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招投標方式廣泛運用于政府采購項目,在招投標過程中,由于體制尚不健全,市場尚不規范,社會誠信體系未完全建立,致使招投標工作存在各類問題,使采購進度受阻。本文從招投標法律機制、政府監察、招標代理、評標原則等幾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使招投標能更便捷、合理地服務于各類采購項目。
[關鍵詞]招投標 管理 規范化
招投標是一種有序的市場競爭的經濟行為,招投標的實施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規范市場行為、構建防腐倡廉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各類政府資金項目均采用招投標方式締結合同。招投標行為遵循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即公開、公平、公正。所謂公開原則,就是要求招標投標活動應具有透明度,實行招標信息、開標內容和程序公開、評標標準和方法的公開,中標結果公開;公平原則,就是要求給予招投標活動中的參與者平等的法律地位,使其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公正原則,就是要求招標人必須按照同一標準對待所有投標人。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實施以來,我國招投標市場逐步規范,然而由于法制不全、政府監管不力、市場誠信缺失等原因,仍存有不少問題。圍標、串標現象時有發生,甚至于招標代理機構卷入其中;招投標整體周期較長,但評標時間過短,專家的評標結果是否客觀公正有待進一步論證。本文從招投標法律機制、政府監察、招標代理、評標原則等幾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完善招投標法律機制
招投標制度是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招投標工作的法律體系,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招投標制度在滿足實際需要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漏洞,不同部門規章在實施細則上含糊不清,執行層面有了不同的理解。規范招投標工作,首先要從對現有法律規范性文件進行完善和清理,構建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執法力度。完整的招投標制度體系中應涵蓋整個招投標的全過程事務處理原則。其中,特別需明確各種違法違規招投標行為的認定標準及懲罰措施,嚴格投標人和招標代理的資格審查程序,通過強制手段加大對招投標文件標準文本的執行力度。同時,加強和規范行政監督,補充和強化法律責任,進一步統一招投標規則,增強招投標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政府加強招投標管理監察力度
政府作為市場管理者,以治理市場秩序為己任,以法律為依據,需對整個招投標市場加以監管。《招標投標法》第7條中規定:“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應當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監督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正當競爭。政府招標主管部門在招標投訴監管時也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速處理,查清真相,公開投訴處理結果,投訴屬實則按規定處理,若屬無故亂投訴則應對投訴人進行懲戒,防止其惡意擾亂正常的招投標市場。除了政府招標管理部門本身的監管外,可以引入紀委監察部門共對對招投標過程中的行為進行有效過濾。對于查出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建立健全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在招標投標監管環節中全面建立市場主體的信用檔案,將投標主體的業績、不良行為等全部記錄在案,并向社會公布。將企業的信用情況納入工程招投標管理中,將投標主體的不良行為與評標直接連接起來,使違信用者無從立足。
三、正確引導招標代理行業發展
正確引導招標代理行業發展,首先要劃清招標代理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引入招標代理間的相互競爭,使整個代理行業良性發展。一要建立健全招標代理機構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招標代理機構應當依法經營,平等競爭,對嚴重違法違規的招標代理機構,要取消招標代理資格,實行招標代理機構的動態管理。二要建立和完善招投標行業自律機制,推動組建跨行業、跨地區的招標投標協會。由協會制定行業技術規范和行為準則,通過行業自律,推行信用記錄,完善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的比選制度,維護招投標活動的秩序。浙江省招投標協會于2010年建立,協會的建立為進一步招標代理行業的發展端正了方向。三要加強招標代理機構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業務水準。招標代理機構的專業人員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招標文件和工程量清單質量,進而影響整個工程項目招標質量。
四、合理把握評標原則
合理把握評標原則最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規范和完善專家評審制度,提高評標活動公正性;二是選擇適宜的評標方法,以更客觀地進行評判。
1.規范和完善專家評審制度。規范和完善專家評審制度,必須建立健全評標專家管理制度,嚴格評標專家資格認定,加強對評標專家的培訓、考核、評價和檔案管理,根據實際需要和專家考核情況及時對評標專家進行更換或者補充,實行評標專家的動態管理。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為更好的確保評標時專家的客觀公正性,必須在接觸專家庫的第一環節進行控制,采用封閉抽取、禁止通訊聯系、專車接送等方式,保證名單不外露。評標過程中要有嚴格的評標紀律和職業道德進行約束,以使專家意見更為客觀公正。
2.選擇適宜的評標方法。招標人對承包商或供應商的選擇要求均體現于招標文件中,其中招標文件中的評標辦法是決定中標結果的最關鍵因素。評標辦法有綜合評估法和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兩種。其中綜合評估法由資信、技術、商務三塊內容以不同權重組成。綜合評估法中資信、技術的評分可結合各單位自身資料分別打分,商務標分值與所有投標人息息相關。目前,無標底評標的方法正在我國招投標領域推廣適用。標底價的產生源自所有有效投標人的均價或者直接采用合理低價作為評標基準價,把招標競爭還給市場,由市場競爭價決定最優價。
招投標管理工作覆蓋了大型政府投資項目的全周期,做好招投標管理,使其規范化發展,將有助于市場經濟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鐘杰凡.對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環境的思考.中國招標,2010,(31): 6~10
[2]楊小俊.關于加強評標專家管理的實踐與探討.建筑經濟,2004,(7):31~33
[3]康秦.淺談招投標的評標方法.科技資訊,2010,(8): 156
作者簡介:張華(1980-),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基建處副處長,工程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