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學校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巨變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或正發生著一場革命。這其中包括多媒體演播式教學走進了課堂,并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多媒體環境的創立,把語文教育帶進廣闊的天地。由于語文課的創新性與實踐性本質特征,多媒體演播技術與傳統語文教學整合成為深化素質教育中的一個新亮點。我校開始把傳統教室改建為多媒體平臺教室,如何運用先進的理念,用好現有設備,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擺在我們這些一線教師面前的難題。
一、優化學習資源,激發語文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諾曾經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因此,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多媒體教學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向預定教學目標前進,為教師組織多種教學形式提供了方便。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我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秋魂》的教學中,文中所描寫、歌頌的“秋實”、“秋色”、“秋味”、“秋風”、“秋葉”、“秋土”、“秋景”,與學生腦海中的秋天是否一樣。而大多數文人筆下秋天的肅殺、凄涼的景象也會給學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這些光靠教師口頭說說,學生是領會不了的。教師收集這些內容的圖片或音樂風光片放在自己網站上,再將它們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從視覺角度去體會作者筆下“秋”之美。教師只需在欣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對“秋魂”的理解,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都得到了明顯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對所學內容掌握得更好。
二、創新教學結構,激勵自主學習
當前中小學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建構“主導—主體”教學結構。信息技術進入語文課教學,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認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協作、創新工具等功能,創新教學結構,運用“主導——主體”理念,演繹出靈活多樣的方式,如觀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創新實踐;設疑——練習——演示——總結——創新;加上按興趣重組學習小組,多向反饋,培養合作精神,學生自主選擇,自主發揮創造性等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習慣和能力。例如《沁園春·雪》一詩的教學,設計分三個環節:誦讀——研讀——鑒賞閱讀。首先第一個環節——誦讀:欣賞《沁園春·雪》課件中的朗誦,此課件從網絡中搜集大量能表現詞內容的山河美景、偉人圖像等圖片,結合著名播音員的朗誦、雄渾音樂和動態文字,創設了一個極為生動的情境,激發了學習動機,提供了豐富的外部刺激。然后在教師的誦讀方法指導下,學生自主誦讀,既可以根據網絡提供的字詞解釋、思路分析、藝術特色比較等材料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通過《沁園春·雪》課件欣賞、誦讀。此課件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學生可選擇配圖朗誦欣賞(有畫面、音樂和朗誦)或對照朗誦(有詩詞內容、音樂,有朗誦),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個環節——研讀: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第一步——從文學角度、歷史角度、現實角度出發,結合網絡上的資料和個人感受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協作,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并協作解答。第三個環節——鑒賞閱讀: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剛才鑒賞分析《沁園春·雪》的方法,去鑒賞閱讀課件中的“擴展閱讀”《卜算子·詠梅》,分析它的寫作方法、語言特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
三、擴大知識領域,激發創造思維
語文課的目標指向現代交際和人文素養,因此語文教學能及時吸納現代科技,而多媒體環境為學生提供了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這有利于情境創設和大量知識獲取與保持;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發展創新思維,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實現了課內外的溝通,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激活創新思維火花。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課中,我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首先是語文知識和能力方面,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況,思考并討論寫作思路,再對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點撥,討論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在多學科整合方面,借助互聯網上生物學科中有關生命形成的內容,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生命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再次,聯系互聯網上一些學生自殺的新聞資料,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珍視生命、熱愛生命。這樣的設計,不但讓學生學到了語文課知識,更有了網上也可獲取其它知識信息的意識,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構建教學模式,培育自主協作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課堂是藝術園地,這一園地應該百花齊放。”語文教學的模式多種多樣,每一個有一定教齡的教師,總會形成屬于自己的大概的教學模式,但隨著教學理念、教學課程、教學手段的更新發展,教學模式又總在不斷地變革改進。從多媒體走進教室的那一天開始,教學模式就注定又有新的發展。
總的來說,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有著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是無論哪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我們揚長避短、合理應用,從而達到優化語文課堂的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龍川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