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委員會于7月10日通過《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于流通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包含了三個理論突破以及三個政策亮點。
第一個理論突破是,《意見》明確把流通作為一個產業。什么叫產業?指的是提供物質生產的,有物質產品的行業才叫產業。但是流通長期以來被認為只是倒買倒賣,沒有算作產業。而在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流通產業有著巨大的增值作用。此外,流通在引導生產、指導消費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第二個理論突破,《意見》中明確提出來流通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作為國務院的正式文件,這也是第一次提出來。無論是流通產業自身的增加值,還是對GDP的貢獻率,包括對稅收的貢獻率,在整個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中都是屬于領先之列。并且,有了流通之后,生產才有目標和方向,生產的品種和數量都要受流通的影響、支配,這些都大大提高了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個理論突破,就是部分流通業態和流通設施具有公益性。所謂公益性就是對國計民生有重要作用,國家未來會給予政策支持。比如:公立醫院、公立學校具有公益性,土地都是劃撥,稅收也有很大優惠?,F在對于流通行業的認識有所改變,總體來講是行業具有競爭性,但是一部分業態、一部分設施、一部分商品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比如農產品的價格變動、市場供求關系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民生,現在國家高度重視,客觀上它已經具有公益性。《意見》還具體指明了包括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平價菜店、冷鏈設施等的公益性。既然把流通行業定義為公益性,那么未來就會有相應的政策措施會跟上。
《意見》的出臺還有三個方面的政策亮點。
第一個政策亮點是關于農產品的流通問題,國務院很關心,老百姓也很關注,在《意見》中提出了有關農產品流通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從農村經紀人開始、從產地源頭開始對接。這么多年為什么農產品的價格忽高忽低,責任不在流通環節,而是市場供求的問題。所以,只有在農產品的生產環節提高組織化程度,跟流通環節對接好了,才有可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同時,《意見》提出要開展一系列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的產銷銜接,特別提到要建設和改造一批公益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這個提法很現實,比如北京市政府現在對新發地加強了注資和管理。北京市沒有允許新發地上市,因為一旦變成上市公司,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公益性和資本市場的營利性在實踐中比較難協調。另外,北京市對新發地增加了投資,增加了話語權。但是各地的情況不一樣,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建設公益性的農產品流通集散地。
第二個政策亮點是加強發展社區商業,或者叫大力發展便利消費。在一些城市的中心區,所謂的中央商務區、中心商務區密度很高,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度競爭現象。但是在社區,特別是一些新建居民社區里生活購物還是很不方便。城鄉發展也包含這樣的差距,城市買東西很方便,農村很不方便。為了打造這種便利消費的環境,《意見》中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有突破性的政策就是明確規定今后在新建的居民社區,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區、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的社區里,商業和綜合性服務設施比例不得低于總面積的10%。
其實,在計劃經濟時期曾經規定新建的居民區要有7%的面積用于商業、服務業,但是后來進人市場經濟,房地產很多屬于個人投資、企業投資,無法強制建設,所以導致我們現在新建社區居民區商業服務設施網點嚴重缺乏。這次國務院經過反復研究,采納了建設部、商務部等主管部門的意見,規定今后新建的社區要拿出10%面積來作為商業、服務業設施。而且,地方政府應該出資購買一部分商業設施,用于支持社區居民的生活便利,特別是要增設菜店、菜市場、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務等項目,并且明確提出嚴格監管,不得隨便改建。
第三個政策亮點是要解決流通企業成本高的問題。流通成本高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現在社會環境不利于商業發展,把商業企業當做“唐僧肉”,各個方面都想咬一口,所以在《意見》中對于降低流通成本主要采取了兩個措施:減稅和減費。
現在國務院已經搞在搞試點,一方面是營業稅改增值稅,逐漸推廣到全國10個省;另一方面就是擴大蔬菜流通環節兔收增值稅的范圍。按照我們國家的增值稅條例,從農民那兒收購是拿不到發票的,可是我們商店、超市銷售要繳納13%的增值稅,這個13%基本就是超市負擔了。盡管《稅法》規定可以抵扣,但是抵扣手續極為復雜,而且超市是大規模采購,沒辦法操作,實際上抵扣不了。就這個問題我們曾經多次向國務院反映,經過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反復研究,結論是操作難度非常大,最后由國務院決定免除了幾大生鮮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增值稅。
關于“費”的問題,國務院已經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研究降低流通企業各種收費的工作小組來做專題研究。現在明確今年一定要實行的,就是銀行卡收費問題。
國內銀行卡收費跟國際標準比,確實不高。但是中國的商業企業平均利潤率太低,大約2個點左右,銀行卡收費超過1個點,對于零售企業來說,負擔太重。
以往銀行卡收費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發卡銀行的服務費,由國家定價;第二部分是銀行卡清算組織網絡服務費就是銀聯服務費,這個也由國家定價;第三部分是收單服務費,由銀行根據市場價來收取。這次國務院決定調整。一是把發卡行服務費和網銀服務費的國家定價降低,把收單服務費改成政府指導價,而且規定封頂。按這個新的標準,超市和百貨企業的銀行卡刷卡費用會比原來下降20%左右。
對于其它水電費、過路費、過橋費的問題,繼續實行綠色通道,并且還要逐步擴大適用范圍。流通業是微利行業,所以在《意見》中也專門提出“抓緊出臺綜合性降低流通費用的實施方案”。
今年以來經濟形勢不好,流通產業發展緩慢,但是和投資、出口比較起來,流通業還是保持了一個比較好的增速。在今年上半年GDP增長中,商業流通業已經做了很大貢獻。
(轉自《經貿參考》)