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述體育選項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影響,即選項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運動興趣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選項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等。
【關鍵詞】體育選項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健康教育、形成終身體育思想的重要途徑。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思想,開展體育課選修項目的參與式教學,為學生創造宜人的教育環境,滿足學生的精神要求,使學生更自覺、積極地投入體育鍛煉。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選項教學符合終身體育“掌握1-2項能終身檢測鍛煉的體育活動項目,使體育成為學習生活的一部分”的根本要求。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技能和習慣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選項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終身體育教育,即在終身體育思想指導下重視培養學生終身愛好體育,并主動進行體育活動的能力和態度。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老師教什么、學生做什么,容易造成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在崇尚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目標的今天,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其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求得更好的發展。教師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開展體育選修性項目的教學,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激發他們的興趣,在體育鍛煉中找到自己喜愛的鍛煉項目。一旦學生發現自我的能力,使其感受到精神的滿足后,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并感覺到成功的體驗,讓學生在“成功——失敗——成功”過程中感受到“滿足——克服——新的要求”后,真正地領悟和體驗到體育鍛煉帶給人的樂趣,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學生的運動興趣也自然而然地形成并不斷增強,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選項課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
學生自我鍛煉能力是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的基礎。選項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和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激發動機,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引導興趣,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自覺性;激發情感,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迫切性;磨練意志,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持久性;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獨立性。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思想,在鍛煉過程中享受體育的樂趣,提高自我鍛煉能力。選項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相關的體育知識。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在獨立的鍛煉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具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積極鍛煉。從而使學生的自我鍛煉成為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符合現階段“體育與健康”,提倡“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從而提高對體育的態度和興趣,擁有健康的體魄。
三、選項課有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課程在本質上是一種過程,因此,教師應依照待定的教育教學環境,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與身心特點,合理地進行課程設計。選項教學的課程,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長期系統的學習過程。內容注重與社會體育文化的聯系,區分不同層次、不同階段、針對性教學,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長期系統的學習中,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層次的運動需求都得到極大的滿足。選項教學內容聯系生活、聯系實際、聯系已有的知識結構,質疑發問、探究性學習,對難點開展討論和爭鳴,學生也可以自編自創教材。教師在課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手段,同時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動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選取的項目及其認知水平、運動能力,制定出各課堂的教學的目標。學生圍繞這個教學目標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鍛煉方法,嘗試解決課堂的主要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體育學習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不管現在學生有沒有意識到體育對個人成長的真正意義,就是說,都已經不知不覺的接受體育了,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體育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偶像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必然有自己的專長。選修項目是任課教書最擅長的項目。在大學學習中主修專業,從身體素質來講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發揮其特長,展現個人魅力。根據現在學生的崇拜心理,學生在媒體中追逐自己的偶像,模仿偶像的表情、動作、服飾等來表達對偶像的情感。在選修項目教學中,更能充分體現教師的專業能力,熟練地發揮出來、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結構和特點,嫻熟地傳授技術和技能,有利于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形成;也有利于學生從體育教師身上看到終身體育鍛煉給人體帶來的心理、生理上的最大快樂。學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物會感到親切,主動與教師接觸,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形成一個完美的偶像形象,學生也因此對某一項體育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對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起到積極作用。
終身體育不僅僅是一種意識、習慣,終身體育要以身體鍛煉為手段,以身體健康作為物質基礎。高中體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手段,應圍繞學生的身體健康,加強體育基礎文化,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學習,注重心理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小珍,李趙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應注重學生和教師的素質教育[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5)
[2]李進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大學教學方法改革[J].武漢大學學報,2011,(4)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梧田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