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模、生產性服務業增長速度和生產性服務業經濟效益三個方面考察了目前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甘肅 生產性服務業 發展現狀
一、 生產性服務業內涵界定
美國經濟學家格林福爾德1966年最早提出了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產的非最終消費服務。1975年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寧和辛格曼對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進行界定,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包括金融、保險、法律工商服務、經紀等具有知識密集和為客戶提供專門性服務的行業。它是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是從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而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我國學者鐘韻、閆小培(2005)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為生產、商務活動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費的個體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它不直接參與生產或者物質轉化,但又是任何工業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活動。
總體上看,國內外學者認為生產性服務業的基本特點是一種中間需求性服務業,這種服務業具有專業性和知識性。我國政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將生產性服務業分為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但是,到目前為止,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標準學者和地區之間還沒有統一,但普遍認為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技術研究與開發、信息服務和商務服務等行業構成生產性服務業的主體。
二、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實證分析
1.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在參照和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并且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確定了指標體系的第一層包括三個領域:發展規模、增長速度、經濟效益。三個領域包含反映主要特征的共6個指標。
(1)反映發展規模的指標。發展規模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同時也決定了一個地區在競爭中的影響力。①選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GDP的比重”來反映區域服務業所生產的服務產品的規模。②選擇“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來反映區域服務業在社會就業中的地位。
(2)反映增長速度的指標。增長速度不僅是保證服務業總量規模擴大的基礎,也是反映區域服務業動態發展趨勢的重要標準。①選擇“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來反映區域服務產品規模的增長速度。②選擇“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長速度”來反映區域服務業在勞動力就業方面的增長速度。
(3)反映經濟效益的指標。衡量一個地區服務業的發展水平還應當考慮服務業的生產效率及服務業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等。①選擇“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來反映單位勞動力投入所創造的服務業產值。②選擇“服務密度”來反映區域服務業的空間布局狀況及土地利用效率。
2.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實證分析與比較。本文在對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進行實證分析的同時,在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各選取有代表性的省份進行比較,比較對象分別是江蘇、安徽、湖北、廣東和青海。
(1)反映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模的指標。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GDP的比重”數據中可以看到,甘肅省在選擇的五省當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GDP的比重基本上一直處于中間位置。從1992年的32.74%高于江蘇,安徽和湖北,到2010年的37.3%高于安徽,青海,水平略有降低。也就是說,在甘肅省整個地區的GDP中,生產性服物業的貢獻是較高的。
從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內部的變化來看,在2010年,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為97.4億元,房地產業增加值為101.37億元,金融業增加值88.27億元,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272.1億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為227.2億元,第三產業其他行業增加值為640.26億元。經過計算,傳統的生產性服務業占的比重為38.83%,現代的生產性服務業占的比重為25.7%也就是說在整個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傳統的生產性服務業占的比重大于現代的生產性服務業。但是在傳統的生產性服務業穩定發展的同時,生產性服務業的新興領域也在不斷的拓展。
從“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數據中可以看到,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員占總從業人員比重一直處于中下水平,在1993年為20.4%,六個省份里只超過安徽,到了2010年為33.8%同樣六個省份里只超過了安徽。
綜合兩個指標來看,只從服務業占的比重比較,甘肅省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但其實如果我們在結合服務業發展的產值來看,2010年甘肅省服務業增加值只有1536.5億元,而同期北京服務業增加值為10600.84億元,廣東省達到了20711.5億元,跟甘肅同處西部的陜西為3688.93億元,四川為6030.41億元,可以看到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2)反映現代服務業增長速度的指標。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來看,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增長速度在1995年達到最高,為15.9%,但從1998年開始,增速放緩,2010年在選取的六省中增速最低,為9.9%。
從“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長速度”來看,從2001年開始,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長速度在2005年到最高,為7.13%,2010年增長速度為4.67%,跟本文選擇的其他幾個省份相比,處于中下位置。
綜合來看,甘肅省無論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還是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長速度都不高,在全國屬于中下水平。
(3)反映現代服務業經濟效益的指標。從“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來看,從1992年到2010年,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一直處于增長。從1992年的0.57增長到2010年的3.17。
但是如果跟其他幾個省份比較而言,差距還是挺大的。從下表中可以看到跟甘肅相鄰的青海2010年的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了4.51。
從服務密度來看,甘肅省的服務密度也是處于全國的中下水平,反映出其服務業發展水平呈較低程度。
三、甘肅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1.正確處理服務業與工業的關系。要正確處理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關系,堅持二、三產業同時發展。甘肅省要完成工業化進程,就必須有相應的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因此應引進先進生產經營理念,推動各種與工業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以促進甘肅省工業的發展。這樣做的同時,可以提升甘肅省服務業總體規模、改善其結構,促進服務業飛躍發展。
2.選擇重點行業,優化結構。依據甘肅省自身優勢明確哪些產業應優先發展,哪些產業應限制發展。鼓勵率先發展投入少、見效快,就業容量大、層次多、適合各類人員就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旅游業、社區服務業等。全省各地市服務業的發展重點應以各自的基礎條件不同形成不同的優勢產業。比如說農業資源豐富的地市應重點發展農業服務業;工業相對發達的地市要逐步發展工業服務體系;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市要大力發旅游服務體系。
3.加快城市化進程,拓寬服務業發展空間。城市化是服務業發展的根源。城市可以實現非農人口的自由流動和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從長期看,城市化對服務業增長將會產生持續的正向拉動作用。也就是說只有城市化數量的增加、規模的擴大,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服務業的經濟總量才可能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健,張薔薇.進一步優化山東省產業結構的路徑選擇[J].經濟與管理,2006(8):95-96.
[2]沙鳴,于相春.山東省產業結構變動及調整的實證分析[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報2005(6):60-62.
[3]陳凱.英國生產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6(1):79-83.
[4]李碧珍.海西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條件與思路[J].集美大學學報:哲社2007(2):52-57.
作者簡介:谷蕾(1979- ),漢族,女,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