,它是從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來考慮的,有效參與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思維的參與,思維參與學生的智力和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養,因此有效參與是學生學習的保證,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例如,在講述《地球自轉》這一課時的時候,我結合學生已有的常識,即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這個知識,引出不同經度時刻不同的內容,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倒時差”現象進行論證,從學生已知的常識出發,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深度。又如,在講述《人類發展和環境問題》這一課時的時候,我將學生分成三種人來進行討論,即環保局局長、市長和普通的市民,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討論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它的危害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學的快,同時也印象深刻,學生在參與中表現出很高的情緒,同時學生在參與中也開動自己腦筋,將自己當成局長、市長或市民,從他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總之,提高初中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我們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策略等各個方面進行考慮,從各個方面進行提高,從而更好的提高初中科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建苗,初中科學教學中問題教育法的探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年06期
[2]張建利,淺議構建初中科學有效課堂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0年03期
[3]趙成藝,盧偉,科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上虞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