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11月開始,蒙牛公司下達通知調整組織架構,重新競聘上崗。本報獲悉,此番調整主要涉及到三個核心部門——常溫、低溫、冰淇淋合并成一個部門,這對銷售體系的員工影響較大。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區經理稱,原先每個大區都分別設有大區經理,每個大區經理下邊又都有副經理、省區經理,然后還有普通業務人員,現在合并成一個部門,意味著以前常溫、低溫、冰淇淋、PET(指乳酸飲料等)業務需要四個區域經理而現在只需要一個,少了四分之三的崗位。
合并后所涉及到的眾員工有兩種結局,一種是接受公司安排的新職位,一種是爭取獲得公司補償離開。但對第二種,上述大區經理稱目前蒙牛的HR部門并沒有提供出相應方案,即按照正常運作方式按工齡數補償工資。
蒙牛給本報的官方回復是,此次是常低溫業務的合并,目標是加強業務資源整合和一線決策速度,是正常的業務調整,并不涉及裁員。不僅如此,蒙牛的人員需求量還很大,僅以銷售崗位而言,未來蒙牛就存在1500人左右的缺口。就冰淇淋生產線而言,目前也仍有700人左右的缺口。
有蒙牛內部人士稱,“之前一直在做競聘上崗,肯定有一些人不滿。目前只有39個人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崗位,22個人已經有意向,還有十幾個人會失去崗位。這對一個擁有3000人的銷售團隊來說,不算什么。”
原冰淇淋部門的一名員工表示,關鍵在于冰淇淋并入常溫和低溫后不被重視了,不僅僅是北京,是全國性的一個調整,雖然給一些員工安排了新的崗位,但原先在冰淇淋部職位比較高的,調整之后職位和待遇都沒有以前好,只能選擇走。
尚未獲得蒙牛證實的一個消息稱,除了銷售體系裁撤合并外,牛奶產區也在做人員更替。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農業分析師宋亮稱,他特意去向蒙牛證實“裁員”的消息,結果被告知這是個假消息。宋亮說,蒙牛從去年年底開始在內部嘗試做很大的調整,這一段時間以來開了很多會。他本人的一個感受就是,蒙牛在2013年會有大動作,想打一場翻身硬仗。
調整之痛
2012年4月,孫伊萍任蒙牛乳業總裁,這位前中糧地產和太古可口可樂高管的到來,使蒙牛發生了很多變化,除了狠抓產品質量外,也包括一些組織架構調整和人員變動。
在孫伊萍擔任蒙牛總裁之前,蒙牛的架構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調整,將以產品品類為基礎的各產品事業部調整為以產業鏈架構為基礎的各大系統,以促進對全產業鏈的管控。孫擔任總裁后,又為架構做了一些優化調整,包括對全國銷售區域的細分和業務整合,也重點加強了對市場能力、品牌重塑、品牌梳理、渠道加強,戰略發展等功能部門的力量等。
但正如幾乎所有公司架構調整必須面對的問題一樣,蒙牛的調整對原有利益格局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上述大區經理說,原來的常溫、冰淇淋和低溫三部各司其職,現在合并到一個部門必然導致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原來各個大區都有各自的常溫、冰淇淋和低溫奶的負責人,現在合并后,僅大區經理就從原來的30—40人縮減至20人。
常溫營銷系統一名員工對記者稱,三個部門合并后,涉及到的中高層管理職位挺多的。
蒙牛給本報的回復表示:“架構調整后,99%仍用的是蒙牛現有的員工。對于暫時不符合某一崗位要求的人員,也會根據其能力和公司需要做崗位變動等妥善調整。”
但這一方案引起了許多員工的不滿。
上述大區經理稱,很多大區經理已經在蒙牛工作了十幾年,拖家帶口,并不愿意被調離,就選擇了離開。比如原來負責南方的經理被調到北方,肯定是不愿意的,寧愿薪水低一點選擇換一個公司。該大區經理已經決定放棄公司為他更換的新崗位,選擇換一家公司。但是,他需要公司給他一個說法,因為他認為實際上是被公司踢走的。
蒙牛HR稱是根據去年的業績等等做出考評,也承諾該大區經理不給降級、職位不變,只是工作地點改變而已。但他想,這怎么可能呢,這個部門已經不存在了,誰知道一年之后呢?
同樣正在忙著辦理離職手續的還有一名原蒙牛大區經理。他表示,對自己服務了十來年的老東家,還帶有不少感情,在過去10年,從未想過會有今天這樣一幕,原本還以為會在這家公司干一輩子。
合并之后,一批員工初步在與蒙牛公司協商,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分手費”。他們其中的一位對記者表示,希望蒙牛能像跨國快消公司一樣,如果要裁員,也要根據公式計算出應付的賠償,而不是通過這種方法讓員工自己走,這是“中國式裁員”。
本報獲悉,原定1月18日大家商量好集體去公司討說法,但目前這一計劃被暫時擱置。大家顧慮到,蒙牛公司會把平時每月薪水的30%預留到年底才發,而這筆錢現在還沒有發放。一名已經決定離開的員工對記者表示,“大家都辛辛苦苦了一年,不想該拿的工資還沒拿到,就弄僵了。”
風 險
這種合并伴隨著一定風險。
受訪的這位大區經理說,他在食品銷售領域這么多年,從沒有見到過將幾個不同品類部門合并成一個部門獲得成功的,伊利曾經嘗試過,最后失敗了。
“看起來是三個資源的整合,但很明顯是把冰淇淋削弱了。”他說。
在蒙牛的業務中,常溫是最強勁的,因此常溫部門基本沒有影響,上述大區經理說,“因為常溫部門盤子大、銷量大,以后的趨勢就是以常溫為主。”低溫部門和冰淇淋部門則受到很大影響,他舉例說,若以10個區域為例,那以后常溫占據的大區經理可能就有8個,而冰淇淋只有1個,低溫也只有1個。
蒙牛的這些客戶經理很清楚,常溫奶、冰淇淋和低溫奶從來不是一家人,渠道和客戶都不一樣。調整后的結果是,從12月份的數據來看,冰淇淋的業績變差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