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習題課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消除疑難、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系統(tǒng),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使學生深化了對物理思維方法的理解和應用。在新課程背景下,結合本人教學實踐,習題教學可以從這些方面加以重視:
一、習題要體現新課程三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培養(yǎng)目標,在習題教學中要涉及這三方面的考察和訓練。試題編制中可以同時具有三個方面的功能或其中一點都行,但重點要注重過程與方法。新課標下的物理試題應當既重視考查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識記、理解,又要重視考查運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應著重加強對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科學素養(yǎng)。
二、熟悉課程標準和大綱要求,把握試題難易度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要求和考試說明的鉆研和分析,學生的現有知識儲備和能力情況掌握及教材的鉆研,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和要求,充分了解學生對重點內容理解到何種層次,對難點消化到何種程度,思想方法深化到何種程度。這樣選題才算是真正有針對性,習題課才能收到實效、高效。注重基礎,克服選題的片面性。教師在習題課上的選題是要著眼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適當控制運算量,盡可能避免繁瑣機械的運算,有的放矢,切實發(fā)揮習題課的功效,切忌借題隨意發(fā)揮,增加試題難度。
三、習題要具有典型性,拒絕題海戰(zhàn)術
習題編制不僅僅是為考查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問題, 獲得新的知識進而促使其綜合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們在設計習題時, 應注意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設置探究性習題。探究性習題能有效開拓學生的思路, 促使學生進行積極思維,讓學生的思維由問題開始到問題深化,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之中, 變學生被動為主動。習題教學要跳出\"題海戰(zhàn)術\"的誤區(qū),要能使學生盡量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分析解決同一問題,運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適時讓學生總結歸納物理模型、思考討論數學思想、方法在物理中的體現和應用等形式使學生既能深刻理解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又能從單一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這樣學生再見到新類型的問題時,就能以發(fā)散思維或集中思維等自己的創(chuàng)新方式來解答。
四、習題要有一定的探討性,給予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
高中物理課程目標明確提出, 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 能夠發(fā)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物理問題, 敢于質疑、勤于探索, 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思考價值的習題能充分調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使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進而形成較強的思考能力。具有思考價值的習題都具有較大的思維容量, 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 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同時具有思考價值的習題還應該具有適宜的難度,學生經過努力思考能夠解決, 但又不至于因問題太簡單而不屑一顧,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物理來源于生活,習題要來源于生活
教師可設計一些情境問題,這類問題主要以自然現象、生產、生活實際、現代科技為素材。這些問題中往往創(chuàng)設了一些相對新穎的情境,比較真實、全面地模擬和再現了生產生活的實際場景,科學研究的過程,科學上的重大發(fā)現,高科技成果等。加強情境問題的教學,能有效地實現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這一基本理念,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 讓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 從物理走向社會”, 在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生活中的系列問題時,感受到所學內容的有用性, 不斷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力。
六、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
習題課上,要避免“滿堂灌”、“以講代練”,善于去創(chuàng)造寬松有趣、生動活潑的思考氣氛,給學生更多的活動體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首先,要讓學生多想。教師要在問題的關鍵處讓學生自己去想,在學生認為平淡無奇的地方,教師要能提出尖銳的問題促使學生去想。特別是鼓勵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思考,哪怕是有一點點不成熟的想法也是可喜的,不要怕學生走彎路。有些學生只有經歷了失敗,甚至是痛苦的切身體驗,從錯誤的思想逐漸探索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之后,才真正有所收獲。其次,要讓學生多練。教師要精心策劃,有目的地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練習,而且練的重點是問題的分析上或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一道例題給出后,讓學生先想后練,必要時教師給學生適當點撥,設置思維階段,巡視時看一下學生練的情況,看學生是否都理解了題意,思維的著眼點如何,主要問題在什么地方。教師只有對總體情況把握住了,再對例題啟發(fā)、講評,才會有的放矢,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七、注重啟發(fā)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習題課上啟發(fā)應遵循以下原則:適時、適度地啟發(f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學中,有的教師一出完題就急于啟發(fā),欲速則不達,因為此時多數學生還處在閱讀和理解之中,思維尚未開始詳細地分析解題思路,這種“提前啟發(fā)”實際上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使學生喪失了分析能力的鍛煉機會。在習題教學中,教師要沉得住氣,善于通過問來探清學生的虛實,揣摩學生的心理和思維動向,以便準確地把握啟發(fā)的時機和著眼點。盡量地讓學生去多思考,多層次、多角度地去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習題千變萬化,浩如煙海,只有對典型性,針對性,富于啟發(fā)性和生活性的試題精講精析,注重一題多解,多題歸一的思維訓練,才能有效地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滿足學生終生發(fā)展的素質要求。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